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白白作人 勤勤恳恳做事【之二】
----记民盟长安创始人李志中
作者:每小平
二.峥嵘岁月
峥嵘岁月赤子心,霜叶红于二月花。1936
年,李志中不顾军警刺刀的威胁,积极参加在西安革命公园召开的鲁迅先生追悼大会,还参加西安学生赴临潼向蒋介石请愿。并以学生代表的身份,在西安东郊十里铺被张学良将军接见,劝阻返回。学生振臂高呼:“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打---回---我---们---的---老---家去!”人们声泪俱下。张学良将军用亲切而低沉的声音奉劝大家:“前面灞桥一带布满机关枪,你们过不去!”“我劝你们回去,我代表你们向蒋委员长请愿,一周内用事实回答你们!” 张学良诚恳的劝说,说服了学生代表,他们整顿好队伍返回到西安。三天以后,西安发生了震惊世界的“西安事变”。李志中与同学们就组织宣传队,等戒严令一解除,就冲到街上宣传张、杨的“八大主张”,揭露蒋介石不抗日,打内战的种种罪行。

李志中以办学为掩护,积极开展对敌斗争。为了阻止七分校官兵滥伐群众大树,他把国民党的党旗挂在白杨树上,变白杨树为活旗杆。状告王曲七分校工兵连,后来官司打赢!既保护了南山一带树木被伐,群众少受损失,又遏止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他用抽梁換柱的办法,掌握了长柞山区的民间武装,巧妙地与胡宗南的游干班周旋,保护地下党组织免遭破坏和损失。
在西北民盟青年部李敷仁的领导下,他以长安汤房庙小学为据点,组建起长安“民青社”(党的外围组织)开展地下活动。通过樊南乡镇民代表大会发动反霸斗争,为被伪乡长暗杀的地下党员高作哲鸣不平。他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捕,多次上嘉午台雪花山,在白色恐怖中通过交朋友发展党员。为革命队伍增添了新鲜血液。在抗日战争和迎接长安解放的峥嵘岁月里,李志中的革命生涯体现了大无畏、不怕牺牲闹革命的英雄气概。

1945年夏季,经西北民盟青年部负责人李敷仁和武伯纶相约,李志中到西安民众教育馆同两位负责人密秘会谈。他们让李志中负责长安县民青社支部工作。1946年李志中发展了常启亚(任组织联络工作)、董崇义、张淑阁、何明铎、陈尊祥、南邦杰、尤振纲、杨悦林、赵生瑞、史华、刘瑞珂、尤吉新等15人为民盟成员。民青社支部订阅进步报刊,如《秦风.工商日报联合版》、《文化周报》、《新妇女》、《民众导报》等开展宣传活动。同时,民青社还自办了一份《耕耘导报》周刊。何明铎回忆;常启亚对他讲:民青社是采取培养预备党员的一种措施,大家在一起学习。后来由于国民党当局对民盟的成员岐视,从此我们读书看报也只好秘密进行。
长安县民青社发扬民主,废除封建教育,提倡尊师爱生,循循善诱、耐心说服,反对教师体罚学生,李敷仁对此大加赞扬。在淸算恶霸郑福乾的斗争中,李志中不畏恫吓。郑派人暗杀樊南乡民代表、地下党员高作哲后,又派人夜袭汤房庙小学,被李志中反击一枪,仓惶逃走。

民青社支持声援各地的民主运动,民盟展开了一系列社会活动。1945年12月1日,昆明发生“一二.一”惨案后,汤坊庙小学在白色恐怖下,冒着危险,联合附近各校师生,在该校举行声势浩大的“一二.一” 昆明死难烈士追悼大会,纪念民盟闻一多、李公仆先烈。大会由李志中主持并报告事件经过,师生代表常启亚、李改棉等相继发言。声泪俱下,义愤填膺,控诉国民党当局以武力镇压昆明师生制造惨案的罪行,激起了与会师生对国民党反动当局的无比愤慨。1946年3月,西北民盟机关报《秦风工商日报联合版》营业部被国民党特务捣毀,汤坊庙小学教职员闻讯后,非常气愤,在党和民盟组织号召下,立即开展募捐声援,并派人去报社慰问,支援进步报纸。
附《长安县志》第一节
中国民主同盟长安支部 中国民主同盟长安县支部1945年5、6月间在樊南乡汤坊庙小学成立,首任主任委员李志中。组建时有盟员7人,受西北民盟青年部长李敷仁领导。1947年上半年发展到17人。民盟长安县支部成立后,以汤坊庙小学为据点,联络聘请中共地下党员常启亚、姚文、董鸿儒、董崇义、王新茂等人来校任教,发展陈尊祥、何明铎等进步青年教师入党,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开展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活动。闻一多、李公仆被国民党特务杀害后,召开大会悼念,控诉国民党反动派残暴罪行。西安特务捣毀《工商秦风日报社》,民盟支部开展募捐支援,并派代表去报社慰问。1949年在中共长安地下党领导下,参与迎接长安解放的斗争。盟员南邦杰、策返逃往翠华山的国民党长安县县警,一次就拉下9个警察所,缴获长短枪近百枝。
附 汪锋致、张德生等绝密电报一.二.……三:杜斌丞回陕后,以民盟中常委名义,发表谈话,并见祝绍周,祝无表示。杜公开后,每日来客很多,民盟准备公开上层组织,但西安环境益险未成。民青在西安各校均有支部成员……该社樊南乡支部,曾召集农民学生数百人追悼昆明死难师生并募捐。
1946年4月25日
(摘自中央档案馆西北局文件)
注:樊南乡是指民国时期王莽、太乙地区。
2024年12月8日

每小平 笔名 每牧 每文 网名 长安美 长安区作家协会理事 民俗委员会主任 区诗词学会监事长 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 市民盟老盟员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文艺评论分会会长 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 乡土文学委员 陕西省柳青文学研究会会员 理事 副秘书长 陕西省唐诗与杜甫研究会理事 原长安区政协委员 区政协特聘文史员 民盟长安区工委原副主委兼韦曲支部主委 长安区武术协会名誉顾问 西安地名协会特聘专家 杜曲乡贤 人文地理 方言 习俗 秦腔 社火 武术 民协文化研究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