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张三里文化工作室主创人员。曾获重庆唐刚诗歌奖、山西《天涯诗刊》十周年论文奖、四川省泸州市优秀文艺评论奖等多个民间文艺奖项。著有诗集《桃之恋》《天空的麦地》《天空的舞者》等10余部、长诗《叶莉亚》、小说集《黄荆大山》、文艺理论评论集《诗艺》《诗歌的光芒》《中国新写实主义诗人艺术论》《中国新写实主义诗歌精品赏析》《当代新疆诗人艺术论》等6部。
高擎火炬的人
文|张三里
我总是想起某个美丽的失误
心灵的盲目迷惑了匆忙的脚步
昨天、今天和明天相互咀嚼着
一个微笑耽误一个世纪之多
冰冻的心,长满重峦叠嶂
一座座移动的沙丘围困在四方
我愈逃避却愈加陷入沼泽
在沉默之中埋葬星光
可是你,高擎火炬的人
用一道闪电穿透我冰凉的心
你用胡杨枝,一枝枝地轻摇
把我所有的波谷摇成平地
高擎火炬的人,无视抗拒的人
你坚韧锋利的光芒锐不可挡
把我冻结在沉默中的心潮
倾泼成万丈瀑布最疯狂的咆哮
沙舟,本名王金海,甘肃张掖人,现居新疆乌鲁木齐。曾担任国企集团报社副总编辑,文联刊物《咏梅》杂志主编,企业集团作协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新疆作协会员,新疆报告文学学会理事。著有个人诗集《如歌人生》《感恩厚士》《行旅西部》《大疆山月》等六部。先后荣获“全国2012年度中国诗人奖”;2020年第二届“新疆是个好地方”征文奖10余项;荣获中国诗歌学会2022年“建党百年·主题采风征文奖”。有诗歌作品被昌吉州文联《博峰文丛》和新疆文联《天山文卒》丛书收入;诗歌作品被“2022年新疆好诗歌作品集”_收录。
懂你,城市的灯光
文/沙舟
我懂你,城市的灯火
于夜色里静静盛开
在高楼的缝隙间
宛如繁星般洒下
孤独之人凭窗眺望
你明灭,是温暖的回应
喧嚣中的一方静谧
乃你赋予的安宁
夜渐深,人群散尽
你依然照亮行者的归途
那盏橘黄的温柔里
隐匿着无数梦想与孤寂
我懂你,你沉默无言
在凝望之间,情思悠然流淌
城市的灯光哟
你是夜深处的心灵路径
咯咯吱吱的雪路
留下渐行渐远的背影
刘琳,笔名文木。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诗歌、散文创作。系新疆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铁路作协会员,乌鲁木齐铁路集团公司作协理事。诗作散见《星星》《西部》《绿风》《中国铁路文艺》《黄河文学》《民族文汇》,以及《新疆日报》《检察日报》《甘肃日报》《人民铁道》报等。诗作曾收录新疆作协编辑的《天山文萃》诗歌卷。合著诗集《大漠孤月》《仰望苍远》。
老家的河流
文/文木
那是专程来老家赐福的河流
记得它用细语轻吟的真经
念熟金麦银米香喷喷的出息
记得它用一笔飞出水面的涟漪
传送鲤鱼生儿育女的欢娱
还有辅以鹞鹰的水袖
舞出了门脸彤红的喜字
那是老家返老还童的河流
记得它用绣着水花的镜面欣赏着
梳妆的村姑,水车的谣曲
欣赏着放牛而归的夕阳
而我是真懂
它以一种上善的本能服务于
春燕的遐想,秋果的蜜语
又始终不会忘记
它向我反复提及的良知、根脉
土地和母亲

杨继超,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新疆作协理事,伊犁州作协理事,塔城地区作协副主席。1989年开始发表诗歌、散文、小说,作品散见于《诗刊》《散文海外版》《西部》《民族文汇》《绿风》《绿洲》《辽河》《伊犁河》《回族文学》《天涯诗刊》《四川诗歌》《渤海风》《新疆日报》等报刊,有诗文入选《永远的歌手》《中国青年千家诗选》《中国新诗百家选》《中国当代散文精选》等二十余种诗歌、散文年选,并多次获奖。出版有诗集《让风把尘埃还给大地》《 大风吹过无边的金黄》,散文集《塞外江南,诗画伊犁》,与诗友合集《大漠孤月》《仰望苍远》。
重游大慈恩寺
文/杨继超
当我又一次伫立在大雁塔下
四面的风铎声,叮叮咚咚响起
我已无心攀援,曲折往复的阶梯
俯视这座古城,时光中穿梭的众生
大慈恩寺里松柏森森,翠竹青青
一弯皂角,轻轻落在我的头顶
这青涩的果荚,足可以涤荡
多年来淤积在心中的爱恨痴嗔
荷花木兰,已经开尽人间春色
攥在手心的果实,可以祛风止痛
殿外香雾如云,佛前青灯长明
我只是一粒漂泊的尘埃,无处安放
晨钟暮鼓,1300多年风起云涌
娑罗树落地生根,又生出一丛新绿
手执锡杖的玄奘法师,低眉合十
站在这里,就是一座永不寂灭的塔

五五,本名沈学武,媒体记者,现住乌鲁木齐市,新疆作协会员,中国铁路文联作协会员。
江南之恋
文/五五
走进江南
我纯洁的烟雨里
一枝丁香正在盛开
油纸伞下独自一个人的青石路
此刻泛着北方的思念
烟雨入江南
就入了我的梦里
此刻我用饱蘸浓墨的眼睛
描画你风姿卓越的背影
而你的柔情似水
渲染着我的相思
一桥弯月里
如水的双眸朦胧了容颜
秀发挽起的一缕炊烟
撒在夕阳的裙摆上
于是,远航的心定格驻足
想牵着一朵荷花的手
走过幽静的烟花三月
把情话留在青砖黛瓦之上
等五月的雨融化执着
来一场研磨了无数遍的告白
当点点滴滴的岁月沧桑
打湿一双眺望的眼睛
你漂泊的小舟一定会划过我的窗口
此刻,一首情诗就诞生在雨打芭蕉的声音里
江南啊
潺潺流水里的岁月
朦胧了和你相濡以沫的誓言
绵绵青山间的屏障
刻画着和你白头偕老的相约
如今,历尽千帆竞发
渗透烟雨朦胧
而你,归来仍是少女
你这诱惑过所有相思人的精灵
叫我能不,能不忆江南

雪野:名樊晖,甘肃平凉人,文学硕士,系当代诗人,作家,评论家,作品见诸海内外报刊网媒,荣获文学大奖五十多项,作品收入二十多部权威选本,著有诗文集五部。
自然的昭示
文/雪野
我把渺远的奇迹和梦想
带给辽阔的憧憬与天地
期待通灵的诗神莅临
在诗意疆域边缘逡巡
驾一叶小舟,漫溯湖泊深处
野茫茫的芦苇,欣荣生辉
穿越浩瀚无际的水域
缪斯向我昭示:空旷的尽头一无所有
于是,我哀伤地领悟了先哲的诗语:
词语破碎处,无物存在

星言:新疆人,本名滕华,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新疆作协会员。个人诗歌多次获奖。先后在:《绿风》、《绿洲》、《天涯诗刊》、《江河文学》、《民族文汇》《现代诗歌》、《勃海风》、《精短小说》、《广东诗人》、《齐鲁文学》等杂志报刊发表文学作品。
致塔城的美面包
文/星言
当我拉起它的手时,它不光亲吻我的手
还亲吻我的灵魂
当我追寻它的芳香时,它不光拥抱我,还
穿透我的记忆,我爱它
我的胖面包
我看自己在另外一个平行世界
是一块面包的经历,我看到了赶上时间中的材料
它们握紧发条
它们团结与奋斗,它们用自豪的味道
不偏不差的握住十层及以上的味蕾
它们说,你可以大胆的爱我
你可以再自豪的预言
你还可以,在被我主宰的世界上
做一个幸福的人
而我就这么幸运,在两个平行的时空里
爱着它,找寻它,以同一种名字
把这种执恋拧结的更紧
以至于,追上它,在十层以上的天空
被它拥抱

王彩霞,笔名:美丽,祖籍陕西铜川。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新疆建设兵团作协会员,第十三师摄协主席,哈密市作协理事,伊州区作协副主席。2021年3月荣获新疆金融作家协会“优秀作家”称号。有诗歌散文刊登在《中国西部散文选刊》《中国金融工运》《中国金融文学》《青年文学家》《绿洲》《生活晚报》《读者报》《新疆铁道报》《哈密日报》《哈密开发报》《焉支山》《古魏文学》《广东文学》等。
红柳
文/王彩霞
在夕阳的告别前,我必须疾行
赴一场久候的约,那是承诺
路途崎岖,我踏着音符奔赴
炽热,难忍
只有那夕阳下的红柳
点缀了这荒芜之地
人烟稀少,尘埃也沉寂
只有我,一颗朝圣的心
向东,那是太阳升起的方向
向西,我深鞠一躬,虔诚的敬仰
感谢那红柳的赠予,让我遇你

张元成,笔名 :东方,甘肃凉州人,现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三师作协会员,哈密市作协会员,兵团作协会员,多人合出诗集《古道风尘》《大漠孤月》等,闲时写一些小诗,点缀生活,把弥留在岁月中的风尘一次次盘点。
秋天的语言
文/东方
纵使秋风无力
轮回中的叶子也会伤神
疼也会落进我的骨头缝中
融入我坚强的血管里
月亮躲进残云里
一杯酒中
我饮下故乡的老屋 炊烟 小路
尘封的往事被犬声惊醒
于是 我想起老家爱哭的天
还有泥泞的巷子
至于雪 我想让它落在年三十
大地是那么的洁白
我踩着雪 听雪的声音 嘎吱 嘎吱
雪花飞舞着年的味道
所有的一切都在秋天的乡愁中重新整理

钟永星 原名钟永新.出生于新疆哈密红星二场一连。诗散见《鸭绿江》《绿洲》《诗刊》《时代作家》《文汇》《中国诗歌》《太行山文学》《北京诗人》等。与诗人合编《东天山下的琴声》《那些被时光抚摸过的诗》《在炊烟里寻找故乡》等,已出版个人诗集《无声的琴弦》。
从纸上听到冬天的声音
文/钟永星
从一张纸上,我第三次写到
雪,终于跳出去年那一页纸上的寂寞和雪
从沉默中我谈了很久,几乎
谈到去年在小雪的隐去
和略带冬天苍白的一些回忆
那一夜在纸上刮起的风的
声音很小,小的我能
听到我的笔尖触碰纸上的
沙沙声
那可能是我初冬最正常的
抒情,无法调出我的想象和那一夜的无奈
我又想起去年
冬天的雪,看到我的怀念和清澈的那一夜
悄悄地被我复制在纸上

刘志清:笔名,文昌书斋。60年代出生,湖南省隆回县人,就职于新疆兵团第一师融媒体中心,职业资深记者,编导,现任《塔河文苑》主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联会员,兵团文艺家“双优人才”,兵团签约作家、诗人。国家、兵团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理事,中国传媒大学进修学员,兵团文联“首届北大作家班”研修学员,师市首届“社科类特长人才”。著有诗集《欢快的小鸟》。
一只鸟的思绪
文/刘志清
你那安祥的状态,很美
像粘贴在空气中的画一样
连呼吸的气流都被屏蔽了信息
这莫非是小鸟栖身树枝上的禅坐
看到你的样子,我蹑手蹑脚
生怕打扰了你的清修
破坏我对你流连忘返的梦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想绕道而行
又忍不住用长焦镜头留下你倩影
望着你的模样,想起了好多故事
让人联想起你单飞的岁月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苦楚
我知道,你飞翔的动态一定很美
那是你在自由天空中翱翔的雄姿
飞行的速度,瞬间超越了我视线
但我知道,每当你停下来的时候
小鸟依人的模样,那么妩媚迷人
妩媚得让我把你一直地捧在掌心
让你静态的思绪与我融为一体哦

梁银,又名梁国英,笔名清风,大专学历。甘肃天祝人,现居新疆乌苏。国际华文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乡村作家协会会员,当代文学家协会会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作家协会会员,半朵中文网签约作家,初汐文学网签约作家,中国新写实主义诗歌成员,青年诗人,乡土诗人。作品散见于《广东作家》《青海诗刊》《海南文学》《三角洲》《华南诗刊》《中国乡村》等报刊杂志和网络媒体,部分作品荣获各类大奖并收录在各种诗歌选集中出版发行.诗观:若诗在流亡,那流转中的诗却总是那么丰润。
嘈杂的人间
文/梁银
人醒来之后
一条马路通到了天边
无法丈量脚下的力量
踩着各种桥梁奔赴使命
有些踩到了大坑
有些踩到了断桥
有些摇身一变成了凤凰
有些啃着骨头成了守护神
太阳东升西落
各种声音装在了一个口袋
咬着耳朵打铁
三五成群炼钢
黑夜黑到极限
星星照亮了人间
一些声音关上了门
一些声音在梦中成了利刃
人间如此热闹
一些人一次到达了终极
另一些人捂着耳朵在退步
似乎两种力量在平衡人间
尚丽英,笔名翔鹰,新疆沙湾市人,农民。作品散见《诗歌周刊》《绿风》《中国先锋文艺》《天山诗刊》《民族文汇》《中国诗歌》《神州诗歌报》《海南文学》《山海风》《三角洲.骆马湖》《青海湖》《今日诗坛》等纸刊。与疆内诗人合集《仰望苍远》《那些被时光抚摸的诗》,曾获西部作家散文诗赛二等奖,中华文艺现代诗赛一等奖、二等奖,获首届天山诗歌奖散文诗奖、获首届【杜甫杯】现代诗二等奖。中国诗歌网校园文学版编辑,神州诗歌报四室编辑。现为国际华文作家协会会员,塔城地区作家协会会员,沙湾市作家协会理事。诗观:以心灵抒写灵魂的文字。
山行
文/翔鹰(新疆)
一路蜿蜒一路曲折
路总是以匍匐的姿势
在脚下攀援
而我在车的内壳里
以一只蜗牛的形式
缓步轻移
除了雪在脚下轻吟
我还听到山的沉默与呐喊
惊起一棵鹰隼般临姿飞翔的树
山是静的雪也是静的
落进山里的我们
成为一个个感叹号
被山风浸染被静意包裹
我们也成为山里的一员
保持着山的缄默
曾兵。哈密市作协会员,哈密伊州区作协理事。作品散见《人生与伴侣》《民族文汇》《诗路》《广东文学》《华中文学》纸媒及网络平台等诗刊,出书《最忆》。诗观:诗是心的意境
冬天这个季节
文/曾兵
不来戈壁
不探雅丹,怎知冬的深情
听,沙粒泼墨提笔
在 沟壑里游走 匍匐向前的队伍
雪花打揉砂岩,土丘怒放
狂飙的风
一道道雪的浪花在纷飞
黄沙肆虐
没有一只鸟愿意
困倦的留下诗的足迹
大漠孤烟
蒸煮千年的孤独
我渺小的被一粒沙尘打磨
感受静止的时间
和寒风一样刺骨

张建华,新疆哈密伊州区作家协会会员、新疆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学语文教师,喜欢文字,视为挚友,在《哈密开发报》、《哈密广播电视报》、《哈密日报》、《新疆法制报》、《兵团公安网》、《新星文苑》、《天山诗歌》、《新边塞诗苑》、《文化时代》、《黄河诗魂》、《华夏诗人》、《华夏诗词》、《神州诗歌报》、《内蒙古诗歌》、《作家新视野》、《闽西诗人》、《海风》、《青海湖》等等发表过散文、诗歌。诗观:边写边学,写并快乐!
想起那年
文/张建华(新疆)
想起那年
我拿着巴里坤师范录取通知书
像拿起沉甸甸的一块石头
娃:你能行吗
咱们家的情况就这样
父亲的话一直在耳畔萦绕
去吧,勇敢地去
你翻过了天山
那边就有一片海
你会在那里扬帆起航
母亲的话一直在耳畔萦绕
当我迈出轻盈的步履
翻过了巍峨峻峭的天山
对面迎接我的还是山
一座如黛的山
哪里有什么海
在我失望的时候
像似禅音从对面山峰飞过来 裹着母亲的话
落在我的耳畔
我再次远眺凝望
一片海真的出现了
那样清晰又是那样美丽震撼
在我不停地翻越一座座山后
是一个辽阔灿烂的世界
聚光灯一样照的我睁不开眼

马明义,笔名:十里山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现为《世界文学》优秀签约诗人,中国诗人作家网优秀签约诗人。世界诗歌作协中国诗人作家网副总裁。金榜头条总顾问。
挂在墙上的岁月
作者/马明义(甘肃)
青蛙嘶破嗓子吼来了雷鸣
燕子剪出了三月阳春
蝉鸣叫在夏日的月光里
大雁驮了一秋离去
我颤瑟在凌冽的雪地
翻动一页页岁月
让鬓丝染白蹉砣的世界
灵魂埋首在旷野里啼鸣
人生的风景镶嵌在日月中
饮一碗酸甜苦辣的四季
唱出一首无怨无悔的歌
储存在饱经风霜的褶皱中
心是明亮的
岁月里有捉不住的光
用风卷一束
注入人生的坎坎坷坷
掀开渴望的衣袂
把太阳和月亮藏进去
用刀郎的歌
洗礼孤独的灵魂
二零二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尹焕兰,微信名:花儿正在开。新疆哈密市作协会员,伊州区作协会员,新疆兵团第十三师作协会员。《伊州韵文艺》执行主编 《金凤凰文苑》责任编辑。作品散见纸媒及网络平台等诗刊,出多本合集。
心中的庙儿沟
文/尹焕兰
庙儿沟 你让边疆赛江南
每一朵花都戴着王冠绽放出千红万紫
每一片叶都吐翠滴绿
每一股清凉都拥有专属
飞舞的蝴蝶欢快的鸟鸣
灵动了山谷十里杏花
山岗起伏层林尽染的秋色让人 流连忘返
玄奘拜谒佛寺时的晨钟暮鼓梵音犹存
残垣断壁古熢燧见证丝路繁华
遗留一代天骄一路西征的人文色彩
庙尔沟
核桃林 银白杨 榆树王 百年桑树
摇曳着历史回声
每株树木都在诵读东疆夏宫的昨天
今天 明天

李小英,笔名,分飞燕,红山农场场部居住。兵团作协会员,十三师作协会员,诗歌和散文见于各大纸刊,网站。
诗观:唯有生活与文字不可辜负。
拥抱一个秋天
文/分飞燕
入秋了
一片跌落的枯叶
一地的碎屑
一阵清冷的风
一束刺眼的阳光
盖过开叉的头发
盖过金色的土地
我从一众人群中走过
回首间,瞥到
瘦了的树荫和微微凸起的
山峰
秋天的枫叶
文/分飞燕(新疆哈密)
不知是秋成就了枫叶
还是枫叶买醉了秋
一夜之间
从青翠到嫣红
再从嫣红
惹红了眼泪
多想
一切都是静静的陪伴
是掌心对掌心的温暖
是陪着秋度过季节的轮回
而不是在整个秋天
攒够了失望
黯然离场

博丹,干红,原名:肖闲梅,原籍:河南汤阴,现在新疆哈密兵团园林农工,自产自销做干鲜果网络销售。认为诗歌来自物语,生命取自自然。
风中
文/博丹
风有时候会围绕我
诗意如袭来无数线性奥数的巨浪
一颗星光源的隧道
一棵树内部的花蕊
漫延到一个山脉的森林
风有时很热
有时很冷
那是它语言递增细微和宏伟结构的意图
关于亘古的定义
唯一促动声色的淘汰或更新
我手指划一下翻开的一页书
那颗星在夜空
像划过蓝色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