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马列,男,回族,1962年7月生,乌蒙山区人。1979年入伍,曾任通信员、司号员、文书兼军械员、班长等。1984年退伍,先后任三塘区计划生育宣传员,计生委主任兼计生服务站站长,鸡场乡党委书记兼人大主席,1992年因清明节擅自放假降为阿弓镇任副镇长,后任三塘镇副书记、镇长,织金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兼台办主任。织金县委统战部调研员退休。织金县六、七届政协委员,八届政协常委,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毕节市第一届政协委员。
现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世界汉语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毕节市回族学会副会长,《和谐西部论坛》特邀副主编,北京时代学文化特聘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全国民族振兴基金会副会长,中国高级专家学者联合会终生研究员,世界华人作家艺术家协会理事。出版个人专集《马溜溜一二集》。
作品多次获奖。
苦命舅舅张顺祥寻亲记
——抓丁失散75年,千里寻亲终团圆
顺祥舅舅命真苦
十五不到花溪走
途中不幸被抓丁
离别亲人去当兵
首先抗战打日本
炮团工作较可以
四三年后去台湾
生活过得较一般
一去就是几十年
天天想着回家园
白天想来晚上盼
何时能见亲人面
改革开放政策好
两岸三通实现了
台胞纷纷来大陆
寻根祭祖是念头
舅舅因为身体差
没能及时回老家
动了手术出车祸
黄金时间被错过
去年一家来寻亲
回想起来真寒心
贵阳住了好几天
寻亲一点不沾边
老家房子找不着
面目全非不好说
亲人一个找不到
不知都往哪去了
找了一周回台湾
全家老少心不甘
决定今年再来寻
不见亲人绝不停
今年九月又来找
天天往到息烽跑
最后找到统战部
全靠他们来帮助
十四号天出奇闻
终于找着自家人
通过核实无异议
全部通知息烽聚
离家时候两姊妹
现在多了两个弟
大的弟弟张勤伦
小的名叫张勤文
大姐出嫁到织金
勤伦安顺去定居
息烽留下张勤文
本俊父子守老营
大姐先是无音讯
全靠健祥去联系
息烽现在无老人
她是唯一见证人
十五早上人到齐
当时情景真感人
相互拥抱哭一场
此情此景真凄凉
在场人人受感动
这真像是一场梦
我母已经九十五
神志清醒精神抖
舅舅今年九十岁
往事件件能记忆
边聊变吹着回忆
大家听起很有趣
沙石坡上去上坟
祭拜外公张新仁
男女老少都上去
上香磕头表心意
祭祖返回吃午饭
菜肴可口价划算
午饭过后到花溪
大家相聚更开心
晚餐一共两大桌
依排辈分各坐各
不分男女均喝酒
共饮三杯才自走
互敬互爱气氛好
老少同欢忘不了
晚宴结束八点半
意欲未尽各自散
连续三日聚花溪
往事回忆真开心
两位老人九十多
居然还能麻将搓
每走哪点一步脚
舅舅母亲手牵着
四老姐弟感情好
我们晚辈比不了
传统文化要发扬
两岸一家不能忘
活动结束作回忆
感到特别有意义
抓丁失散几十年
千里寻亲终团圆
注:
1、大娘舅幼名张顺祥,现名张兴铨,十五岁失踪,至今已有七十五年之久。2015年9月14日上午,小娘舅张勤文接到息烽县委统战部电话,告知其台湾亲戚寻亲一事,小娘舅半信半疑来到统战部。听其台胞(张兴铨)一番述说后,确认其是失散七十五年的大哥张顺祥。通过电话,喜讯迅速传播到织金、安顺、贵阳、花溪、息烽所有家人。经协商,各地亲人于2015年9月15日在息烽老家和花溪相聚,至9月18日结束。为铭记这一难得的相聚,谨以此溜做记。

两部文学大典征稿

第一部
投稿详情,请点击上面橙色网址↑即可阅读

第二部
投稿详情,请点击上面橙色网址↑即可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