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千年·别君叹
作者:赵欣宇
离别意销魂,最是阳关曲。一曲《别君叹》追溯到千年前的离别,该作品前一段歌词引用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仿佛陕西方言的演唱更能打动人心,其实有很多人一直都想知道为何一定要用陕西方言来演唱这里,我想莫非是因为这个作品的作曲者曹轩宾老师就是陕西人,况且王维诗中的"渭城"正是今天的陕西咸阳。《送元二使安西》也正是王维送友人元二远赴安西都护府,从长安一带送到渭城客舍,到了最后分别之地,所作的七绝。为何《别君叹》会火?大胆猜测无非是因为以下几点:
1.先来说下这首作品的创作风格:作曲人曹轩宾,成功地将古典诗歌《送元二使安西》与现代音乐元素相结合,展现了古典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2.再来说一下这首作品的舞台风格:以《经典咏流传》中的演唱为例,歌曲一开头,古琴的悠扬旋律便将听众带入了一个古典的别离场景。随后,西洋古典乐器的加入,不仅丰富了音乐的层次感,也让这首歌曲在保留古典韵味的同时,不失现代感。
3.情感表达:《别君叹》在配乐上采用了《送元二使安西》中的“阳关三叠”,通过音乐的情绪递进,表达了从忧伤到不舍,再到无奈告别的复杂情感。歌曲的感染力极强,即便听众没有类似经历,也能被其深深触动。
4.最后是作品的语言和曲调风格:方言和戏曲腔调的巧妙运用,为歌曲增添了更多的抑扬顿挫,使其韵律美感更加丰富,这种风格的选择与唐诗的典雅气质相得益彰。
如果当时的王维给《送元二使安西》谱写一段旋律,我想一定是《别君叹》这样。
《别君叹》这部作品后段的词是当代李奇老师所写:
低吟白雪逢阳春
送君别去无知音
高台孤矗昂首望
穹凄尽兮宙宇敞
车马纵兮雁飞翔
春复秋往世无常
幽清默兮落暗乡
何年何月蹉跎降
莫问莫观你莫惆怅
山石林木无易样
整整十句,它不仅进一步诠释了王维所作诗中的意境,更有一种对诗人当时感情的延伸感与扩展感。画面感也更强,西出阳关一如鸿雁飞出塞外,运用意象"知音唱",和高雅的"阳春白雪"。穹凄尽兮宙宇敞,苍穹与宇宙之间,虽然知音难见,有凄凄之感,但是意境雄浑开阔,正契合诗人劝君进酒的豁然。莫问莫观莫惆怅,诗人与友人,都在这将离之时,走向豁达,这份豁达也通过李老师的词传递给了我们。山石林木不会因我们而改变,而我们的情谊与初心也一如当年。将诗人未尽详说的言语展现给今人,但是又不是单纯的悲伤,离情别绪,而是对未来充满希望和祝愿。
近日,袁野老师在音乐会中也演绎了《别君叹》,运用了民族唱法,以新的方式诠释了这首曲目,给了听者又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感受。民族唱法演绎的《别君叹》不仅保留了歌曲的古典韵味,还赋予了其一种生动质朴的感受,这是民族唱法自然流畅以及女性艺术家所带来的特有的细腻质感。袁野老师所演唱的这一版可以说是把这部作品演绎的别具一格。
其实,在现代,我相信,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一曲《别君叹》。也许是在离别时默默哼唱的旋律,也许是在夜深人静时独自品味的歌词,它都承载着我们的情感与经历,就像《别君叹》里表达的那样……

作者简介:
赵欣宇 ,女,汉族 ,山东济南人,在校学生。
诗词文化传唱人,发表数篇文章在刊物《意林》《散文集》中。
代表作:《提着月亮去看你》《在青春里相遇》《相遇在花开那年》《遇见因为我们是一样的人》《师恩诗情》《在城市的远方》……
投稿加微信zxq13910331606
更多内容请长按二维码关注“芃芸国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