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中国酱香酒酿酒大师、贵州省政协委员梁明锋
作者:刘春晖 杨金高 编辑:黄晓明
制作:对韵翁
配乐:没马的骑手
他带着天生的宏大气场;
他怀抱坚定的理想信念;
他践行无私的人间正道。
确实,在浩瀚的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道”作为哲学的核心概念,自古蕴含着宇宙万物运行的至高法则与无上智慧。圣贤们明白:“道”是自然规律的体现,也是人类行为准则的指引,有形又无形,无形又有形。虽千变万化,但从不离宗(中)。正可谓:中成极反。寻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凤毛麟角。当代中国贵州省仁怀市有这样一位人物,他以“道”为魂,以酒为媒,将古老智慧与现代工艺完美融合,不仅成就了30余年的事业辉煌,而且继续抒写着生生不息的耀眼华章。他就是中国酱香酒酿酒大师、贵州省政协委员、贵州迎宾酒业有限公司和国威集团董事长梁明锋:一位深谙“道法”酿酒的杰出匠人。
●道法自然,参透酿酒精髓
梁明锋对酿酒艺术的探索,始于对“道”的深刻领悟。早在20多年前,他就开中国酒业先河,独创 “142857工艺”。他告诉记者:“142857工艺”不仅仅是数字的组合,更是对“道法自然”理念的精准诠释。这一工艺的精髓,正是从“道”中汲取灵感,追求天地人“三才合一”的和谐之美。
具体来说,“142857工艺”作为国威酒业的核心酿造技术,承载了数百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凝聚了国威人对品质的极致追求,拥有3个显著特点:首先,一年一个生产周期。历经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自然规律。从制曲到取酒、再到陈酿和勾兑,每一个环节都有精细把控和严格要求;其次,两次投料科学合理。第一次投料是在重阳时节,将高梁破碎后发酵一个月左右。第二次投料是在春节前后,将发酵好的高梁进行蒸馏和取酒;最后,八次堆积发酵圆满。在发酵过程中,先后采用八次堆积发酵的工艺,使高梁充分发酵和熟化,提高酒的质量和口感。
特别有意思的是:神奇数字“142857”运算特性神之又神!当我们将142857乘以1至6时,得到的结果都是一次又一次出现的142857,只是数字的顺序被打乱了。这个运算特性在民间传说中与玉皇大帝的诞生有关。当我们将142857乘以7时,得到的结果是一个6个9的数字(999999)。这个运算特性在梁明锋创办的国威酒业酿酒工艺中代表着良性循环和重复。而当我们把1至6除以7时,会出现一个循环小数,142857竟然在变换着位置出现,但当到第七位小数时,无限轮回开始了。梁明锋微笑着告诉记者:“这个运算特性在国威酒业酿酒工艺中代表着一种规律和节奏。”记者听到梁明锋的解释后,突生灵感,把“142857”解释为:一心向道、四时有序、爱山爱水、八方来才(财)、悟道得道、气和阴阳。对此,梁明锋会心一笑。
在梁明锋看来,酿酒如同修行,需要遵循自然法则,尊重每一粒粮食、每一滴水的生命力量,方能酿出至臻佳酿。正是他深知“道的奥秘 ”,将其融入酿酒的每一个环节,方才使得国威酱酒不仅口感绵柔、茅香浓郁,而且蕴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正脉之气,回味优雅,经典流芳。他也因之成为中国酱香酒酿酒大师、大国酱香首席工匠、国家高级品酒师。知心人明白:这是他对“道”的深刻理解和实践的结果。

●道德为本,夯实人生根基
梁明锋不仅以“道法”酿酒,更以“道德”做人做事。在他看来,做人做事如酿酒,均需秉持诚信、正直、仁爱之心。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道德的坚守。无论是对待家人、员工还是合作伙伴,梁明锋都坚持以诚相待,以德服人。在他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召下,9名酿酒行业大师级人物,99名酿酒行业工匠,欢欢喜喜来到他的国威集团,为国争光,扬我国威,不仅赢得了广泛的尊重与信任,更为他的事业铺就了一条光明坦途。
说来真是巧合,好象也是冥冥之中的天意。梁明锋生相属小龙(蛇),1965年出生于黔北大娄山、赤水河自然恩泽名为“仁怀”的宝地。宝地上流传着“蛟龙踞守”神话,也是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战斗过的地方,是茅台酒的故乡。梁明锋父亲是个读书人,做过旧政府的文员,有着典型的文人特质。尽管如此,他终究只是“穷秀才”,是大山深处贫寒的农家。他为儿子取名“明锋”,望子成龙,寓意拥抱光明,家庭事业和德行品格到达常人所不能及的高度。遗憾的是,天妒英才,父亲英年早逝,没能看到儿子的成功。幸运的是,时过60年,梁明锋果真实现了父亲的愿望。他走过多难的时代,战胜恶劣的环境,珍惜光阴,立定志向,苦读奋进,从小到大,勤悟道德,许多问题,无师自通,学习成绩一直优异。初中毕业会考,成绩全县第一。正式中考时,更是以高出第二名40多分的成绩摘取仁怀县中考状元桂冠。高中3年,他每天凌晨5点准时起床,先帮忙做完家中活计,再替母亲背着满满一大筐蔬菜,步行10华里,送到仁怀县城街上,然后才去学校读书。放学后的时间属于农活,周末的时间属于农田,留给他的学习时间只有课堂和深夜。靠了不要命的发奋苦读,靠了真心实意当好赤子孝子,他用德行感天动地喜跃龙门,考上天津科技大学。大学毕业后,来到酒厂工作,从技术员起步,历尽千辛万苦,持之以恒30年,咬定目标不放松,终成一代大师。
前面说过,梁明锋属小龙,诞生在有龙踞守的宝地,如今,他所辖区名为苍龙街道办。你说,这不是天意又是什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龙文化向来被有识之士津津乐道。龙文化的实质是刚柔相济、豪迈奔放、不屈不挠、福泽有缘、厚德载物、阳光向上。
日月山河大地可以作证:梁明锋在家是孝子,是慈父,是好丈夫,好兄弟,在公司是好领导,在社会上更是洋溢真爱和大爱的慈善家。2024年10月11日,创业成功的他举办甲辰年茅台镇重阳祭水大典,用铿锵清音宣读《祭水祝文》:“时维甲辰龙年九月初九,仲秋重阳佳期之际,酿酒取水下沙之时,茅台万民祭礼于赤水河之滨,濒水俯伏叩拜,焚烛拟文祭奠,恭祭曰:上苍造化,人为精灵。大地厚德,水如母亲。三皇肇始,五帝乾坤。敬天祭地,苞茅为尊。寰宇煌煌,人伦为要。天工开物,百技衍生。酿酒鼻祖,始启少康。水魂粮神,灵液生津。茅台福地,状似瑶台。山秀石润,若盆聚金。得天独厚,蒟酱蕴生。唐蒙寻献,汉帝留声。赤水河水,源远流清。水乃圣水,惠济万民。九九佳期,人虔酒醇。告慰神祖,在天之灵。茅台人祖,顺境应运。依山而居,喜水为邻。水赐灵慧,巧成美酒。水作命脉,产玉生金。先民善酿,技贯古今。工匠品格,灿古昭今。善良赤诚,义长情真。水柔襟怀,德仁如春。水之养育,铭记于心。水之至爱,长传子孙。茅台子民,以水为尊。一溪一流,视如家珍。水之有魂,长作胜景。水之有灵,而生福荫。祭水佳节,乐享盛景。远迎嘉宾,近聚人气。旺兴乡梓,康乐子孙。敬告为祭,祭之为心。情之切切,意之殷殷。水美家园,长此荣欣!伏惟尚飨,大礼告成!”梁明锋的清音充满感恩之情,赢得现场雷鸣般的掌声,犹如阳光普照十方世界,长留有缘人心中。
说得好,做得更好!他在感恩,也在兑现自己40多年前的誓言。自建厂至今,国威酒业至少帮助了上千名贫困人口完成脱贫,而每年按比例招收贫困人口进入酒厂工作,已经成了雷打不动的惯例。同时,梁明锋还向很多地方、很多人捐出了一笔又一笔善款。仅2018年,他就向仁怀市二合镇火石岗乡、长岗镇学孔乡捐助扶贫资金40万元;捐资茅台高级中学10万元;为困难户修建房屋,累计花费数百万元。他还在母校天津轻工业学院(现天津科技大学)甲子校庆之际,捐资300万元用于校史馆的改扩建工程。这些,他从不宣传,他只是在完成自己当年的心愿,在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梁明锋说:“认准了一件事,就持之以恒的把它做到底,始终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做善人,酿好酒。我只想做出质量和茅台无限接近的优质酱香白酒。一生做好一瓶酒,带富一方人。”据不完全统计,近30年来,梁明锋和他的国威集团、酒业有限公司坚持回报社会,累计捐款捐物支助贫困学生和穷苦百姓,价值金额多达数9600多万元。他由衷感慨:“以道德做人,用道法酿酒,家庭朋友和事业,自然就会长长久久。”
说来真个儿奇怪,梁明锋的生活与事业,似乎总能得到“老天爷”的特别眷顾。无论是举办何种活动,前半小时或许阴雨绵绵,但只要活动正式开始,便立刻转为晴空万里,风和日丽。这样的巧合,看似偶然,实则反映了梁明锋对“天人合一”规律的深刻理解与遵循。他尊重天理,顺应自然,行事之前必先择吉日,这绝对不是迷信,而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更是对宇宙秩序的一种敬畏。他告诉记者:人是宇宙的精灵。天气阳光爽朗,人的心情自然随之欢欣舒畅。天气阴沉,人的心情难免受到压抑。进门看脸色,出门看天色,确实有科学道理。做人做事,贵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合道而行,无为而无不为。正是因此,他的每一步都走得稳健而自信。
1989年,梁明锋从天津轻工业学院(天津科技大学)发酵工程专业毕业,顺利进入茅台酒厂工作,入职生产技术科。新入职的他虽不善言辞,却目光坚毅,投入工作专注起来可以好几天废寝忘食。就是这股“犟”脾气,让他满酒厂到处跑,各个部门间到处窜,只为完整地了解、认识、精通酱香酒生产的165个工艺环节,有时是认真地驻足观察记录,有时是打破砂锅般不住地刨问……通过持续不断的刻苦学习,梁明锋可以通过眼看粮糟、鼻闻酸度、手摸湿度,几分钟就能精确判断出配料是否达到最佳状态;端起酒杯,看看色泽,轻轻鼻闻,浅尝一口,即可分辨出酒体的好坏及酿造年限,甚至辨别出酒体中几十种香味成分的含量高低……同事们惊服于他的技艺,夸赞他是“酒痴”“酒神”。他的恩师季克良宗师对此满脸欣慰,不仅视他如嫡传弟子,毫无保留地传授他毕生技艺,而且慈爱如父,教导他为人处世的道理。1989年开始,梁明锋常年深入二车间学习茅台酒下沙、糙沙、各轮次制酒工艺,并且前往制曲车间学习制曲工艺。1990年8月,梁明锋在全国酱香酒领域,首次将耐高温活性酵母引入到生产实践中,解决了生产安全渡夏之难题,真正实现了酱香型白酒的工艺升级。1991年10月起,他参与编写《茅台酒制曲生产操作规程》《茅台酒制酒生产操作规程》;并协助茅台酒厂附属厂(现茅台集团保健酒业有限公司)攻克了茅台酒生产过程中的诸多技术难题。1994年开始,梁明锋对茅台酒品评、勾调进行长达数年的系统学习和实践。在茅台的10年,梁明锋除了精准掌握茅台酒的每一个工艺环节,真正读懂千年酱香的工艺之外,也不忘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品德高尚的有缘人,痴心于如何酿造出品质更加优良的酒水,全身心投入到酱香型白酒事业中。1995年—1997年,梁明锋为茅台酒厂共90多人传授《白酒生产工艺学》专业知识,为茅台酒酿造生产一线的部分技术骨干夯实专业基础。在恩师季克良的亲自指导下,梁明锋认认真真学酿酒、踏踏实实学做人。季克良宗师的言传身教,让梁明锋传承了恩师精湛的酿酒技艺,也学会并坚守着简朴的生活作风。这让他摒弃了对享受的追求,数十年不改初心地以酿酒为乐、以研发为趣,淋漓尽致地阐释了“工匠”二字。
1999年,梁明锋的酒厂已具备一定规模,承载着很多人的生计,他已经背负起了一个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故此,他主动和茅台酒厂解除合同,专心经营企业,为越来越多的人脱离贫困,改变命运,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虽然离开了茅台酒厂,但他一直以在茅台酒厂工作过的那些岁月为荣,也为茅台酒的蓬勃发展感到由衷的骄傲。在他看来,无论是从品质、品牌的角度,还是从发展规模、团队,茅台酒厂都是整个行业最好的,永远是酱酒行业的标杆,是所有酱酒企业的榜样和老师,更是他的娘家。而梁明锋要做的酒是“永远向茅台看齐和学习的酒”,争取做学茅台的“三好学生”——原料好,工艺好,品质好。梁明锋表示:“季老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从他身上学会了很多东西,不仅仅是酿酒和如何经营公司。还有如何接人待物,怎么做德艺双馨的新圣贤等等。甚至具体到怎么做父亲、怎么做丈夫、怎么为人子、怎么做领导等等。”最让梁明锋感怀的是:“季老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一种敬畏,他把自己的职业看得至高无上,对自己的要求极为苛刻,对技术的追求是名副其实的精益求精。我要努力追赶我的恩师,在前行的道路上不停探索,力争遇见更好的自己。”命运虽曲折,但时势造就了酿酒大师。梁明锋在酿酒中找了毕生追寻的方向,实现了最重要的人生价值。而季克良先生更是一位伟大的伯乐,发现并引领梁明锋发挥自己的酿酒天赋,在言传身教中蕴其匠心。
家和业兴,行道创造奇迹。梁明锋的家庭生活同样充满了“道”的光辉。他的母亲今年高龄98岁,因儿子的孝敬与悉心照料,身体依然健硕,欣看晚霞满天。妻子、儿子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取得斐然成绩。家庭的和谐与幸福,是梁明锋“以道做人”的直接体现。家庭兴旺,推动他事业上风生水起,一路腾达。这一切,得益于他心中有“道”,以“道”为 指引。时至今日,他的“道法”酿酒,不仅成就了一段传奇的酿酒史,更是对 “道”的深层含义的生动诠释。他以酒为媒介,将“道”的智慧融入其中,不仅让酱酒成为艺术品,更让自己的人生峰回路转,阳光高照。
梁明锋的传奇告诉我们,无论酿酒还是生活,只要心中有“道 ”,遵道行道,以德为本,就能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家庭与事业双重辉煌。这正是“道”的力量,也是梁明锋辉煌人生的真实写照。他的传奇,不止于酿酒技艺精湛,更贯穿于做人做事的点点滴滴。他以“道”为魂,酿造出的每一滴酒,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智慧。他深知,酿酒并非简单的工艺流程,而是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之间的一种神秘交流。他遵循道法自然,让每一滴酒都充分吸收天地精华,凝聚时间与空间的独特韵味。他的酒,不仅口感醇厚,更有着难以言表的道家韵味,那是岁月沉淀的智慧,是宇宙法则赋予的神秘力量。可以说,梁明锋的每一次酿酒,都是一次对“道”的实践和探索。他用心感受粮食的变化,观察酒体的成长,倾听岁月在酒中的低语。他的匠心独运,让每一瓶酒都成为了一件艺术品,一段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故事。
我相信,梁明锋以道酿酒,已经得道。他得道多助,道心道情定将在五湖四海、长城内外久久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