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做官的钱状元
【民间故事】
作者:赵锡洪(浙江)
钱福【1461一一1504】,字与谦,号鹤滩。上海松江华亭人。据当地县志记载,他是吴越国武肃王钱镠的后裔。出生名门望族钱福,也是钱氏名人中的骄骄者。他于明孝宗弘治三年(1490)中状元,后辈人对钱福为人有口皆碑,对他的一生为人讲仁义道德,不图自私自利,不讨好上级权贵,低调做事做人,谦逊乐助于人的优良品德,加以颂扬:夸他有太白(李白)之仙才,长吉(李贺)之鬼才的美誉。钱福的文采风流虽是昙花一现,而真正的钱福忠厚正直,光明磊落,坦坦荡荡的人格品行,却成了千古流芳。虽然他是做了短暂的三年京官。老天又痴妒英才,使他在44岁时就离开人世了。但是,他那刚直不阿,堂正做人,为民请命,与人和善,乐助于人的好品格,将永远值得后人敬佩与赞颂……
【一】文才出众小神童 名不虚传添佳话
相传,钱福出生书香门弟的富裕家庭。从小才思敏捷,智力超群,读书过目不忘。七岁能文,八岁会诗。诗文辞赋,出口成章。而且立意深远,命题作文一挥而就。从不打草稿。因此,他少年就才名
远扬,威震四方,方园百里,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有一次,他放学回家。十几个父亲的朋友来家作客。他们正在墙院里欣赏菊花,好不热闹。有一位才学颇高的他父亲老朋友,见钱福也来家墙院,当着众多的面,特意要考考钱福才学,并要求他当场对对联。
那位叔叔出的上联是:
赏竹客归,两手折片澎泽景;
谁知小钱福,眉头一皱,脱口而吟道:
卖花人过,一肩担尽洛阳春。
众客人拍手叫好,个个竖起了大拇指……
还有一回。父亲带他去浙江缙云仙都风景区的一位朋友家作客。空闲时,那朋友陪钱福与父亲,一起游逛仙都风景。这“仙都”的御名,原是唐明皇李隆基书写的。景区内有“鼎湖峰,小赤壁”等名胜古迹。这美景集让人流连忘返,鼎湖峰的雄,奇,秀,美于一体。那撑鼎湖峰是单体石柱,特别粗犷神奇。美不胜收壮观,不愧称之为天下第一石笋。他父亲的朋友,见如此壮观的大石笋高高耸立在鼎湖峰边,不油想起了一副上联:
六丁拔出天地骨,
小小钱福,陶醉在自然美景中。面对名胜油然而生了下联,张口吟道:
一柱镇压东江东。
这副对联,字义表面对仗工整,意思也非常确切妥当。六位神合力拔出大地的一根骨骼,一根石柱立在东江东岸的鼎湖峰边。在场的游客无不拍手叫好,人们目光纷纷投射小小男童娃身上,众口齐夸钱福,这男娃了不得,日后定有大出息……如今,当八方游客来缙云仙都风景区游玩,漂亮的女导游们,还会讲解钱福在鼎湖峰对对联的佳话……
【二】才子高中状元郎 为官三年辞归乡
少时的钱福学习非常刻苦,四书五经从小就背得滚瓜烂熟。儒学经典范文也学得相当扎实,运用自如。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他先考取了秀才,在成化22年(1487年),又考取了举人。接着在弘治3年(1490年),这年他30岁,钱福赴北京会试,由两位大学士作考官。当刘健与李东阳两主考官,从干净雅丽的卷面,见到理义雄辩的答卷,毫无异议,亲手点他为会元,并向皇上推荐。殿试由明孝宋主持。面对皇帝的试题,他对答如流,略加思索,当众挥毫,三千余言,扬扬洒酒,犹如瀑布,一泻而下,不用草稿,一气呵成,而且一字未改,卷面洁净,文句通顺,言语流畅,义理精当。连皇帝见了也大惊失色,惊叹不已。明孝宗大喜过望,钦点朱笔,将本次科考第一甲,第一名。拿红朱笔点写于案卷上。并且,吟出了一上联要钱福当场对答:
上联:春闹得士,状元元是会元;
这让钱福心中不知有多少高兴。他想,皇上的上联是对他学识的认可。他决心今后继续向前辈学习,努力争取做一名皇子的小老师,来作为自己的理想,以认识自己,提高自己,发展自己。于是,他以最低调文化人,又受人最崇高敬重的人间职业一一当帝师。来作下联来对:
圣旨迁官,少傅傅为大傅。
这副对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词义可谓珠联璧合,谦虚高尚,礼仪周全。满朝文武大臣,当场笑逐颜开,开怀大笑。朝堂内欣喜万分。可是,主考官李东阳大学士,却说,只可惜呀,只连中二元,未中解元。若是连中三元哪该多好……
从此,钱福才气名冠天下。他考中状元后,自然也就光宗耀祖。他被皇上亲钦封为翰林学院任编撰官。
欲话说,官场难混。他深知人世仕途中人与人的关系网最是复杂。尤其在京皇帝面前,梢有不尘,就会遭人打压,暗算。若为官没有作为,更是要负了皇恩。不久,他终于结有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天上有二难,登天难,求人更难;天下有二苦,黄莲苦,贫穷更苦;人间有二溥,春冰溥,人情更薄;世间有二险,江海险,人心更险。知其难,守其苦,耐其薄,测基险。可以处世矣。面对官场名争暗斗的黑暗,他看破了現实。1493年,他只做了三年京官,就托病告假,辞官回归老家……
这年梅水季节的一天,上海松江知县正发生洪涝灾害。上万的百姓开始了闹饥荒,连续个把月吃了上顿没下顿,这日子真是叫苦连天。钱福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一大早就去松江县衙门,想利用自己的名望,劝说知县将发水灾实情上表上奏朝庭,开仓放粮,以赈济灾民。到了衙门,知县老爷客气地将钱福待为坐上宾。摆了一大桌丰盛美味宴席,酒席上有红,白好几种酒的颜色放在瓶里,非常诱人。知县十分客气地宽待着钱状元,这位稀客的到来。酒过一半。知县又来了雅兴。他知道钱状元才气,学问是当今大伽。但他,不知天高地厚,竞搬门弄斧,出了一上联要钱状元来对。
红白两兼,醉后无分南北;
钱福头也没抬,张口吟道;
青黄不接,饥来有甚东西;
知县拍手叫好。这对上下联对俱有得天衣无缝的绝对。而且,对联的意思,竞把老百姓的忍受饥饿痛苦与饥寒交迫的民众连在一起了,民间疾苦也直接包涵对联中了。这简直如同一个耳光一样,狠狠地拍闪打在知县脸上……
知县也觉得自讨没趣。肥头大耳般猪头人脸,一下子变成了面红耳赤,而且还有点发热发烫。有感于钱福为民请民大义。知县也同意钱福的请求,没过七天,就开仓放粮,赈济灾民了……
【三】仙才鬼才集钱福 天妒英才下地狱
钱福无官一身轻。他在闲官家居期间,当地官员雅好笔墨者,常请他饮宴游玩。一日,松江县令邀他游君山,预先选齐韵中的“堤、脐、低、梯”四个生僻用字,待酒宴时拿出,欲难状元钱福。酒过三巡以后。县官请钱福以大观亭为题,依“堤、脐、低、梯”的韵脚作诗。钱福稍加思索,手挥毛笔,当场挥洒依韵题诗曰……
水势兼天山作堤,渚云烟树望中齐
直从巴峡才归壑,许大乾坤此结脐
胸次决开三级朗,目光摇荡四垂低
欲骑日月穷天外,谁借先生万丈梯
作完诗,举座皆惊,赞赏不已。
还有一次,他在家时,有姓徐人家请他当私塾老师。这天,徐家设宴花园之中,边赏牡丹也喝酒。钱福开怀畅饮,不觉有点醉意,来客中有一人手持玳瑁扇,非常精致,这人要钱福乘醉在扇上题诗曰:
玳瑁筵前玳瑁扇,牡丹花下牡丹诗
老梅已在丈人行,曾占春风第一枝
在江南,当地不少地方在梅雨季时,都有杨梅种植。钱福也喜欢吃杨梅与杨梅酒。他总是睹物吟诗,他作的《咏杨梅》成了名篇佳作。
怪底吴人不出乡,杨梅五月存新尝
西州一斗葡萄酒,南越千头荔子浆
略着些酸醒酒困,了无点滓涴诗肠
渠家妃子相如见,添得红尘一倍忙
传说,钱福归乡后,对新鲜事非常关注。有人对他说,扬州有一位姓张的妓女,长相美貌如花。钱福就带看行李,去趟扬州,探个究竟。谁知这位张妓女,从善改良后,竞嫁给了一位盐商。钱福就去了盐商家里探望。盐商得知大名鼎鼎的钱状元,大伽光临,就在家摆了宴席,请了钱状元喝酒。钱状元也没有客气,席间,钱状元,对盐商说,能否请你夫人一同喝酒。盐商也表示同意。当即叫来夫人入席。果然,盐商娶来了一位绝色佳人,钱福见了她。只见她穿着那淡白的连衣裙,显得婷婷玉立,如同皎洁秋月光彩照人。钱福叫她拿来手绢,当场在她手绢上题了一首诗:
淡罗衫子淡罗裙,淡扫娥媚淡点唇
可惜一身都是淡,如何嫁了卖盐人
盐商夫妻俩非常开心。觉得俩人能得到钱状元笔墨赞美,也是人间中获得一大最美满幸事,盐商表示,日后,定要好好
对待娘子……
【一】
钱福一生中,最让人值得铭记的是一首脍炙人囗,妇孺皆知的《今日》,《明日歌》: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
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
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直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暮去朝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这二首诗通俗易懂,犹如振聋发聩,催人奋进号角,给那些不认真学习的学子,敲响警钟。不智唤醒了多少莘莘学子,读书要珍惜大好时光,不能有三心两意的幻想念头。全诗告诉人们无论过去与将来,一定要珍惜今日最美好学习的时光,不要半途而废,加紧努力攀登。学业定有所成。
钱福曾经与松江知府刘琬有所交往。曾一度双方有矛盾还没解开。可是,有一年,刘琬,被手下人诬告,吃了官司。邢都有人派来核查。刘琬寝食难安。钱福得知,自己主动上苏州,对使者说,刘琬为人耿直,作事难免得罪下人。但是,行贿之事绝对没有,我可以本人作为担保,通过极力为刘琬辩白,案情有所缓解,后不了了之。后来,刑部办案人告之,是钱状元出面担保,才挽救了你。刘琬从此后,才感激救命恩人,认识到钱状元是真正有的男子大丈夫气魄。如此,胸襟坦荡,性格耿直,遇事有担当,有胆识,重情义,认大体之人,世上已不多也。
天妒英才。44岁那年,钱福得了一场大命,早早地离世了。钱福去世后,刘琬哭祭,出资建墓,全由他承担。还请来沈悦作墓志铭,顾清写《钱鹤滩集》传记。让这位英年早逝的状元,流芳百世……
作于2024年12月8日。
作者简介
赵锡洪,男,60后。网名:雄鹰翱翔。浙江兰溪市人。文学爱好者。曾经是当地报刊通讯员。作品散见于《木楼梨花》,《诗天子》,《滨州都市头条》,《海阔天空》,《中华楹联》,《对联天地》,《赵耀天下》等网络平台。在微信上需本人姓名搜索,就可以在微信或百度网络,能见到本人作品。现为兰溪市作家协会会员。
(图文供稿:赵锡洪)
《新京都文艺》
欢迎原创首发佳作投稿!
投稿请加微信:874376261
投稿邮箱:874376261@qq.com
来稿请附个人介绍、自拍照片
以及注明作者微信号等通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