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 榕 》
一直一直在空气里延伸——爱
如婆娑的细叶撑起天地
见证,人来人往
从脆弱的诺言中看破爱情
风没有眷顾的晚上
吹不走的思念没有化作泪
痛在空气中生根
放弃了自身的重
无目的地飘......
释出氧
作者/初歌今
曾获澳门文学奖
与澳门中篇小说奖
《 你 》
那是一月的季节吗?
我从你的身边走过
走过之后,眼前没有了一切。
我伸出了双手
一朵花在手中盛开,是花吗?
似花、似玉、似翠、似一抹淡黄淡绿
让我融化在其中吧
我想起来
你穿着黑色的衣服,黑色的大衣
黑白格子的围巾
搭在你的肩头
纤瘦的身材,挺拔如弓
是这样吗?但我,
不敢回头
只有看着那似花似玉似翠,看着
那一抹淡黄淡绿
作者/黄文辉
著有诗集《因此》《我的爱人》
《历史对话》,
散文集《不要怕,我抒情罢了》
《伪风月谈》,
评论集《字里行间》《穆旦诗学论》等。
《普济禅院》
佛是木偶
呆对众生
历史成为
石碑上的
旅游指南
旅游车载来一车历史
导游的口沫拌和石灰
喂长寿的石龟
烟雾瀰漫大雄宝殿
佛,忙着驱走
一群白蚁
《那 棵 树》
我什么也没有
只剩下诗句
整个下午以词语对决这个城市
爲歌颂倒下的你
那些断句,是未成形的嘴巴
发出民间的沉默
投出的诗篇终究没被刊登
正如你最后被劈去的命运
鸟群失去家园,枯枝失去天空
无论如何
我的诗句必须抵达泥土
抓紧那个浑蛋的城市规划
在赌城,我一无所有
只有写作信念与孤独
于失去天空的枯枝上
《黑色暴风雨中的城市 》
整座城市
悄无声息地躲进夜里
黑暗中,有闪亮着的灯
睁开和闭上,这或许是对白天
做一次短暂的告别
陌生的街,一切事物在喘息
建筑像海底的珊瑚,
在海水里呼吸,成长
马路是一座山与
另一座山的距离,
穿新衣的“发财巴”装着
五十岁的心脏
像一条垂死挣扎的墨鱼,
口中吐出一股浓浓的墨汁
耳边响起江河流过的声音,
那潮水般
跳跃的节奏,在血管里作响。
心底的另一个自我
妄想挣脱,
妄想冲破这繁重的躯壳。
整座城市都在雨中哭泣———
下班的人们跨出白天的牢,
又跨入
另一座黑夜的牢。
作者/卢杰桦
澳门别有天诗社社长
澳门笔会理事
已获三届澳门文学奖诗歌组冠军
著有诗集《等火抓到水为止》、
诗合集《诗人笔记》、诗歌入选
《澳门现代诗选》
《港澳台八〇后诗人选集》
《2013年度澳门文学作品选诗歌卷》
主编,诗歌作品散见于
两岸四地文学刊物
《 墨 忍 》
这种坚毅若果不是默默的忍受
该会是一种很好的牵绊
请成为逆风里发声的
生命传销员
请唤醒忍痛者心灵里的痛楚
这种痛楚来自舍弃(或者救赎)
舍弃房产、篮筹、法拉利
舍弃芭比女体、学术地位
因为欲望是只不断被吹气的球
欲望是只不断被放线的风筝
忍痛者需要学会逆风而行
纷乱的年代有管理纷乱的哲学
“尚贤节用 兼爱非攻 ”
证明了荒诞的年代需要延续
更荒诞的行为
花儿舍弃芬芳和脆弱
然后造就果子
小溪舍弃闲逸和短浅
然后造就江河
这注定是个逆风而行的年代
“风起了,要努力好好的
活下去……”
作者/宋子江
澳门故事协会副总编辑
2013年获意大利诺西特国际诗歌奖。
《 佝 偻 的 井 》
一口佝偻的井
背起这么多
这么久
有时也想挺腰
抬头看一眼蓝天和夜云
井口已是她的视界
黄墙葡馆,豪门大宅
高墙,残垣,榕木洗尽日月
她对井外的变迁毫不动容
饥渴是她的家庭
为此她奉献了一切
力尽时拉上井盖
有一天,她井喷了,
彷佛瞬间去尽铅华
让你背起她的佝偻
仰望她
把井
从井底带走
又把井
还给井口
《给二十一世纪的无情诗》
这将是一个大刀阔斧的时代
需要纸巾来擦拭,所以我写下一首诗
在理性的下午
我到处叩门,心中的荒原高价待沽
连蝙蝠都佯装流星
在新潮中,爱是残旧的盆景
在嗜血的二十一世纪
我只想学好普通话,做一个普通人
文/陶里
原名危亦健
澳门笔会理事长、
文艺杂志《澳门笔汇》主编、
五月诗社社长、
国际华文诗人笔会理事。
出版诗集《紫风书》《蹒跚》
《冬夜的预言》
《 铜马像十四行 》
铜马驮着满天星斗
向夜空奔腾作势
给行人展现
一个老王朝衰落的标志
在那僵曲的蹄影之下
即使夜夜七夕
牛郎也不过鹊桥来
因为织女失足
爱情没了价值
还有那个豪赌的香港婆
输掉回港证
倒在台阶上
把自己廉卖给夜魔
梦里又是赌楼烟雾灯火
注∶澳门南湾有亚马喇铜马象,
葡京赌地在其附近。
作者/太皮
《澳门日报》及《华侨报》专栏作者
着有中长篇小说《懦弱》
《爱比死更冷》等作品
《 幻 灭 》
路边总是扬起尘土
我想起小时候的沙石场
小孩子在堆砌城堡
各据山头 回家的时候
斗快消灭那些美观的建筑
一切都虚幻
像赢回来的筹码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