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军区防化16团宣传队组建于1969年,直属团政治处宣传股领导。当时名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自编自演一些小型曲艺节目,也曾参加过军区文艺汇演。1970年,上海京剧院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公演后又拍成了彩色电影,影响极大。于是团里决定在宣传队的基础上作适当调整,征招一些有京剧基础和文艺特长的青年进队,学习排演《智取威虎山》,从此宣传队更名为《智取威虎山》剧组,并有了女兵。
剧组组长仍由叶贞义担任,并出演参谋长少剑波,李发鹏演杨子荣,钟晖演小常宝,邵元礼演座山雕,特邀李政委夫人田阿姨演李母,李正彪演李勇奇,肖天晴演常猎户,张岚演卫生员。沙娟和汪萍萍是后排演《红灯记》时进来的老旦演员。剧组的分管领导是宣传干事唐汉松。因他在江苏省京剧团支左,所以我们团宣传队剧组的戏,是由省京剧团的专业老师指导排练的,包括乐队也是如此。
那个年代没有电视,播放电影拉歌和宣传队演出,成了军营文化主要活跃气氛,更是思想工作重要抓手。难以想象,如果没有宣传队的存在,军营文化生活得有多枯燥。
2024年12月1日上午九点,全体集合,留下了“踏歌军营,绽放芳华”合影。紧接着开始紧张的排练、走台,下午13.30彩排,我和张国庆、钱伟勋等战友忘却了疲劳,按照叶贞义、赵小牛首长要求,台前幕后认真做好场监,协调18个节目过渡音乐“一条大河”和音响师Led 画面切换。
这次聚会,激发了我们这群五十、六十岁以上老战友们青春的潜能。在舞台上纵情放歌,热情跳舞,再现了当年的芳华,奉献了一台本不可能完成的节目盛宴,战友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不枉此行”。
这次演出活动虽顺利结束,但令人感动的场面深深印在了脑海之中——
感动之一:已经95岁高龄的王茂增老团长,神采奕奕的来到我们的现场,参加活动,他说:“当年你们还是娃娃,现在已经是爷爷奶奶,但你们的演出依旧闪烁着青春的光芒”。

感动之二:为了给这台节目增光添彩,周胡陶政委全家总动员,他媳妇蒋珺(琵琶)、蒋珺的姐姐蒋璐(二胡)参加了演出,赢得大家阵阵的掌声。
感动之三:《妈妈的组歌》的词作者汪沉,脑子已经不大好使,几乎足不出户,听说宣传队搞活动,在家天天盼着、数着日子,在演出当天他爱人陪着他来到现场。
更难忘的感动:战友郑晓明身染重疴,他为了搞好这次活动,带着失明的爱人赶到了现场,不仅参加演出,而且参加了策划。看着他在台上放声高歌,台下知情者已是热泪盈眶,纷纷给战友晓明致以崇高的敬礼。
这次聚会,李成功这位七尺男子,为郑晓明三次流泪。
11月30日下午。当战友戴九州打开车门,病疴缠身的晓明与他几近失明的妻子互相搀扶着下车,步履蹒跚走进大厅时,他立即迎上前去,仔细一看,这哪儿是五年前在衢州政治处聚会见到的晓明,病魔折磨得他脸色枯黄,身体瘦削,全然没有往日的风釆。李成功眼泪夺眶而出,哽咽着说:“晓明,你来啦”?郑晓明振作地说:“这次聚会我不能不来,我想你们哪!”
好战友!你不怕旅途劳累,抱恙参会,要忍受多大的痛苦,下多大的决心啊。
郑晓明演唱终了,掌声雷动,余音绕梁。当主持人钟晖介绍他的情况时,早已泣不成声,台下观众眼含热泪,用热烈掌声向这位坚强的战友致敬。
作为从部队成长起来的艺术家,晓明一直为祖国、为人民而创作、而歌唱,他创作的歌曲气魄宏大,旋律优美,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力量;他的歌声高亢明亮,富有感染力;他的歌曲集《为美而歌》,引起洛阳纸贵,备受人民的喜爱。这样一位优秀才俊,病魔怎么如此恨心糟践他的身体呢?!晓明坚强。
这样打动人心的感动还有很多很多-----
这次各方战友聚会极具特色 充分展示宣传队的“强大功能” 战友们在欢聚的气氛中欣赏着“近乎专业”的表演,又在“推杯换盏”里畅叙情义,改变了那种聚会就是“喝的脸红脖子粗”的状况。特别是钟晖战友从17岁饰演小常宝,71岁登台高歌一曲还是那么京味十足。
这次在南京武英楼的战友聚会,甚憾因疾抑或因家事未能亲往的战友们,期待建军百年再相聚!
带着满满的情谊,怀着不舍的留恋,战友们依依惜别。昨天,我们弦歌一堂,优美的歌声,感动了太阳;曼妙的舞步,醉倒了月亮。艺术之花在夕阳中绽放,友谊的航船,开启新的航程。巍巍钟山为我们点赞,浩浩长江,为我们喝彩,我们还年轻,我们正年轻!
可是,相见时难别亦难。相别的酸楚,代替了昨天的欢乐。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初冬时节?!让艺术成为我们友谊的桥梁,让信念成为我们生活的力量。在充满希望的时代,让我们在幸福中相约,友谊地久天长。战友们,多保重,待到春花烂漫时,我们重温军魂的感动!再次欢歌“我们不会忘记!”
宣传队战友的当年和今天,入伍是懵懂少年,归来是顶天立地。退役不褪色,戎装虽卸,使命犹在,一朝入军门,终身有军魂!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愿我们在新时代,星光璀璨,前程似景!
2024.12.12
作者简介:
朱晓建(笔名小建)
1976年11月参军,在南京军区防化团宣传队、军直通讯报道组、二营五连学习。
2011年11月,加入中国新四军研究会铁军艺术团、苏州市新四军研究会,分管文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