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个
国家公祭日
旖旎
在第十一个国家公祭日(2024年12月13日)的晨曦里,
南京的天空,似被历史染成了灰色。
那座城市的伤疤,依旧在岁月中呼吸,
每一寸土地,都记得血与泪的交织。
大屠杀纪念馆的雕像,如沉默的巨人,
用它的身躯,承载着民族的悲痛。
每一道刻痕,都是遇难者的呐喊,
在时光的长河里,永远不会被淹没。
钟声响起,像来自远方的哭诉,
十一个年头,未能冲淡这份痛楚。
三十万冤魂,在记忆中永恒飘荡,
他们的故事,刻在每个国人的心房。
这一日,我们低头默哀,
为了那些逝去的、无辜的生命。
每一朵菊花,都是我们的敬意,
放在这片土地,寄托无尽的哀思。
和平鸽在天空飞翔,
带着我们对和平的渴望。
但我们不会忘记,历史的教训,
在每一个公祭日,铭刻在心底的殇。
愿逝者安息,生者铭记,
让和平的阳光,永远照耀大地。
第十一个国家公祭日(2024年12月13日)
我们用诗歌,为历史唱一曲挽歌。
2024年12月13日
《沁园春·第十一个国家公祭日》
旖旎
金陵城头,警报长鸣,公祭今朝。望长江东去,波涛含怒;钟山肃立,松柏齐憔。三十万灵,惨遭屠戮,血海尸山天地号。思当日,痛家园破碎,鬼哭狼嗥。
中华儿女心焦,忆国耻、仇深似浪潮。幸同仇敌忾,驱倭逐寇;山河重整,志比天高。十载追思,缅怀英烈,国盛方能把恨消。承遗志,护和平永固,剑指群妖。
2024年12月13日
注释:这首词上阕描绘了南京大屠杀的惨烈场景,长江、钟山都因这惨绝人寰的灾难而悲愤。下阕则体现了中华儿女对国耻的铭记,以及在抗日中团结一心、战胜敌人的精神,同时也表明在第十一个国家公祭日之际,我们在国家强盛之时不忘追思历史,并且有决心维护和平、抵御任何可能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