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宏大乐章中,有地域特色文化的旋律,会更好地奏响育人的和谐之音。
今天下午在覃村学校参加了教代会。听任守福校长的报告中说到了校园文化建设,我不由得想到了覃村是承载着女娲补天传说的村庄,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它能发挥怎样的作用呢?
我们先了解覃村玻璃的历史。传说中,女娲补天炼石成就了七彩玻璃,孕育出了以玻璃为主要产业的繁荣景象。如今,覃村不仅拥有现代化的玻璃生产设施,更将女娲奉为玻璃鼻祖,立庙供祈,传承着独特的玻璃文化。其中,琉璃咯嘣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覃村文化的瑰宝,它见证了岁月的变迁,凝聚着先辈们的智慧与创造力。
所以,在会中,我就讲到了,对于覃村学校而言,将地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意义深远的使命。一方面,完善的硬件设施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任校长即将要狠抓落实的各教学楼层增加阅读角,方便学生阅读等措施,为师生提供了舒适、便捷的学习与工作环境,满足了教育教学的基本需求。多媒体教室、智能教学设备等的配备,更是为创新教学方法、拓展教学资源提供了可能。
另一方面,深入挖掘村内的女娲文化与玻璃文化,并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学校可以组织师生深入研究女娲补天传说的内涵与价值,探索玻璃制作工艺的演变与发展。通过开展校本课程、文化讲座、实地考察等活动,让师生亲身感受地域文化的魅力。例如,邀请当地的玻璃工艺大师走进校园,传授玻璃制作技艺,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非遗文化,培养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举办女娲文化主题的征文比赛、绘画展览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文学与艺术潜能,加深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当师生们积极参与到地域文化的挖掘与传承中时,校园内自然会形成一种钻研、探究的学习气氛。学生们在探究本土文化的过程中,学会提出问题、寻找答案、深入思考,这种探究精神会迁移到各个学科的学习中,提升学习效果。而教师们在引导学生挖掘地域文化的同时,也会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与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校园文化建设中,硬件设施与地域特色文化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只有这样,才能让校园文化充满生机与活力,让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绽放出绚丽的光彩,培养出既具有现代知识技能,又深植本土文化情怀的优秀人才,让覃村的文化在校园中得以传承、发扬与创新,为地域文化的复兴与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