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前公路两侧,一栋栋两层楼房与别墅错落有致,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大地上,令人眼前一亮;一条“白改黑”的乡村公路,宛如一条蜿蜒的丝带,伸向乡村村组,为乡村增添了一抹亮丽的风景线;一个个村组屋场的旮旯角落,处处干净清爽,房前屋后窗明几净,农家庭院收拾得井井有条,仿佛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一处处新搭建的产业大棚,生机勃勃,长势喜人,令人心情愉悦,居民们感同身受,仿佛置身于如诗如画的仙境之中……
这是岳阳楼区西塘镇岳彭村近两年在狠抓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后,村干部倾听民声、转变作风、办实事,悄然发生的巨大变化。
在岳彭村的发展历程中,党建引领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岳彭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夯实阵地基础。
首先,抓好理论学习,促进党员队伍素质进一步提升。该村重点学习了党章党规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使党员们的思想政治水平显著提高。通过深入学习这些重要理论,党员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为更好地服务群众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其次,加强思想建设,增强班子凝聚力。党员干部强化学习,提升素养,认真领会会议精神,高质量完成各项主题实践活动任务。这使得村级班子成员的科学世界观、发展观和群众观明显增强,理论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在工作中,班子成员相互通气、相互补台、相互协作,顾全大局、办实事,千方百计推动全村各项工作的开展。他们坚持民主集中制,对重大问题实行集体讨论决定,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同时,积极吸纳正确意见和建议,增强了党员同志对班子的信任。
此外,岳彭村的党员干部们严于律己,清正廉洁。他们切实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制度有机结合起来,筑牢反腐倡廉防线,清清白白干事、堂堂正正做人,为党员群众树立了榜样。
岳彭村积极践行初心使命,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振兴乡村,带领村民增收致富;发展产业,带动全村经济发展。
为此,岳彭村成立了乡村振兴理事会,让更多的乡贤乡友为家乡发展牵线搭桥,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岳彭村正朝着“乡村振兴示范村、集体经济产业特色村、乡村治理示范村、美丽乡村样板村”的目标奋勇前进。家乡的发展变化,凝聚着全村人民的心血和汗水,也离不开广大乡友乡贤的关心支持和鼎力相助。
在发展集体经济方面,岳彭村成立了岳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旗下发展了水果基地、养殖基地、大棚育秧基地、羊肚菌基地。其中,建成的高标准、智能化、现代化大棚育秧基地,为岳阳楼区6000余亩水田提供秧苗,现租赁给本村的种田大户,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2万元。借助城区游港河伴村而过、筻西公路提质改造的有利条件和千亩桃花、万亩油菜,不断探索乡村旅游研学基地新产业。岳彭村茨木片还建立了65千瓦的光伏发电站,村茶厂、林场、老村部出租以及村委会入股游港河水稻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2023年底岳彭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25万元,今年集体经济有望突破50万元。
同时,岳彭村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为民解忧。自村民代表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开展以来,岳彭村在传政策普法律、访民意、惠民生、消隐患、护民情、森林防灭火、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基层治理、农业生产等重点工作中,上门入户开展走访宣传。通过与联系户建立微信群,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岳彭村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经济建设蒸蒸日上。一处占地14亩的荒地焕然一新,成为智能高效育秧基地,不仅满足了周边农田的秧苗需求,还提高了水稻的抗风险能力和产量。岳彭村还依托优越的自然环境,大力发展绿色环保的水果产业。岳彭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形式,带领村民种植桃子,桃园面积达千亩,构建了一条自产自销、休闲娱乐的生产链,并与全镇73户脱贫户签订利益连接机制,拓宽了脱贫户的收入渠道。
好山好水好风光,岳彭村正着手准备研学旅游基地建设工作,打造休闲加旅游研学一体化的文化旅游山庄。幸福岳彭,全民共建,岳彭村人走在康庄大道上,沐浴着盛世阳光,幸福生活看得见、摸得着。美丽岳彭,生态宜居,它如城区后花园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
如今的岳彭村,在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毛鹏的带领下,干部队伍日益强大,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通达各组的公路旁,一盏盏太阳能路灯静静矗立,为主干道和组级路带来了光明。安全饮水工程覆盖17个村民小组,饮水安全有了保障。幼儿园、小学一应俱全,为孩子们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为进一步促进景村融合,岳彭村利用闲置空地打造了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小花园、美丽屋场、农家书屋、健身广场等,不断丰富村民们的娱乐活动,并以实际行动推动移风易俗,引导村民摒弃陈规陋习,营造出文明健康、向善向上的民俗乡风,乡村生活持续焕发新气象。
责编/苏醒 邓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