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形式生命化的诗意演绎
——评刘如春诗集《自然之光》
作者:赵南成
诗人刘如春在他最近由羊城晚报出版社出版的诗集《自然之光》《开篇语》写道:“用诗的语言感谢自然。诗人要敬畏自然,呵护自然,崇尚自然”。读了他诗集中的一百多首诗,深感这是他的肺腑之言,过去四年发表的约4000多首诗文,涉及这方面的题材就有数百篇。这本诗集就是在此基础上加以精选而编成的。分为聚焦生态、深耕地球、风光赏析、阅读宝石、诠释节气等五辑,可见涉及到自然的方方面面,有山川大地、森林田野、浩瀚大海,也有花果飘香、百鸟齐鸣、万物生长,还有矿藏宝石、地质遗迹,更有气节变化、天空云彩、日月星辰……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教授吴晓说:“艺术就是生命对于宇宙的发现。然而艺术天生属于自然,属于宇宙,甚至是宇宙的赐予。面对浩瀚无垠的宇宙,诗不会缄默。作为一个有意味的形式,诗的最高境界,就是宇宙形式。”刘如春正是这样,以澎湃的诗情、旺盛的创造力,怀着火热的对祖国、对地球母亲的热爱,以对自然的敬畏、感恩之心,把日月星辰、宇宙万物作为倾诉的对象,甚至一只受伤的雏鸟、一只晶莹的荧火虫……
一、探索并表现宇宙形式
《文子.自然》说:“往古来今谓之宙,上下四方谓之宇。”宇宙是由地域和时间组成的,《自然之光》中,收录了有特色的地域和时间的诗,如《阅读宝石》这一辑,写了一系列宝石:《和田玉情诗》《炫美石榴石》《诗赏蓝宝石》《德高望重祖母绿》《大写端砚石》《红宝石,七月一团靓丽的火》《至亲至爱紫水晶》《酸酸甜甜橄榄石》《台山石写意》《大美高凉南山彩玉》《广绿玉,青葱我的理想》等等,色彩鲜明,琳瑯满目,是地质矿石的精华、不同地域的珍宝。诗人还加上自己对这些宝石的感觉,如和田玉,“放飞我的悠悠情思”;蓝宝石,“你把蓝天大海的曼妙色泽/浓缩于一体袅袅放飞”;“精美绝伦的祖母绿/绿得经典绿得专一”,等等,这些感觉,把宝石与大地紧密结合起来,突出宝石的美学意义。这是地域方面的诗,至于时间方面,则以第五辑《诠释节气》引人注目,如《立春》《雨水》《惊蛰》《清明》《立夏》,等等,充满动感,“他要跑出一个酷帅小伙优雅轮回向前的铿锵脚步”(《立夏》),突出了季节轮回反复的特征,抓住了时间基本的形态。由此可见,宇宙形式是具有空间结构的一种存在,是自然形态与生命结构的统一,物理形式与心理形式的统一,可视性与想象性的统一。宇宙是无限的、多层次的,宇宙形式也具有宏观、中观、微观的无限多样性和丰富性,这也是诗加以表述和描写的最高境界,刘如春的诗不断向这个境界努力并取得效果,于是感人而耐读,给读者鼓舞与启发。
二、探索并表现宇宙形式的生命化
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吴晓说:“宇宙形式的生命化,即为生命形式。”《自然之光》中的诗作努力探索并表现宇宙形式,因此形成了宇宙形式的生命化,其表现的是普遍性、本质性的人类情感和意蕴。《自然之光》中的大多数诗作,对此进行了努力探索和不断实践,因而回归诗的本身,情感丰富,诗意浓郁。如《广州的秋季,藏在花海里》:
时令深秋 美丽的羊城
沒有丝毫寒意
花如海运程 依然繁茂坚挺
把南国大都市演绎得如画如诗
格桑花 星星点点
诱惑幻想粉红色一股脑聚集
你可是携带 幸福时光
从遥远的高原藏区慕名而来
改革开放前沿 安家
助力广府增光添彩芬芳四溢
涨潮 眼眸的绚烂异红棉
铺天盖地绽放
萌哒哒 浪漫气息
分明是替补回家憇息的英雄树
上岗接班 守望花之城市
诠释永不凋谢的靓丽
还有那一棵棵 金灿灿向日葵
圆圆脸庞和多彩阳光
紧密粘连 缠绵在一起
升温静好岁月暖洋洋节气魅力
哦,广州深秋 藏在花海里
哪怕冬季冷酷瞬间肆虐
也一如既往无所畏惧 呵护
铿锵倔强姹紫嫣红
此诗选择了盛开在秋天的三种花进行描写及联想。其一为“星星点点”的格桑花,她的“诱惑幻想粉红色是携着“幸福时光”来广州这一“改革开放的前沿“安家”,粉红色给人以温馨、怡悦的感觉,于是有了幸福的联想。其二是绚烂的异木棉,她的“铺天盖地绽放”的壮丽景色,自然联想起与其相似的在春天开放的木棉树,又称为英雄树,“分明是替补回家憇息的英雄树”,“诠息永不凋射的靓丽”,广州历来有英雄城市之称,使人联想到三元里抗英、黄花岗起义、广州起义的英勇斗争,这种对木棉的联想展现了广州的文化底蕴。其三“金灿灿向日葵”,“升温静好岁月暖洋洋节气魅力”,联想到广州市民的静好岁月,安享天伦之乐。可见,对格桑花、异木棉、向日葵的特点,即特定的表现性,诗人联想到广州是一座幸福之城、英雄之地、静好之地。使人们更好的认识广州、热爱广州、歌颂广州。
诗的结尾又重复一次“广州深秋藏在花海里”,既呼应前文,又突出了“藏”的丰盈、美丽、温暖,情景交融,暖人心屝。
三、探索和实现生命化意蕴“觉”的高度
尽管已退休多年,年过六旬,但刘如春却创作力旺盛,青春焕发,激情澎湃,几乎天天有诗作问世,他犹如一位时代的歌手,歌唱祖国,歌唱人民,歌唱党,如他自己所说,“作为一位有责任的歌手”,为时代、为人民、为党的方针路线鼓与呼,使《自然之光》生命形式的意蕴,充满爱国主义、环保意识、革命理想主义等激动人心的力量。如《泰山石,沉淀着厚重的中华文化》:
攀登 东岳泰山
被冠于石敢当的泰山石
与我 一见如故
补楞楞跻身我的怀里
小小的秦山石 始终沉淀
渊源流长厚重的
泱泱大中华 平安文化
浓缩龙的传人
独撰了几千年 大写
辉煌绚烂铿锵的中国故事
重于泰山 稳如泰山
灿似夏花美好浪漫寓意
至今 依然助力神州
呵护共和国的复兴大梦
行稳致远 绽放无穷生命力
哦,一枚小小的泰山石
走进 我收藏宝库
用它秦山压顶不弯腰的神奇
吉祥赐福 我今生来世
诗人写“石敢山”这种秦山石,其实是写一种精神:她是稳重的,“重于泰山,稳如泰山”,蕴含着一种坚定、顽强及勇于担当,这是民族之灵魂、立国之本,所以,我们常说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同时,这种精神又是“行稳致远,绽放无穷的生命力的”,即中华民族敢于战胜困难的乐观主义和胸怀美好理想的浪漫主义色彩,如同旗帜和太阳的召唤,使我们这个五千多年灿烂文明的民族,不断前进,迸发出青春和活力。
这实与虚的两方面其实就是中华民族的朴实坚韧与崇高志向,此诗抓住石敢当展开联想,赋予其雄奇、坚忍、厚重、飞扬、开拓的英雄主义,大气磅礴。
这其实是写一种精神,一种感知,一种觉悟,如顾随大师所说:一个诗人“主要有觉就照样可以成为诗人,而必有觉才能有情思。”可见,“觉”是高于情的,是生命形式意蕴化的结晶和精华,《自然之光》不少诗作有了“觉”,就具有深度和广度,从而避免了时下大量充斥文坛的“非诗”与“伪诗”,保留了诗本身的高贵品质,显得融和、美丽而纯粹。
△最新一期《重庆科技报》发表了作者赵南成《评刘如春诗人——[自然之光]》的评论!
△刘如春,男,跨界作家、记者,江西定南人,现居广州。中国作家文学联盟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2021年优秀会员)、中国地质学会科普委委员,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理事和省作家协会会员、南方诗歌研究专委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科普创作“有突出贡献”者,广东省地质局原调研员及地质学会科普委主任,广东省科普讲师团首届成员、广东省天然富硒联合体科普文化高级顾问。发表各类作品近千万字,出版散文、诗歌和科普、新闻、养生等图书20部。2020~2023,连续四年每年公开发表诗歌散文超过1000首(篇),多次获奖。
作者简介
赵南成,记者、诗人、作家。原任广州日报文学副刊部副主任。有五百多万字新闻作品和文学作品见诸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诗刊》等报刊或网络平台。出版三本诗集、两本诗歌评论集。诗作入选各种选本,其中《红苹果》获全国“圆梦之旅”散文诗歌大赛优胜奖,《夜景系列》入选《羊城晚报花地五十年精品(诗歌)集》(花城出版社出版),《春风在逆行中温柔》入选《珠江诗派一一广东百年珠江诗派作品选析》(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忧伤的晨风》等三首诗入选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2017年《中国当代优秀诗人诗选》。2019年、2021年、2022年三次获“中国新时代优秀网络诗人”称号,2021年获中国散文诗研究会颁发“中国优秀散文诗人”称号,《忆秦娥.连州行两首》获2022年华灿杯全国诗词大赛优秀奖。评论《在回溯和伸延中学习古典诗词一一读〈顾随诗词讲记〉的随感》获广州市文明办、市社科联2020年“寻找最美书评活动”二等奖。系中国散文诗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微诗学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协会员、广东美术评论学会会员、南方现代诗歌研究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兼越秀诗会会长、广东省朗协文学顾问、华艺联谊会副会长兼华艺散文诗社社长,并参加了三十多个文学、评论、朗诵组织。
(图文供稿:赵南成)
《新京都文艺》
欢迎原创首发佳作投稿!
投稿请加微信:874376261
投稿邮箱:874376261@qq.com
来稿请附个人介绍、自拍照片
以及注明作者微信号等通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