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韵是华夏河洛时代的国韵——让江河山川的潮韵流淌
作者:林继宗
推文:许海鹰
1
在 《 心中的家园》 ——潮汕文学院院歌中,我们豪迈地高唱——潮汕的山山水水,早已改姓韩,您是海滨邹鲁,岭海名邦。 我们的信义、高雅与海量,犹如滔滔的南海与太平洋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让江河山川的潮韵流淌,流淌,流淌……
历史印证,这妥妥的潮韵,正是华夏河洛时代正宗的国韵!
2
历史考证——海内外五千多万潮人, 其根系都在中原河洛一带。
“成汤既立,迁殷顽民”。潮人的先祖,是在商代成汤政权建立之后,作为“顽民”先被迁往福建, 再由福建迁到潮汕定居的。潮人原始的根脉就在中原的河洛地帶!
河洛文化先于中原文化,国韵来源于中原文化,而潮韵则来源 于河洛文化。
如果没有河洛文化中的潮韵的传播,又哪有后来的中原文化的国韵呢?
3
在文化传承特别是诗歌的传承上,押韵的艺术方式,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诗经》和以后历代诗词大家的作品中。这些作品,押的都是潮韵,或称河洛文化的音韵!例如脍炙人口的“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4
潮人的老祖宗,在3000多年前,就已经用潮韵写诗填词了。现存的《诗经》和《楚辞》,以及后来的唐诗宋词,押的都是潮韵,即河洛文化中的音韵。
流淌在海内外潮人世界中的潮韵,乃是正宗的河洛文化之声,也是正宗的中原文化之声,更是正宗的国韵,还是国韵之父呢。
5
在研究汉民族语言的历史长河中,潮语与潮韵,历来都被研究者们尊称为中华母语的活化石。
河洛文化及其潮韵,在数千年的悠悠历史迁徙中,不经意间,流淌到潮汕大地,就在此方宝地成为宝贵的历史积淀,成为华夏语言与音韵的活化石!
此乃拜历史所赐的物华天宝,乃华夏之幸,人类之幸也!也是语言艺术之幸也!
6
潮韵是华夏河洛时代的国韵。
让江河山川的潮韵流淌,流淌,流淌……
《 心中的家园》——让我们自豪地高唱 潮汕文学院院歌,让江河山川的潮韵流淌,流淌,永远流淌……
作者简介:
林继宗,男,中国学术发展科学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国管理科学院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社会心理协会会员,国际潮人传记创作中心主席、国际潮人文化基金会荣誉董事长,世界华文作家交流协会学术顾问,美国风笛诗社成员,中国散文网创作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散文网高级诗人、高级作家,中国诗书画家网名家委员会副主席,粤港澳文化研究院名誉主席、广东省中箐文化研究中心名誉主席,潮汕文学院院长,汕头市社会心理协会名誉会长、汕头市港口行业协会会长、《中国作家》签约作家,中华诗词博士,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省社会责任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潮人海外联谊会理事、香港潮商卫视顾问,广东省潮汕文化艺术交流协会顾问,原广东省作家协会理事、汕头市作家协会主席,潮汕星河奖基金会名誉会长,秦牧书院名誉院长,汕头市篮球协会名誉主席,汕头市游泳协会名誉主席;高级经济师,高级政工师。
林继宗曾经担任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18年。先后获得广东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广东省优秀宣传干部、汕头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林继宗在海内外已经出版诗化散文式系列长篇小说《魂系潮人》(五部曲)、长篇纪实文学、长篇系列散文、长篇叙事诗、中篇小说集、短篇小说集、系列散文集、诗歌集等各类文学专著32部,共1639万字,先后获得全国大型征文活动优秀系列长篇小说一等奖、中国散文精英奖、中国作家协会创作年会一等奖、秦牧散文奖、全国大型征文诗歌金奖、全球华文作品征文金奖等国际、全国、省部级等各类文学奖149项。林继宗先生在潮汕地区文化领域享有盛名,被潮汕民间誉称为当代潮汕十大名士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