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临高
作者:董彦卿
临高是海南重镇,有山有水。山只有一座,曰高山岭,海拔不足两百米,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里有高山大神庙,香火很盛。水可就多了去了,文澜江穿城而过,直奔大海,其他河流经过村村寨寨,最终也流入大海。
临高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有一马平川的肥沃土地,有一望无际的辽阔海洋,有温度适宜的湿热气候,所以这里物产丰富,生活富足,据说三年灾害时期人们也没怎么挨饿。也许是因为物产多,临高人在吃的方面是很有讲究的。
鲜,是临高人在吃的方面的一种追求。
青菜一定是菜园里新采摘下来的,如果要拿到集市上卖,还要用清水洗干净泥土,捆扎成菜把,因为这里的青菜论把卖,不论斤。买菜的多半是大妈或者小媳妇,男人很少见。买回来的菜一天内要吃完,吃不完的菜就喂散养的鸡鸭了,绝不过夜。
畜禽也是现杀现卖,绝对新鲜。卖肉的都是好脾气,顾客要买哪里,就给割哪里,切块切片切丝随你。临高人买肉,一次绝不买多,够当天吃的就好。
鱼类就有更多的讲究了,有淡水鱼海水鱼之分,有养殖鱼野生鱼之别,死鱼活鱼不同,冰鱼水鱼有异。我们内地人买鱼往往奔大个的,因为肉多,实惠;人家本地人买鱼,专挑小鱼杂鱼去买,说这样的小鱼味道鲜美。
一次我请几位朋友来家吃饭,大家都说我炖的鱼味道好,唯有一位临高朋友没有动筷子,我问他为啥不吃,他说鱼眼睛没有爆裂,说明鱼已经不鲜了,我面露惭色。
临高人不只追求食材的新鲜,还追求味道的新鲜。
蒸鱼,什么调料都不放,加点盐巴就好,时间不能久,七八分钟刚刚好。鱼一上桌,白汤白肉,别提多鲜了。
鸡鸭鹅,以水煮为主,也是追求食材的原味。烹煮的时候以肉熟骨不熟为原则,也就是我们说的七分熟,用刀斩成块,骨头还淌血水呢。蘸料也只是酱油加蒜末,夹起来一块肉蘸点蘸料,吃到嘴里别提多有嚼头了,在与舌头牙齿碰触的瞬间,鲜味直冲头顶,神仙般的享受。
这里的牛羊肉很贵,但吃法却简单,也是水煮,保留肉的原汁原味,吃的时候蘸蘸料就可以了。
虾蟹螺自带鲜味,怎么吃都特别新鲜,可以水煮,可以吊汤,可以下面,可以做粥,放到哪里,哪里就有鲜味。
精,是临高人在吃的方面的一门艺术。
初来临高的时候,我喜欢餐馆里的稀饭。说是稀饭,其实一点不稀,甚至都没有汤水,但是吃到嘴里却饭水很足,湿润爽滑,不待细嚼就下肚了,留在嘴里的只有米的清香。问服务员稀饭是怎么做的,一番鸟儿歌唱般的临高话,更是让我坠入五里迷雾,越发不懂了,据当地人说做法很精细,也很麻烦。
说到精细麻烦,临高人说还有更精细麻烦的。稻谷收下来,要放到锅上蒸煮,熟了之后还要晒干,再磨出米来,做出来的饭别一番风味。他们说我吃不来的,我也没有敢尝试,等有机会一定要尝一尝是什么味道。
当地有一种美食叫做“bua”,我只好叫粑了。糯米用水泡过后磨成浆,沉淀后用来包裹馅料。馅料分椰蓉馅和韭菜馅,椰蓉馅要加芝麻和花生碎还有糖,韭菜馅要放鸡蛋和盐。先包成团,然后用香蕉叶包裹成月饼的样子,用笼屉蒸熟。谁家娶亲嫁女生孩子,都要做很多“粑”送给邻里和亲友,图个吉利。
若论工艺精细,可能就属烤乳猪了,当地人管烤乳猪叫“南乐模姜”。首先要选三十斤左右的猪娃才好,小了懈口没有嚼劲,大了发柴不够鲜嫩。去毛去内脏后,就把猪娃从头到尾剖开,用竹签分段撑起来,内外抹上香料和蜂蜜,放到炭火上烤。荔枝木炭火烤出来的乳猪味道最好,据说会有烤荔枝的味道融进里面。烤猪师傅不停地转动烤架,时而还要淋点色拉油,提高表面温度,缩短烤制的时间,而且还能增添香味。经过长时间的烤制,乳猪的表面呈枣红色,伴有噼噼啪啪的响声,焦香的味道很远都能闻到。乳猪烤熟了,斩块装盘就可以吃了。
临高人除了愿意吃烤乳猪,还愿意吃蒸乳猪。蒸乳猪特别软烂,汁水充足,咬一口有爆汁的感觉,齿颊留香。
和乳猪肉的绝配是临高茅台。临高茅台是当地的一种米酒,味道清淡香甜。一口乳猪肉,一口茅台酒,酒香与肉香在嘴里碰撞,那是人间的终极享受,就是给个神仙职位也不换。
情,是临高人在吃的方面的一根血脉。
临高人在血脉里就有热情好客和为人仗义的侠骨柔肠。
早晨还没有起床,也许就有人给你打电话,约你到早餐店吃早餐。小菜一碟鲜青柿,白肉半藕倩私家。一碗粥,一个馍,一碟小菜,还有一个话题。也许是眷恋,也许是叙旧,也许是一天的规划,更也许是一个生意。
在临高,请客吃饭没有一对一的,你永远不知道你请的客人会带几个朋友来,你时刻都要做好加凳加菜的准备。我带你去赴宴,是兄弟有福同享,有好吃好喝不能忘了兄弟;我带朋友来赴宴,是给足了主人的面子,把主人的热情好客烘托得不要不要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为君一醉是豪情。首先主人连敬三杯,然后宾主互敬,这个环节叫做“三杯过后尽开颜”。临高的酒杯很小,高有二寸,手指粗细,一杯酒最多能有一钱重。但是,在你轻视酒杯的同时,很快也就醉了,因为你自己也记不得喝多少杯酒了。
每年正月上旬到三月中旬,临高的各个村子就要搞公期,节日期间,全村人抬着神祖像在村中挨家巡游,祈求平安。村民举行祭祀仪式供奉神祖,还遍邀亲朋来家聚餐。我虽然是东北人,却常常被临高朋友叫去赶公期。朋友的盛情难却,我只好带两箱饮料做伴手礼,硬着头皮跟着朋友同去赴宴。朋友说,你不要不好意思,我们去他家,主人会非常高兴的,因为搞公期,谁家的客人多,谁家就日子旺。
临高人的亲情和友情都在吃喝当中,他们会用家里最好的饭菜招待熟悉或陌生的客人。据说在临高的马袅、和舍等乡镇,村民搞公期的时候,不管是哪村的人,来家就是客,坐下就喝酒,不用问名姓。这份古朴淳厚的吃喝情啊,真的是融在血脉里的。
吃在临高,确保你吃得新,吃得鲜,吃得美味。因为你吃的是千百年传下来的精湛手艺,因为你吃的是千百年传下来的古道热肠。据官方2023年统计,临高百岁老人157人,占全县42万人口的万分之四。临高能够成为世界长寿之乡,这也许与临高的饮食习惯有关系吧?
你想长寿吗,那就来临高做一个吃货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