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大雪
●桑恒昌
雪花以群舞的劲暴
跳下云头迷漫天宇
这可是上苍
情深意笃地馈赠
看见雪就看见
时间的磷光
亲近夜就摸到
骨头上的诗句
几度生死
种进文字里
拼着所有气息
去闯明天的际遇
深夜和雪作个约定
待春风化成春雨
在你不曾汇聚
江湖的清流里
游成一条
任性的鱼
......................
用生命和灵魂种植的文字
一一拜读桑恒昌《深夜大雪》怀感
●王传华
意象语言大师桑恒昌先生的诗歌,是用生命和灵魂种植的文字。他始终与本体独立、个性自由签订契约,以爱的恩慈与美的真谛,行走在风雪夜归的路上,向人间播撒着他的人道主义禀性和关爱。
他不喜欢不义。但是,他反对诗歌的集体主义。他憎恶那些用假大空的赞美词藻,取代真善美的恶作剧对真理的亵渎和迫害。他的《深夜大雪》,就是对那些荒唐野蛮扼杀人性的大大小小的文字狱,无情地批判和挞伐。
诗人以老战士的风范,顶风冒雪,破雨踏泥,冲决几度生死关卡,捧着一颗花瓣燃烧的良心,行进在诗学缘道的征途上,不断地给现代意象主义诗歌洗礼加冕,高举亮节,矻矻探究,实在是诗歌王国的一大景观,足令江山放眼仰望。
相比而言,那些热中于为荒诞世界涂脂抹粉、高唱光明行的诗歌,不是龌龊的文字垃圾又是什么。集体主义群体意识,扼杀了做人形式的尊严、自由、独立创造发明的动力和能势。抱团取暖它是有罪的,必须抛弃。
《深夜大雪》,是从上苍博爱哲学中“舞蹈劲暴”出来的盐晶,诗人借此引申开来,赋予了雪花身份跨历史意义的、文心主义的自由、圣洁、冷艳的意含:“看见雪就看见/时间的磷光”一一这磷光是骨性燃烧的跳动,永不熄灭;这“亲近夜就摸到/骨头上的诗句”一一自然是直面黑暗,托举光明的吼声。
几度生死
种进文字里
拼着所有气息
去闯明天的际遇
一一这是怎样的一种“际遇”呢?
诗人回答:待春风化雨,“在你不曾汇聚/江湖的清流里/游成一条/任性的鱼”。
无疑,这是一个保持自由、自在着任我畅游的独立性抉择,也是一个无可奈何痛苦不堪的抉择。毕竟,生活在现实生活泥淖里,有时候是很难自拔僭越的。
一一这时候,才需要“群体意识”的觉醒和反叛。
诗人是现实主义者。他的骨性里,厌恶并反对以谎言+欺骗施行独裁专制、惊夺性统治的乌托邦空想主义。《深夜大雪》,这是他明哲保身、珍爱生命、灵犀聪慧的独白,让我们透过现象的反照,看清了荒诞世界戕害人道主义的丑恶面目。
诗人在《深夜大雪》里,言简意赅地意象了一一生活在野蛮世界的人文生存状态和不堪境遇,以召唤的姿态,用诗歌的纯粹与领悟,引领人的生命过程抵达彼岸的真实。他还以告别过程里难以割舍的依恋、挣扎状态中的生死气息,以及前所未有的精神力量和语言探索,让自己的意象主义诗歌别具一格,另有洞天。
一一让我们静心谛听、举目仰望,从《深夜大雪》纷飞着“大声说着光芒”里,感受道象景观的恩泽和上苍慈爱人间的洗礼吧!
2024年12月13日
温哥华
桑恒昌简介:桑恒昌(1941—)男,原《黄河诗报》社长兼主编,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原副秘书长。1961年高中毕业,保送武汉空军雷达学院。毕业后志愿去西藏空军部队服役。因患白塞氏綜合症,于1972年退役。现出版诗集21部。有270多首(次)诗翻译成外国文字,并在国外出版诗集。评论文章500多篇。另有六部专著:马启代著《桑恒昌论》马启代编著《桑恒昌诗歌欣赏》王传华著《桑恒昌一个诗做的人》李恒昌著《大地上的泪光》马启代著《横亘的诗骨一一桑恒昌诗学论稿》马启代编著《桑恒昌诗学研究文选》《山东文学通史》对桑恒昌的评价写道:“艺术形式的创新,以臧克家为代表从意象化新诗到形象化新诗转移的一代;以贺敬之为代表的第二代,是将形象化新诗推向极致的一代;以桑恒昌为代表的第三代,则是探索新诗意象化而卓然有成的一代。”
2012年古贝春集团公司在文化园区建立桑恒昌诗苑,百余方奇石镌刻桑恒昌的诗句。
2016年被《山东诗人》杂志社授予“首届山东诗人终身成就奖”
2017年11月被评为中国新诗百年百位最具影响力诗人奖。
2018年1月在德州学院设立桑恒昌文学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