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引子——「柳洪昌妙笔生花力作专栏鉴赏」「世界诗歌作家总会」热点传播中
药引子
作者:柳洪昌
对我而言,1983年的春节是灰暗的。因为就在农历腊月二十二这一天我病了,而且初诊医生怀疑有可能是非常可怕的病。
那时,由于我刚刚被调回厂里主持生产科的工作,不敢辜负了领导的期望,工作尤为积极和卖力。这天上午,我与志杰哥结伴去厕所时,无意间发现自己的小便是暗红色,顿时觉得情况不妙。志杰哥仔细一看,更是脸色大变,急忙用他的加重自 行车驮着我去了地区医院(哈院)。经过采血、尿检、透视、B超等一系列检查之后,医生在病历本上写下了12个字:无痛性血尿,建议进一步检查。
这样的医嘱,对我就如同睛天霹雳。因为当时无痛性血尿首先考虑的是肿瘤,即癌症。这就意味着我面临的是“生死未卜。”
生活中的快乐,以及全家盼望着回家过年的喜悦戛然而止。厂领导当晚就安排了车辆,人员,送我去省二院检查,但经过了一天的折腾,仍是没有确诊。我的家人,朋友,同事以及厂领导在为我操心担忧的同时, 很多同事先后来家里探望,为我祈福,盼望着我能早日康复。 石师傅更是在第一时间站了出来,他跑前跑后,请来了一位老中医。那老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后,说:“你不要思想负担太重,我看问题不大。我给你开三服中药,如果吃了见轻,我再给你调剂药量,如果三天后仍不见好转的话,你再去北京大医院检查。”稍后,他又说:“只是有 一点麻烦,我开的这药的‘药引子’比较特别,是两只蝈蝈儿,你尽力寻找吧,如果找不到,还真不太好办。”
大家纷纷想办法去寻找蝈蝈了。五天过去了,我倒下了。真是心有不甘,眼泪止不住地汩汩而出。迷迷糊糊听有人说:“洪昌,别难过,好生养病,身子要紧,其它不要去想。” 睁开眼,见是志杰哥守在床前。朋友,同事以及厂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使我觉得这些年没有白活,倘若能渡过这个生死坎,我一生都要善待朋友,善待我遇到的人们。
药是抓齐了,只差药引子——两只蝈蝈儿了。可是,此时天寒地冻,又去哪里寻找那两只蝈蝈儿呢?
腊月二十八下午,天气阴冷,外边的雪在下着。天渐渐地暗了下来,我似睡非睡中仿佛听到有敲门声,我爱人开门见是石师傅喘着粗气走了进来,只见他满身都是泥,周身上下没有一点干净地方。
他苦笑着说:“路上不好走,我来晚了。”他一边说着,一边解开棉袄的纽扣,小心翼翼地掏出了一个小笼子双手递给我说:“这是两只蝈蝈儿,有一个还活着。”然后又指着他带来的一个布包说:“这是你嫂子让我给你带来的黄面窝窝,还有一点炒花生。” 他没说费了多少周折寻找到的两只蝈蝈儿,也没说从他老家石家湾村30多里地的土路,几次摔倒了,又几次爬起来,从下午1点推着自行车走了四个多小时才走到我家。
只是我爱人见状,深受感动,对石师傅千恩万谢。而他却对我爱人说:“你可别谢我,俺们是好兄弟!前些年,你嫂子生病住院,小昌听说以后,就和小杰子俩人去看望,并且每人给我扔下了15块钱,你可能不知道,那个时候,小昌一个月才挣24块钱。”
石师傅说的这一幕我想不起来了。只记得我刚上班那会儿,体重只有74斤,身高1.4米,石师傅是职工食堂的厨师。
第一次去食堂买饭时,他见我一个小孩儿,便主动探出身子说:“小家伙,我给你盛饭!”后来熟了,他说:“小昌,你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一定要吃饱饭,在吃上千万不要省着。”
我每次买1毛5一份的肉菜时,他都会刻意多给我舀上两块肉,就连1毛5一份的巨鹿香肠,也一定会选一盘量大的给我。
我俩是忘年交,他年岁与我父亲差不多。虽然他执意以弟兄相称,但我总觉得称他石哥有些不敬,所以,我一直喊他石师傅。
我喝了两服中药以后,尿的颜色变成了淡白色。等到了初一,三服药喝完以后,肉眼基本上已经看不出有血色了。工友们带我去医院化验,检验报告显示:“红细胞少许”。 至此,亲朋好友格外高兴,我心里更是有了“枯木逢春”的喜悦。
厂领导为了解除我的后顾之忧,弄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出现血尿,劝我去北京大医院复查。
于是,宋哥自告奋勇陪我去了北京。他的亲戚在总政治部是一位将军,老将军不仅自己花钱把我们安排在机关招待所,还让家人提前为我联系了301医院的专家。
专家看了我在哈院,省二院的检验报告及化验单之后,微笑着说:“没事儿。”
“不做检查吗?”我疑惑地问:“不用。”专家肯定地说。
他见我越发惊讶的表情,便笑着说:“你这是肾结石脱落,然后石头在通过输尿管时,刺破了管壁,因此造成了出血。”
因为上天的眷顾,那只是一场虚惊。
但我在那生死两茫的境地,有那么多朋友,同事,领导为我担忧,尽自己所能给我帮助,给我关怀。他们的关怀和温暖,才是我真正恢复健康的“药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