名人重晚晴。人到晚年,功成名就,埋首书斋,心寄晚晴。因此,陆游有“老学庵”存世,李潗有“伏枥居”壮色;谢稚柳以“壮暮堂”题名,李尔重用“落红轩”见志。而现代著名作家杜宣则以“晚晴”名斋,寄托他的一腔桑榆情。
杜宣(1914- 2004)原名桂苍凌。江西九江人。1932年在上海中国公学中学部读书时参加中国共产党,次年组织三三剧社,并加入左翼戏剧家联盟。1933年东渡扶桑,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留学,参与组织杂文社、中华留日剧人学会等。抗战爆发前夕回国,曾任《戏剧春秋》月刊编委,新中国剧社社长,《群报》《评论报》总编辑,香港大千印刷出版社社长等。1948年转入解放区,在太行山区中央机关工作。不久,随大军南下。建国后,历任国际政治经济研究所所长、作协上海分会书记处书记、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副主席、我国驻亚非作家会议常设局的常驻代表、对外友协上海分会副会长等。
杜宣的斋名“晚晴斋”典出唐李商隐的《晚晴》诗:“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这是他70岁之后所题的斋名,表示了斋主晚年积极奋进、壮心不已的气度。
笔者曾亲临“晚晴斋”采访,但见“晚晴斋”主人虽然年届耄耋,但身板硬朗,说话中气颇足。他头发花白,身着一件花色羊毛衫,显得精神矍铄,动作麻利。“晚晴斋”约10多平方米,四壁皆书,满满地沿墙排着10多个书柜,柜中满满地放着各类图书,其中不少是线装古籍书。引人注目的还有不少日文书籍,那是他留学日本后陆续购置的。临窗放着一张大写字台,窗台上放着大小不一的毛笔,琳琅满目地吊在笔架上。他在“晚晴斋”中看书写作疲乏了,就挥毫泼墨,因此写得一手好字。杜宣老骥伏枥,雄心不减当年,写出了话剧剧本《彼岸》、散文集《飞絮·浪花·岁月》,编选了《杜宣剧本选》、《杜宣散文选》等。当年杜宣是一位名人,可他平易近人,不摆名人架子。我们的谈话如同啦家常,随便、亲热、融洽。他就像一位长者,在对后学娓娓叙述过去的战斗岁月;更似一位朋友,坦率地介绍着自己的见闻、看法和体会。笑谈之间,我分明看到了一个老战士的坚毅风度。
“晚晴斋”是杜宣晚年所取的斋名,年轻时的斋名是“桂叶草堂”。原来杜宣原姓桂,“杜宣”为其笔名。杜宣夫人叫叶露茜,是著名电影演员、表演艺术家。夫妇俩共同从事文艺工作,可谓夫唱妇随,伉俪情深。他俩经常在书斋中切磋艺术,商讨剧本,遂取两人之姓命书斋为“桂叶草堂。”“桂叶草堂”飘花香,杜宣前期作品大多是在“桂叶草堂”中完成的。主要作品有话剧剧本《无名英雄》、《上海战歌》;电影剧本《长虹号起义》、《鲁迅传》等。其夫人叶露茜去世时,友人曾作挽联曰:休道人生如露,有光有影照世;且看百年之茜,其根其叶惠人。挽联中巧妙地嵌入叶露茜之名,且写出了她的品格。
杜宣生平喜用烟斗吸烟,也写得一手好字。记得当时他拿出笔墨,当场挥毫写下其斋名“晚晴斋”,那张我俩的合影就记录了这一美好的瞬间。可谓是“紫气东来“,我乘势提出了请其为我题写斋名“紫来斋“,结果杜老爽快地同意了。
作者简介:朱亚夫,笔名方波、紫来斋等。上海市人。历任《上海老年报》社总编助理兼副刊部主任、《军休天地》杂志社主编、《九九关爱》网站顾问团团长等。现为上海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上海浦东新区杂文学会顾问等。自1964年以来,在海内外200余家报刊上发表各类作品8000多篇,其中不少文章入选《时代领跑者》《文苑剪影》《上海杂文选》等近百部书中,著有《亚夫杂文选》《人生畅想曲》《黄昏风景线》《书斋文化》《杂坛徜徉录》《名家斋号趣谈》等;主编《寿星列传》《三十六计新解》《中华名人书斋大观》《老年生活实用大全》(新版)等。
投稿须知
1、本公众号服务于广大文学爱好者。
2、投稿必须原创首发,谢绝一稿多投,严禁抄袭,文责自负。
3、因是业余时间编辑,作者投稿前请反复自检,定稿后再投稿。编辑有权对来稿酌情修改。投稿题目不用空格。多个文档编在一起,后缀作者简介。使用宋体小四号字投稿。
4、投稿体裁:诗歌、散文、随笔、小说、学生优秀作文、书法、绘画等。诗歌每次投2至5首,总字数300字以上,题目和正文均顶格写,行与行间不要空行,段与段间空一行;散文、随笔、小说上限3000字左右。请用简体中文投稿,谢绝繁体。
5、投稿邮箱lccpwy@126.com,投稿作者请关注公众号,并加主编微信(f1351471690),便于稿子交流和发放稿费。两周内不采用可另投别处。
6、请附作者百字内简介、作者真实姓名、生活照片以及微信号、电话、地址等联系方式,在一个邮件内以附件形式发送。
7、稿子有赞赏并高于二十元,百分之五十给作者付稿费;低于二十元用作平台维护。无赞赏无稿费。稿子发表十天后发放稿费,后期赞赏不再发放。
8、特别提示:平台有赞赏功能,自愿参与,量力而行。赞赏功能属读者自愿行为,包含点击率、转发率等与刊发作品无任何关联。质量第一为首选条件。
9、所用网络图片,侵删。
10、原创作品经作者授权刊发,其他媒体转发,需注明《茌平文苑》。
茌平文苑 第1266期
本期编辑:冯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