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心思尽是诗
——谈谈儿童诗的写作与培养
文|余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童年的天性就是天真烂漫、童言无忌的,在儿童的语言中经常会流露出一股纯真自然、不事装饰的“诗性”。这里面有饱满的孩子情感,也有一份对世界的好奇,更多的是有丰富多彩的想象,有新颖巧妙的构思,有天真活泼的语言,有率真纯美的意境,这就是我今天要说的——“少年心思尽是诗”。
先看几位小朋友的诗作:
1、天黑了,
太阳停电了,
月亮开灯了!
2、海上看日落
太阳一下掉到海里,
被鲨鱼和鲸分着吃了。
3、妈妈!你看,
月亮,在天空的怀里。
我,
在你的怀里。
——江苏 古沙子
4、手电筒
手电筒,像一支烟
把黑夜烫出一个洞
5、 孙女3岁,我们乘座的飞机在月光下降落机埸。
孙女抬头望了望天上的月亮说:
我们已经到家了,
月亮公公还在天上等红灯。
6、《云》
云像一个忙碌的画家
在天空中画出一幅又一幅的图画
云像一个贪玩的小捣蛋
常常忘了回家
【什么是诗心】
小孩子不一定是诗人,但是诗人一定要有一颗童真之心!
原来诗这么简单?童言无忌,童言即诗。
一、想象是儿童最美的诗
一次,我朋友说:他儿子三四岁的时候,有一天,雨过天晴,天上出现了彩虹,儿子可能是第一次见到彩虹,惊喜连连,跟我说:
“妈妈,那是桥的家!” 好美的想象力啊!
【点评:这些孩子的话,给他分个行,就是一首诗。在大人眼里,每一个天真的孩子天生是位诗人,天真烂漫就是诗,“诗无邪,一言以蔽之”。】
例如:我二外孙女大约4岁那年,回老家过年,看见天上的星星,问我“天上的星星这么亮是奶奶洗了后放上去的吧?”
星星
天上的星星,
这么亮;
是奶奶洗了后,
放上去的吧?
著名学者、央视百家讲坛演讲家——易中天的女儿九岁的一首诗:
清晨,明亮的露珠
从草叶间滑落下来
照旧落入小河
明天
人们不会发现什么
只有河里的鹅卵石
在无休止地说
我看见了,我看见了……
但,没有人知
【点评:这个短诗,有诗情的展示,写出了小女孩心思缜密的一面,露珠的旅行,没有人知道,就像兰花开在幽谷,不求人来识,据说,易中天先生看到女儿的作品,从此不再写诗,而改为学术研究。】
古代的儿童诗: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有疑瑶台镜,飞上请云端。
《回乡偶书》 -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门前
顾城
我多么希望,有一个门口
早晨,阳光照在草上
我们站着
扶着自己的门扇
门很低,但太阳是明亮的
草在结它的种子
风在摇它的叶子
我们站着,不说话
就十分美好
*《风》
风最讨厌了
每次都偷偷的掀起我的裙子
然后在旁边大叫
羞!羞!羞!
真是气死我了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片断)
顾城
也许
我是被妈妈宠坏的孩子
我任性
我希望
每一个时刻
都像彩色蜡笔那样美丽
我希望
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
画出笨拙的自由
画下一只永远不会
流泪的眼睛
一片天空
一片属于天空的羽毛和树叶
一个淡绿的夜晚和苹果
二、童言无忌,说出自己此刻最真实的想法
什么是诗?
人人心中有,个个口中无。
【写出你自己最独到的感觉与感受,分行看,就是最美的诗】
诗因情所发,文为事而作。
好诗确实是有激情或幽思而产生的,所以要写得好,就要保持一颗赤子之心!
儿童只是用他那尚不成熟的语言,写出自己认为的事实。而成人用自己老油条的眼光,看这些童言童语,觉得是诗,那是因为成人有自己回不去的过往。
三、语言朴茂无华,自然天真,不事雕饰,烂漫可爱
诗是天堂的语言,只有孩子最懂;也只有在孩子的眼里,万物皆有灵性,皆可与之对话;小孩子的诗心与诗思,诗情与诗性,是最可贵的;
诗情的想象,日后会随着对物质世界和世俗的认知而消失。所以每个孩子必须用自己手中的笔,记下你亲身体验、亲身感知的最美好瞬间吧!
小孩子们的话真的充满诗意,有时大人要把孩子叨叨絮絮说的话,一趟一趟,竖着,记下来,分行记下,都是诗。
举例:一次,一位画家的小孙女,五岁的时候,画了一幅画:
太阳,太热了,
我给它戴个墨镜。
小朋友——若尘,七岁时写的句子:
天黑了,
但天不会一直黑。
雪下了,
但雪不会一直下,
它只是
来带走病菌和遗憾的。
*有一年,一个朋友冬天去汝拉山脉附近,大地被白雪覆盖,他儿子说,
是谁?偷走了
旷野中的颜色……
*女儿三四岁的时候,我背着她,她说:爸爸的背,是温暖的床。
爸爸的背,
是温暖的床。
*冬天洗衣,没有太阳,更没有洗衣机。儿子才一岁多点,扶着墙根看着我说:
妈妈,
我把太阳摘下来
给你烘衣服吧。
*
夏日
一天,我们吃西瓜
一刀下去
旁边的女儿问爸爸:刀切西瓜,西瓜疼不疼
我,愣了一会说
肯定疼,看,都流血了
女儿躲到一边,哭了
总结:
写诗不像写小说、散文,是学识的积累,做加法的;写诗却要做减法,最伟大的诗人在富有学识与理性的同时,还需要有更多的感性以及出奇的想象。但儿童写诗不用做减法,只要拥有想象力,对大自然、身边的事物,保持好奇,喜欢思考,借助一些似似而非的认识,驾驭好这些优势与天赋,能保持多读书、多观察、多读诗的习惯,等到成人后,还能坚持,就一定能成为真正的好诗人!
本文作者:余一(该油画由湖北著名油画家熊健绘制《诗人余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