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 蘭

要说兰草,长相并不起眼,其叶如茅草,细长却不高!其花也不艳,或白或黄色,都不大,且花期很短,有的还只在早晚开放。但是,兰虽如草,其花却奇香,兰因香而名动,被文人墨客所喜爱。古人有诗云:“兰在幽林亦自芳”,形容兰草不慕名利的高洁品格,她生长于幽谷败叶之中,默默地开放,清香四溢,不与桃李争芬芳,不因霜雪而变颜色,无雍容华贵之娇,无趋炎附势之媚。兰花之香,与芝并称,与桂同誉,又与梅齐名,有“国香”之誉,被称为“王者香”和天下“第一幽香”。
兰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命力很强,根或茎叶在适宜的土壤、空间(例如吊兰等)中都能蔓延生长,在我国,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有兰花的分布。春兰也叫草兰,叶丛生,窄而短,往往一茎单花,一枝独秀,花香幽淡;夏兰人称蕙兰,叶比春兰宽长些,一茎或多花,花香浓烈,蕙兰中有一茎九花者被称为“九节兰”,也有的香兰被称之为芝兰;秋兰也叫建兰,生长于闵浙地区,秋兰和冬兰都长于江南,特别是岭南居多。如今随着园艺科技的发展,兰花已被培育出了很多很多的品种,有窄叶的,有大叶的,也有圆叶的,有以其形态和象征意义而闻名的,如万年青、君子兰等,有以其千姿百态且艳丽多绚的花朵而惊人的,如各种蝴蝶兰,还有以其叶又宽又大而受人宠的各种叶草兰,还有象吊兰、葱兰、纹兰、芝兰等那样各具特点的各种兰花让人喜爱,各取所需……。
兰花不为人自开,从古便博得了文人名士们的青睐,芝兰便有了“君子之伴”的雅号,后来,人们干脆直接把兰花称之谓“君子”了,“梅、兰、竹、菊”便被称作为画中“四君子”。现代人所说的“芝兰”指的是兰花中的一种,在这里,“芝”只是“兰”的定语而已,但在古代可不是的,“芝兰”是个并立词组,“芝”和“兰”都是指一种不同的香草而言的。古代最早点赞芝兰的是孔子,孔子说:“芝兰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所以,他的言下之意,这芝和兰不附炎趋势,不媚俗,有君子之风。孔子为了要说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还把芝兰的香比作高尚的人格作风,与习惯于臭气相投的鲍鱼臭化人来作比喻。孔子在《家语》中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苏东坡引述孔子言,并作过多首诗和词来歌颂兰花,其中一首七绝诗曰:
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
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
关于咏兰的诗,其实诗仙李白早就写过《古风?兰花》诗了,同样也沿用了孔子的意思,其诗写道: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他们都称赞兰花的香,也都说兰花是生长在自然环境中,如无风吹人不知其香。
孔子之孙子思的学生荀子说:“其民之亲我欢着父母,好芳若芝兰。”这就进一步提升了芝兰的人格化品德。后来的名士骚人,便把君子男人比作芝兰,东晋名士谢安因谢家子侄兴旺,且都有出息,便自称自家是“芝兰满庭,玉树临堂”,芝兰誉德,玉树喻貌,本来都是用来形容男人的。但也正是从魏晋南北朝开始,人们开始用兰来形容女子之德之气,用玉来形容女子之貌之美了。被称为“乐府双璧”的两首乐府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辞》是当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两朵文学奇葩,故事中两位被歌颂的女主人翁,一个取名叫“刘兰芝”,以忠贞的爱情美德为人们所感动;另一个取名叫“花木兰”,以忠孝为国为家的巾帼英雄形象受到人们的称赞,她们都叫“兰”,决非是偶然!这就为后来的人们把“兰”专门用来形容女性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明末时期的才女马湘兰,她是“秦淮八艳”中的“大姐大”,她就自号为“兰”,也是一位画兰花的高手,她比同是“秦淮八艳”中的柳如是、顾横波、李香君等几位画梅兰的高手所画的兰花都更高一筹,是中国历史上画兰花最最出名的一位女性画家。
兰花,不仅仅是香,而且还很雅,给人以高洁,清新,万年长青的感觉,她不愧为“四君子”之一,是画家笔下最喜欢画的素材之一,也是普天下爱好花草的人们最喜欢的一种花草!
(山水?写于2018年5月)

顾品江简历
顾品江,字山水,男,汉族,1953年1月出生,江苏无锡人,中共党员。曾在江苏省电力工业局和南京市政府部门工作,上学和工作时担任过学校及单位基层党、团支部书记。曾任国营及不同性质单位和企业的科长、厂长、经理、总经理、董事长等。退休后担任过社区党委纪委副书记、居民党支部书记等。
青少年时代拜资深美术教育家张天奇先生为师学习中国画多年,并在家乡先后受著名画家王勉、吴步青、董欣宾等老师指导过。九十年代初由南京调到深圳工作。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水墨丹青书画院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孔子美术馆签约艺术家、培训中心客坐教授,深圳美协南山分会会员,无锡市社会学会会员,无锡市文化宫天隽教育培训中心书画特级教师,北京中宣盛世国际书画院客座教授,中国书画家联谊会(新文艺群体书画家工作委员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楹联学会书法艺术研究会书画专家,《收藏天下》全国数字电视频道栏目特邀艺术专家,中国书画非遗传承人,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北京古今翰墨书画院副院长,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理事会副主席,中国诗书画家网艺术家委员会副主席,中央电视台CCTV《艺术传承》客座教授,中国散文网专栏作家。
文学作品、美术及书法作品在全国性及省市地方性的各种展览和大赛活动中获得过特等奖、金奖、一等二等奖及各种奖多项。获得由沈鹏先生题字《一代名家》荣誉及全国《翰墨春秋艺坛杰出人物》、《全国诗书画风采人物》等多种荣誉称号。中国画《和平共处》在2021年4月入展日本第33届《全日中东京书画艺术大展》。出版过多种书画专集,入选《中国美术》、《百年巨匠》、《百年百家》等多种典集和画册、画刊、报章、以及CCTV央视等出版的多种台历年历等。作品被多家单位和个人收藏,其中山水画《绿水青山》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退休后,在无锡教育培训机构和深圳街道社区老年大学教授中国书画,任深圳京光长青老龄大学等多所老年大学的书画老师,现任京光长青老龄大学常务校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