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古都西安
刘连成
游览完无锡的风景后考察团一分为三,有的去了广州,有的去了苏杭。我和刘伟、牛长贵、张世奇选着陕西线。我们从无锡到南京转车用了一夜的时间来到了古都西安。
古都西安,古迹多多,令人眼花缭乱。正象导游所叙述的那样,“苏杭江水出才子,陕西黄土埋皇帝。”西安地下埋葬最多最古老的帝陵就是秦唐两个朝代帝王将相了。如今这些帝王陵墓经过整修吸引着许许多多的国内外游客,使人们有了世界不可多得的旅游圣地,也给这里的人们带来了一笔可观的效益。
来到西安住下后,我们于当天的下午观光了著名的大雁塔。大雁塔位于西安城南的大慈恩寺内,故又被称为慈恩寺塔。兴建于唐高宗永三年(公元六五二年),为著名高僧玄奘译经的地方。初建时仅有五层,武则天长安年间重修,现在的大雁塔共有七层,高六十四米,呈方形角锥状。塔身为青砖砌成,每层四面有券砌拱门,沿着塔内的木梯攀登塔的极顶,西安全貌一揽无余。大雁塔底层南门两侧,镶嵌着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书写的两块石碑。碑文一块是《大唐三藏圣教序》,是唐太宗为玄状所译佛经作的总序;另一块是唐高宗为《圣教序》作的纪文。碑侧阳刻蔓草花纹,图案优美。碑额和碑座上的天人乐舞等浮雕,造型生动,栩栩如生。大雁塔下的大慈恩寺,原为隋代无漏寺,唐武德初年废弃。唐太子李治为给其母文德皇后追福,于贞观二十二年重修再建,命名为大慈恩寺。寺院建成后宣今度僧三百,并请驰名中外的高僧玄状为首任上座主持,又请高僧五十为玄状助理。自此,大慈恩寺即为当时中国佛教的最高学府也是当今中国佛教法相宗一唯识宗的祖庭。据说唐大恩寺,南望终南山,北对大明宫含元殿、靠曲江、临杏园,黄渠水饶寺门而过,占地约三百九十八点五亩,建筑雄伟壮观。重楼复殿,云阁洞房,共十三院一千八百九十七间,是唐长安城内一座最大的寺院。寺内大雁塔巍然屹立高耸入云,虽经千年沧桑,几经战乱,然大慈恩寺盛名不衰玄状精神永恒不减,千古留名,仍为当今世界佛教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之胜地。现存的大慈恩寺,系原大慈恩寺之西塔院,占地五十余亩。
我们下榻的旅店就在西安古城墙的南门附近,只需两三分钟时间就可到达。于是来西安的第一个晚饭后,我们便急不可待的买票登上了这座我国最古老的封建古城墙。据记载,西安城墙系明洪武三至十一年(公元1370—1378年),在隋唐皇城的基础上,向北、东两两面延伸扩展而建成的,距今已有六百余年。城墙高12米,基宽16—18米,顶宽(海墁)12—14米;东、西垣各长2.65公里,南、北垣各长4.2公里,周长13.7公里,呈长方形。旧有四城门及瓮城,其上筑有城楼、箭楼;四角有角台角楼;城周有敌台98座,上均筑有敌楼;南门东侧有魁星楼一座;四周均有登城马道;有垛口5984个。城外廓有护城河,四门跨河处有吊桥。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比较完整的唯一的一座封建古城垣,建筑雄伟。我们在夜幕下信步的游览这古老的城墙,心旷神怡。城墙上悬挂着的一个个大红灯笼把这古城墙打扮得格外庄严。
西安古城墙上
今天的夜晚是个阴天,刮着一阵阵清风,偶尔有几滴雨珠,可谓气候宜人。大概是晚上的缘故,城墙上没有几个游人,肃静的很。牛长贵到西安附近的叔叔家去了,刘伟、世奇我们三个从入口出发沿着宽阔的城墙一个景点一个景点的观看这古都的美景。在多个垛口前、驿站前、军营前驻足留影、谈古论今。不觉间两三个小时过去了,我们恋恋不舍地走下城墙回到住处时已是晚上十点钟了。第二天早上我们经不住古城墙的诱惑天一亮就又游览了一次古城墙。早上的古城墙的游览于夜间大有不同,不仅古城墙的全貌看的非常清楚,而且古城西安的轮廓也曝露在我们的眼前。城墙上、城墙下一群群练武的人们把人们的心绪带入了那古老的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