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部的“艺术”》
文/欢喜有约
2024.11
在历史长河某地区广袤的大地上,隐匿着一座名为安宁的温婉小城。然而,在这座看似宁静祥和的城池深处,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暗流与漩涡,尤其是在那些权力与金钱交织的隐秘角落。其中,某局与某州县组织部的财务部,更是这些暗流中最为耀眼的漩涡,它们以独特的“艺术”手法,演绎着一场场无声的较量。

第一章:石料下的隐情
安宁城中,有一座庄严而冷峻的大楼,它矗立于城市的心脏地带,是某局的象征,更是权力的化身。在这座大楼里,工程部与财务部如同双生子般紧密相连,却又各自为政。它们之间的微妙关系,往往决定着无数承包商的生死存亡。
李强,一个来自乡村的承包商,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终于在某局的一次大型工程招标中脱颖而出,成功中标。那一刻,他仿佛看到了事业腾飞的曙光,然而,这却仅仅是他噩梦的序幕。
当李强满怀期待地将精心挑选的石料运至工地时,却遭到了财务部张主任的刁难。“李老板,你这批石料不行啊,得换!”张主任验收时,脸上写满了严肃与挑剔。
李强心中一紧,随即解释道:“张主任,这批石料是严格按照合同要求采购的,质量绝对可靠。”然而,张主任却不为所动,只是挥了挥手,示意手下将石料退回。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强如同陷入了无尽的循环。无论他采购何种品质的石料,张主任总能找到理由将其退回。直到有一天,张主任在私下里向他透露了“真相”。
“李老板,你也是个聪明人,要想在这行混,得懂规矩。”张主任拍着李强的肩膀,语气中带着几分语重心长。
“规矩?什么规矩?”李强一脸茫然。
“很简单,石料得从我那亲信处进货,这样大家都能得到好处。”张主任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
李强这才如梦初醒,原来这一切都是张主任精心设下的局。面对这样的“艺术”手段,他无奈地咬了咬牙,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毕竟,对于他这样的小承包商来说,得罪财务部,无异于将自己推向万丈深渊。
第二章:年终的“狂欢”

时光荏苒,转眼间又到了年底。某州县组织部的大楼内灯火通明,人声鼎沸。这里正在举行一场盛大的年终晚宴,而这场晚宴的“主角”却是那些平时默默无闻的财务部人员。
在晚宴上,财务部的人员们身着华丽的礼服,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他们举杯共饮,谈笑风生,仿佛在庆祝着一年的“丰收”。而那些承包商们则只能在一旁赔笑附和,心中却五味杂陈。
晚宴的高潮时刻,财务部张主任站起身来,高举酒杯向众人致辞:“感谢大家一年来的辛勤付出和默默奉献!是你们的智慧和努力,让我们部门在这一年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来,让我们共同举杯,为未来的美好明天干杯!”
随着张主任的致辞结束,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然而,在这看似热闹的背后,却隐藏着无数承包商的辛酸与无奈。他们深知,这场“盛宴”的背后是财务部人员的权力游戏和利益输送。而他们,只能在这场游戏中默默承受和妥协。
这就是财务部的“艺术”——一种在权力与金钱交织中诞生的独特“艺术”。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手段吸引着无数人投身其中,却又让无数人在其中迷失自我、失去方向。在优雅的笔触下,让我们重新描绘这一幕,赋予其更为深邃的内涵与细腻的情感色彩。
在财务部那繁忙而有序的一角,王科长正沉浸在数字的海洋中,细心地编织着账目的经纬,以备迎接上级那即将来临的细致审视。然而,对于他而言,更为引人瞩目的,却是一场不同寻常的“雅集”。
正当王科长沉浸于账目的世界时,一阵沉稳而有力的脚步声打破了室内的宁静。一位身材魁梧、面容略显粗犷的男子——赵四,悄然步入。他手中提着一个沉甸甸的袋子,仿佛承载着无尽的深意,轻轻将其置于桌上。王科长抬头,目光与赵四交汇,两人之间似乎有着无需言语的默契。
“王科长,这是小弟的一点心意,请您笑纳。”赵四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几分诚挚与敬畏。他口中的“心意”,不言而喻,是对王科长平日里“关照”的感激。
王科长微微一笑,那笑容中既有客套,又不失几分温情。“赵四啊,你来便好,何必如此客气呢?大过年的,咱们讲究的是个心意相通。”他的话语如春风拂面,让赵四感到无比舒心。赵四闻言,心领神会,点头示意后便转身离去,留下那个沉甸甸的袋子,如同一份无言的承诺。
望着桌上的袋子,王科长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他知道,这些“心意”是他多年职场生涯中“智慧”与“努力”的结晶。在财务部这片充满诱惑与挑战的舞台上,他早已练就了一双洞察人心的慧眼和一套独到的处世哲学。
那些前来报销、拨款的人们,无不先经过他这一关。稍有不慎,便可能遭遇他的“特别关照”——拖延、刁难,甚至拒绝。然而,对于那些懂得“规矩”、懂得“感恩”的人,王科长则会大开方便之门,让他们顺利过关。
转眼间,年关将至。那些拖欠已久的工程款、采购合同付款额,都成了王科长手中的“王牌”。他一边细致地整理着账目,一边在心中默默盘算着:今年的“收成”又将如何?
第三章:发票的“韵律”
如果说财务部的世界是一片深邃的海洋,那么发票便是那海面上跳跃的浪花,每一朵都蕴含着独特的韵律与美感。
张伟,一个年轻的会计,带着满腔的热情与憧憬,踏入了这片未知的领域。他原本以为,这里会是一个严谨、高效、充满挑战的工作环境。然而,现实却给他上了一堂生动的“职场课”。
某一天,张伟小心翼翼地呈上一张自认为无可挑剔的发票,期待着得到认可与肯定。然而,财务部李副主任却眉头紧锁,指着发票上那微不足道的标点符号说道:“小张啊,你这发票不行啊,得重开。”
张伟接过发票,仔细端详着那个小小的标点符号,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疑惑与不解。“李主任,这只是个小错误,不影响报销的。”他轻声辩解道。
然而,李副主任的眼神却变得严厉起来。“小错误?哼,你这是在质疑我的专业吗?”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威严。
张伟无奈地摇了摇头,心中五味杂陈。他意识到,在这个看似平静却暗流涌动的财务部里,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每一份发票都承载着不同的“韵律”与“规则”。他深知,要想在这片海洋里畅游,就必须学会那些不为人知的“泳姿”。
第四章:暗流涌动的代价
在局里与州县组织部的财务部门,日子如流水般缓缓淌过,却暗藏汹涌。张伟,一名勤勉尽责的财务职员,本以为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能在这片天地里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然而,他未曾料到,一场无声的较量正悄然上演。
起初,张伟只是感到一丝困惑。每当他提交的发票经过李副主任之手,总会被挑剔出各种毛病——格式稍显偏差、字体略有不同,甚至只是一个数字写得不够圆润,都能成为被批评的理由。张伟试图沟通,却总被李副主任以“不懂规矩”为借口,一番训斥之后,只得默默承受。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伟心中的疑惑与不满逐渐累积。他开始怀疑,这一切是否只是巧合,还是有人在背后故意为之。直到有一天,他在无意间听到了李副主任与一名承包商的对话,真相才如抽丝剥茧般浮出水面。
“李主任啊,这次真是多亏你了。只要能帮我把这笔款子拨下来,我一定重重感谢你。”承包商的声音中带着几分谄媚。
“客气什么,咱们都是明白人。”李副主任的笑声里藏着几分得意,“只要你懂得‘规矩’,一切都好说。”
那一刻,张伟如遭雷击,所有的疑惑瞬间烟消云散。原来,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挑剔与训斥,不过是李副主任为了迫使自己屈服于“规矩”所设下的局。张伟感到一阵恶心,他决定,要逃离这个被贪欲与腐败笼罩的地方。
然而,张伟的离开并未能改变这片土地上的风气。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某局与某州县组织部的财务部门越来越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而那些懂得“规矩”的人,则更加肆无忌惮地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
张主任,某局财务部的掌舵人,曾以为自己已经站在了权力的巅峰。他利用手中的职权,与多个承包商勾结,大肆贪污受贿。每当夜深人静之时,他总会数着那些通过不正当手段得来的钱财,心中满是得意与满足。
王科长,州县组织部财务部的负责人,同样是个“规矩”的践行者。他利用职务之便,为那些懂得“规矩”的人大开绿灯,让他们在项目中捞取暴利。而他,则从中收取不菲的“好处费”。
然而,贪欲的代价往往是沉重的。就在张主任与王科长等人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之时,一张巨大的反腐之网已经悄然向他们张开。
那是一个清晨,当张主任还在睡梦中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将他惊醒。他打开门一看,只见几名身穿制服、神情肃穆的纪检监察人员站在门外。
“张主任,请跟我们走一趟吧。”其中一人语气坚定。
张主任心中一紧,知道大事不妙。他试图反抗、狡辩,但最终还是被带走了。同样的一天,王科长也遭遇了同样的命运。他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心中充满了悔恨与绝望。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取证,张主任、王科长等人终于被绳之以法。他们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的行为被一一揭露出来,受到了法律的严惩。而那些曾经被他们刁难、被迫屈服于“规矩”的人,则在这场反腐风暴中看到了正义的力量与希望的光芒。
在这场较量中,张伟的选择无疑是明智的。他勇敢地逃离了那片被贪欲笼罩的土地,寻找属于自己的光明未来。而那些沉迷于权力与金钱之中的人,则最终为自己的贪欲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第五章:尾声——光明破晓,正义之花绽放
在那段阴霾笼罩的日子里,敲诈的承包商与受其困扰的群众,仿佛被无形的枷锁紧紧束缚,而今,这枷锁终于被正义的铁锤击碎,他们得以解脱,重获自由。人们纷纷拍手称快,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感叹正义的阳光终于穿透了厚重的云层,照亮了这片土地。
某局与某州县组织部的财务部,在经历了一场风雨洗礼后,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与秩序。然而,那段过往的腐败与丑陋,却如同烙印般深刻在每个人的心中,成为了一段无法抹去的记忆。人们围坐一起,茶余饭后,总会不由自主地提及那段往事,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
为何腐败会如野草般滋生?是制度的漏洞,还是人性的贪婪?人们开始深入反思,试图从根源上寻找答案。有人指出,腐败的根源往往在于权力的滥用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正如一座坚固的城堡,一旦失去了守卫,便会被豺狼虎豹所侵袭。同样,一个健全的制度体系,若缺少了监督与管理,便如同失去了灵魂的躯壳,无法抵御腐败的侵蚀。
以某局为例,曾有一位承包商,凭借着手中的权力与金钱,肆意妄为,对工程项目进行敲诈勒索。然而,在正义的光芒下,他的罪行最终无所遁形,受到了法律的严惩。这一事件,不仅让人们看到了腐败的丑恶嘴脸,更让人们意识到了建立健全制度体系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人们也深刻认识到,作为公民和社会的一份子,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维护社会的公正与廉洁。正如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个人的行为也可以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只有当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坚守道德底线、拒绝腐败行为时,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安宁与繁荣。
故事虽已落幕,但留给我们的思考与启示却是深远的。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打造一个更加公正、廉洁、美好的社会。让正义之花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得更加灿烂夺目,让每一个人都能在阳光下自由呼吸,共享幸福与安宁。
作者简介
文/欢喜有约,青海乐都人。出生于80年代,是一名旅行者。善于记录生活所发生的点滴。座右铭: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生活是美好的,善于珍惜眼前就是拥有明天。发表短篇小说《绝世美人在太古里寻郎君》、短篇小说连载《夜色如墨罩村野之水鬼、吊死鬼、眼见鬼、大战僵尸、掌门人僵尸、狼妖……》等,散文《土族儿女,笑靥如花绽》,作词《纳顿之光·黄河谣》、《世界第一碗面香》、《共筑希望》等。系青海海东市乐都区作协会员、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会员。《现代文学作家》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