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孔丘的故乡曲阜
文/刘连成
济南之行后,我们乘公共汽车来到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丘的故乡曲阜。当时这里还是一个县城,但一来到这里一种强烈的文化气氛就好像笼罩着整个曲阜大地。人们谈论的全是孔子文化,无论是在大街上、还是在旅馆、还是在饭店,当地的人们都以这里出了孔圣人而自豪。来这里看孔庙、孔林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一下汽车还没有站稳脚跟,早有一群人力车夫迎了上来,争抢着拉我们去孔庙。由于我们三个人都是初次来曲阜,对这里的地理环境都不熟悉,只好任人摆布了。三个人雇了三个人力车,每个人力车九元人民币,这在当时是一个不小的数目。我们在心理计算着花这些钱起码要走十几里路程,可万万没有想到从公共汽车站到孔庙不到十分钟,大约只有一公里左右。
孔庙、孔林名不虚传,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一个个孔圣人的传奇故事,都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使我对这个伟大的教育家更加敬佩。
踏入孔庙,那股庄严肃穆之感便如潮水般涌来。红墙映日,黄瓦生辉,古柏参天而立,仿佛是历史的忠诚守望者。
棂星门如一位威严的长者,开启了这儒学圣地的大门。门内庭院深深,石板路在脚下延伸,似在诉说着悠悠岁月。大成殿是孔庙的核心,飞檐斗拱,气势恢宏。殿内孔子像居于正中,神态安详,目光深邃,让人不禁心生敬畏。在这里,“万世师表”四字高悬,彰显着孔子在教育史上的至高地位。
漫步其间,我看到了历代碑刻林立,文字或飘逸,或规整,记载着孔庙的变迁与儒学的传承。这些碑刻犹如一部部史书,无声地讲述着往昔的故事。而崇圣祠等建筑,则体现了对孔子家族及儒家先贤的敬重与缅怀。
孔庙中,还不时有学子模样的人前来参拜。他们怀着崇敬之心,祈求学业顺遂。在这氛围里,我也不禁反思自己对知识的追求是否足够虔诚。
从杏坛走过,我仿佛看到了孔子当年讲学的情景,弟子们围坐四周,聆听教诲,那是多么美好的画面。“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也应如明灯,照亮我们求知与前行的道路。
出得孔庙,心中满是对这处圣地的眷恋。它不仅是古建筑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寄托之所。 孔庙之行,让我对儒家文化有了更深的敬意与感悟,那思想的光辉,必将在心中永远闪耀。
山东曲阜孔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