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放下 心胸宽敞》
文/山里布衣
人的一生就是经历功名利禄、得失成败的过程。荣枯有数,得失难量。
无论何人身在何处,得与失、功与名都如影随形,无时不在,无刻不有。大到改天换地,重塑山河,气吞万里如虎的才俊英雄;小到缝衣造饭,打扫庭院,如同“针挑土”的平凡贤君。凡此一切,所有人都很难摆脱得与失、名与利的纷扰束缚。如果被它羁绊,我们的生活就会五味杂陈,常起波澜,麻烦不断。要使我们的人生静谧恬淡,幸福安然,健康活过茶寿年,就要学会缷载放下才有盼。
一是放下得失,享受没有包袱的轻松。有一则寓言:一位船工总嫌自己船上装载的货物少,于是,他见东西就往船上装。越装越多,越装越沉。什么名、利、得、失、金 、银、玉、翠、福、䘵、寿、喜、财、努力、优秀、幸福、快乐等等装上船后,已没过了“吃水线”。可船主还嫌少,又把美女、房子、地产也往上装。可是,令他没想到的是,还没等他把房子装下一半的时候,这船就要快沉没了。
有一位老者,看到摇摇欲坠的小船将要被水吞噬,他以“当事者迷,旁观者清”的角度,惊乎地对船主说:不能再装了先生,再装你就沉到江心喂鱼了。船主听了老者的话触动很大,非常恐惧地说:那我怎么办呀?给我支个招吧。老者说:你除了留下努力、优秀、幸福、快乐以外,把那些别的东西全部扔到江心里吧。船主很不情愿照办了,船体很快恢复了轻松,平安驰向了预定目标方向。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诱惑我们的东西,都是我们过于计较的。给我们造成危险的,都是我们最在乎的。甘蔗没有两头甜,想得到的越多,受挫伤也就越多,希望越强烈,失望也就越残烈。最后不仅什么也得不到,而且把应该得到的也失去了。所有的事情都没有那么如意称心,哪条船的航行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人生之事十之八九不如意,如意事只有一、二。
烦乱我们的从来不是失去的东西,是我们经久不愿放下的矜持与执念。过往的得失,如果被捆绑在昨天的车辕上,埋藏在未来生活的膏壤里,那么就好比用昨天的太阳晒今天洗的衣服,把去年的春天拿到今年过,既不可能又无新意,死气沉沉,毫无生机。不仅不是自己的幸运,而且是很大的不幸。
第二,放下对错,享受没有压力的惬意。生而为人,不免有对有错。一个人好吃懒做不干事只有一错,要干事就会有千错万错;不与人接触,既不现实又不可能,但只要与人供事,必然会产生矛盾摩擦,出现困难障碍。会使我们心里不悦,思想别扭,情感不舒服。事实上,这是我们在用自己的误判(或是他人的缺点错误)惩罚自己。既然我们能自套绳索惩罚自己,那么在我们与别人的交往接触中,也会用自己的缺点错误(误判)去怪罪别人。如果我们不能够对过往的事情既往不咎,让它随风而去,烟消云散,那么我们就永远背着沉重的包袱,在压力“山大”中气喘吁吁,慌不择路,甚至心如刀绞,抑郁苦闷,不仅不能享受轻松,而且倒转了人生的意义。
因此,要学会放下这些对与错,乐乐大方地与自己过往经历的对与错握手言和,挥手道别永不再见。对与错、是与非要明辨,要丁铆分明,分水岭要清晰,但不能成了我们生活的障碍。只有把这些东西该放下的则放下,我们才能豁然开朗,人生旅途才不会迷失方向。
第三,放下成败,享受无忧无虑的生活。成和败是很复杂的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如果我们在工作生活中有成功的方面,那么自然也有失败和不足的方面。成功了,那说明我们动了脑筋,用了心血,付出了劳动,承受了压力和痛苦。有时候可以说脱皮掉肉,有些情况下可能还会触心动魄。反之亦然。
一错再错不怕错,最后总没错,一败再败不畏败,最终不再败。研究分析失败,从失败中汲取教训,然后重整旗鼓,在挫折中奋起,才能站稳不败之地,才能昂扬豪迈,矢志不渝,走着泥泞,踏着坎坷走向成功。所谓“附骥尾则涉千里,攀鸿翮则翔四海”。但是,一定得记住:不论自己成多大才,不论飞多高跳多远,获得怎样的成功,对个人来说,得与失、成与败都是过眼云烟,瞬逝飘远,消匿的无影无踪。只有历史功过册里的瀚墨,向后人们不断传颂呼喊你的功过长短。也正所谓“成绩不说不炫跑不了,缺点错误不说不纠不得了”,成绩和功劳只能说明你的过去,说明不了你的现在,更证明不了你的未来。未来的成绩还必须继续靠艰苦奋斗、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去创造。
俗话说:走下领奖台,一切从头来。若是有志者,领奖常上台。过去的成就再辉煌,甚至很伟大,也不是明天的太阳。我们必须要有“空杯心态”,放下成败,享受少忧少虑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