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的洪流中,我们紧紧跟着党的战略部署,追逐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实现全面小康。在这逐梦的路上,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基石,它不仅是中华梦的支撑,更是我们能否真正触碰到幸福彼岸的关键。这个基石,便是全民健康。
健康,是幸福的起点。想象一下,一个家庭,无论物质条件多么丰富,如果成员中有人长期患病,那么这份富足还能带来多少真正的快乐?如果家庭并不富裕,遇上疾患的袭扰,更是雪上加霜。
健康,就像空气和水,平时或许不被察觉其重要性,一旦失去,才恍然发现它是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全民健康,意味着每一个个体都能享有基本的身体健康,这是实现个人价值、家庭幸福乃至社会和谐的基础。
健康与小康的紧密关联。我们常常将“小康”与“富足”联系在一起,但真正的全面小康,绝非仅仅是经济上的富足。它包含了教育、医疗、文化、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全面提升。而在这其中,健康无疑是最为核心的一环。没有健康,即使物质条件再优越,人们也无法充分享受生活的美好,更无法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全民健康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必要条件,也是衡量一个家庭幸福重要标准,更是检验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然而,全民健康的实现并非易事。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推进,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工作压力、不良生活习惯等问题日益凸显,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同时,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疗保障体系不尽完善等问题也亟待解决。但挑战往往与机遇并存。在科技的推动下,会出现更多的手段和方法来改善健康状况,提高医疗水平。更重要的是,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积极参与健康促进活动,这为全民健康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面对挑战,我们不能静坐等待。政府在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完善医疗保障体系,争取为每一个公民提供都能享受到公平、可及的医疗服务。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到健康促进中来,通过宣传教育、科普讲座等形式,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作为个体,我们更应珍惜自己的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为自己的健康负责,也为全民健康的实现贡献一份力量。
毋容讳言,一个时期以来,社会上出现了一个怪现象,电视广告买药的多,夸大其词诱惑多。医院“盈利”的处方多,没必要的检查多。药店满街积分忙,拉客消费手段多。真正的健康公益宣传没有几个。医生失去了起码的医德,“悬壶济世”没有了市场。这些行为,看似关心健康,实则是谋利疯狂。
宁愿药架生灰尘,但愿世上无疾苦的传统医德受到污辱。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受到玷污。这样的场景,也许为需要者提供了一些的方便,但更多的是产生了负面影响,引起了人们不同程度的反感和对健康恐慌。
人们在敬重、赞美平价药政策,同时呼唤更多的钟南山、张伯礼出现,而更需要有一个“健康”的健康环境。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是一个伟大而深刻的哲理,是一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贴心话,更是一种促进健康的行动指南,蕴含着确保全民健康的神圣追求。“健康”要求我们,在追求物质富足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对生命的呵护。只有全民健康,才有全面小康。当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真正享受到全面小康带来的幸福与美好。让我们携手共进,为了全民健康,为了全面小康,共同书写属于我们时代的最美篇章!
作者简介
田玉平,祖籍山西五台,现籍怀仁,退休人员。喜欢写作,却又文字功底差;爱好文学,却是欣赏水平低。盼与有识之士、之群体结缘,见贤思齐,不断充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