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行长讲故事
云杉
那年,我刚大学毕业,分配到市工商银行工作。有一天,党办的王书记通知我,九点半到小会议室开会。我看了一眼表,离开会的时间还有一个小时。我就找出给市报社写的新闻稿细看。这是我在省城某杂志社当了近三十年主编的父亲告诉我的。稿件要力求严谨,甚至是连标点符号都不该出错。我不能有半点马虎!我把新闻稿从头到尾看完后,发现有几处用词不当及时改过来了。再看表,九点零七分。我又翻开桌上的一本书看,九点二十我急忙去小会议室。
小会议室在三楼的最里面,我走得有点急,幸好一个人也没有看见。等我推开会议室的门时愣住了,只有三个人。我朝他们笑了笑,找到一个座位坐下来。刚坐下不久我隔壁的张科长和刘海洋也进来了。我们点头示意一下,九点三十分,孙行长和王书记一前一后进来。我看到先到的这几个人都调整好坐姿不再言语。
王书记坐下来不一会儿,用她的眼睛扫了一下来开会的每个人。一字一句地说:“今天,利用这个时间,给大家叫到一起开个小会!主要是春节也过去了,我们的工作还得要按部就班的去进行。下面,就由孙行长给我们各科室布置一下工作任务。”王书记的话刚说完,立刻响起了稀稀拉拉的掌声。很快,孙行长的工作任务布置完毕,各科室的负责人也都象征性的表个态。工作会议就结束了。但,孙行长并没有马上离场。他和王书记坐在那闲谈起来。孙行长说:“我给你们讲个故事,,”王书记笑着对孙行长说:“好啊!”然后,把脸转向我们说:“各位想不想听啊?”当然没有人说不想听。大家也都习惯了,这是孙行长的开会风格。开会时间短,讲故事的时间长。用他自己的话说,不要把开会的时间托长,别人的时间有限,不能把宝贵时间都浪费在开会上。那样,会让开会的人感到厌倦。
孙行长开始讲故事了。他谈笑风生地说:“为了缓解一下大家的工作压力,我给大家讲个小故事。”他说:“古代有个县衙,有一天和他的手下出来巡查,在过河的时候,看到一个女子过桥时掉进河里,他为了显示自己的才能,脱口而出一首打油诗:二八女多娇,失足掉小桥,青丝挽巨浪,罗裙水上漂。这时,他的下属有人说到:老爷,我看这首诗应该是这么写,“谁家女多娇,”因为我们都不知道她是十六岁,第二句要是改为,“何故落小桥。”因为我们也不知道她是因为什么原因掉下河的。第三句的“青丝挽巨浪,”小河里的浪不大,我觉得用/青丝挽细浪/比较准确,第四句还可以的。罗裙水上漂。”这时,有人说,我们还是考虑怎样去救人吧,毕竟是一条人命啊!
众人听了,面面相觑,再看那位县老爷,面色铁青,一时间不再言语。
当时,我们听了也都认为孙行长的故事讲得很好!绘声绘色!没有人不给他鼓掌。
四十年过去了,当年孙行长所讲的那个故事至今我还记得,我在想当时有没有人和我一样知道孙行长的用意所在呢?也能听出点他故事里的弦外之音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