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心灵感应
文/王越
当“相遇之美”“相知之暖”“相爱之深”“相守之约”四个篇章徐徐展开,“爱在杭城,情满西湖”——暨西子湖诗社 2025 年迎新爱情诗歌朗诵会,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文学的天空中熠熠生辉。这是一场专为西子湖诗社的诗人们精心打造的专属朗诵会,它承载着无尽的诗意与浪漫,将爱情的美妙以诗歌和朗诵的形式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杭城的这片土地上,爱情与诗歌交织,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人们的心灵。西湖的美景与深情的朗诵相互映衬,营造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每一首爱情诗歌,都是一颗跳动的心,传递着温暖与感动。
当朗诵者读出诗人的诗歌,那抑扬顿挫的声音,仿佛是一把钥匙,开启了通往诗人心灵的大门。每一个字,每一个音节,都如同跳动的音符,触摸到诗人的心跳。
而当诗人听到朗诵者读出自己的诗作,那一瞬间,时间仿佛凝固。一种奇妙的心灵感应在他们之间流转。诗人能感受到朗诵者对自己作品的理解与感悟,朗诵者也能体会到诗人创作时的情感波澜。
这是一种声音的交流,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在诗歌的世界里,心灵感应让诗人与朗诵者紧密相连,共同演绎着文字的魅力与情感的深度。朗诵者的声音,如同温暖的春风,吹拂着诗人的心灵,让那些沉睡的情感再度苏醒。诗人仿佛看到了自己创作时的画面,那些灵感的火花在脑海中再次闪耀。
而每一位朗诵者则在诗人的诗作中找到了共鸣,每一句诗都像是为他们量身定制的情感密码。他们用声音诠释着诗人的情感,将那份深沉的爱、无尽的思念或者热烈的希望传递给每一个听众。
这种心灵感应,不仅仅是诗人与朗诵者之间的独特连接,更是诗歌的魅力所在。它让我们相信,文字有着无穷的力量,可以跨越距离,触动心灵。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诗歌和朗诵成为了我们心灵的避风港,让我们在其中找到宁静与温暖。
“爱在杭城,情满西湖”——暨西子湖诗社 2025 年迎新爱情诗歌朗诵会虽已降下帷幕,但那动人的旋律、深情的朗诵仿佛还在耳畔回响。这一场盛会,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朗诵和文学事业的勃勃生机。
而这场朗诵会,更是为朗诵和文学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它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无限可能,让我们对朗诵和文学充满了期待。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朗诵和文学事业将继续蓬勃发展,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感动和美好。
❷ 爱在杭城,情满西湖 —— 诗歌朗诵会的浪漫回响
文/王丽芳
在杭州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里,西湖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繁华都市的静谧处,它见证了无数爱情的悲欢离合。此次朗诵会就在这片充满诗意的湖畔悄然举行,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一抹别样的浪漫色彩。
这是一次诗人与朗读者内心深处对写实爱情的深刻感悟与碰撞。每个朗读者对作品的艺术展示都会激起在场观众及线上观众的心湖涟漪,并得到一致好评(作为其中一员,深感荣幸)。
朗诵会上,最令人动容的莫过于那些写实爱情的诗篇——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着那些平凡而又动人的爱情故事,朗读者时而轻声细语,时而激情高昂,语间流露出对爱情的无限憧憬;或是无限的迷茫;亦或是无限的甜美。美妙的诗篇通过朗读者声情并茂的演绎,构成了一幅诗与远方,爱的共鸣的美丽画卷。
朗诵会结束后,大家还意犹未尽,依然沉浸在这美好的气氛中舍不得离去,拍照合影留念。
最后,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这片充满诗意的土地上,遇见属于自己的那份纯真与美好,让爱情如西湖般,永远清澈、美丽、动人。
2024年12月 16日
❸ 冬日暖流
——记杭州西子湖诗社朗诵会
文/岳菡
昨日, 我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走进杭州西子湖诗社“爱在杭城.情满西湖”朗诵会。扑面而来的那股子热乎劲儿,瞬间暖融了初来的我。
屋内是此起彼伏的悄练声。化了妆的诵友们 个个玉树临风或娇媚含羞, 像极了柳下、断桥…那些故事里的主角。我看傻了:哦…这就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原来如此的温婉活络!诗人们徐徐来到,与诵友们亲切的交流切磋,讨论着创作的意图和背景。看着这些完全不似我以为的那般高冷、傲娇的诗人群体,我轻松了些许,开始在人群里找寻着我的那位诗作者…。
杭州西子湖诗社的创始人董培伦先生热情而诗意的致辞后,优雅的王越老师闪亮登场,拉开了朗诵会的帷幕。这里每篇作品都是生活的结晶、文字精炼而优美;每个诵读都由心而发、深情演绎。诗人们鼓励的眼神给了诵读者足够的信任和支持,以至于高潮迭起,所有的朗诵都超乎寻常的精彩和感人!
诗人与诵者开始互赠礼品、相约合作…。不断前来的人令这场主题朗诵会显得越发热烈而拥挤,我的思绪也随之波澜起伏。
不觉中已近尾声,可我的思绪还徘徊在西湖那些隽永精美的爱情传说里。耳畔余音缭绕,脑海里诗人诵友和谐互动挥之不去。这种温馨、友爱、专业、专注的学术氛围,令我耳目一新,颇受感动。
这里有家的温暖、有爱的互动、有务实的作风、有真诚的氛围,就像寒冬的一股暖流,吹拂在杭城的小巷里。我想,这应该就是朗诵会能够如此顺利完美的原因吧!
2024年12月15日
❹ 结缘
文/金建英
当我们拿起诗人的诗
仿佛触摸到他们的心跳
那感人至深的情和意
一次次洇染着我们的心
当音乐袅袅响起
我们缓缓步入舞台中央
诗人的目光紧紧相随
当我们以声入诗
诗人的眼眸里闪烁星光
诗人用笔尖跳舞
醉人的诗篇宛如爱神亲临
我们用诵声唱和
蜜意浓情将我们紧紧包围
一个个偶然的瞬间
我们和诗人的心悄然串联
同频舞动爱的翅膀
将爱的歌谣唱响大江南北
这是灵魂与声音的结缘
诠释着人间最美的诗篇
2024年12月16日
❺ 朗诵人
文/梦舟、秋阳、采撷人
想要读一首诗给你
希望在不能近身耳语的时空里
那为爱发声的字里行间
替我们陪你走过人间四季
想要读一首诗给你
无论风雨阴霾、晴空万里
心随意转浅吟轻诵
拳拳真情流淌在
隽永美好的诗情画意里
我们有一个美好愿望
把诗句做成的茶叶摘下来
放进你的杯子里
让生活的炽热开水
冲泡它浸润它
诗意渐渐地舒展开来
◑西子湖诗社简介:
1922年4月,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冯雪峰、应修人、潘漠华、汪静之在西子湖畔成立湖畔诗社,作为中国新诗的第一个诗社,被载入了文学史册。湖畔诗社为现代爱情诗发展带来了一股清流,影响深远。上世纪八十年代,董培伦等几位著名诗人协助汪静之举办了三期新诗讲习班,培养了近三百名新诗爱好者。2016年10月15日,董培伦和一批志同道合的诗人为传承湖畔诗社写爱情诗的诗风,歌唱人类永恒的爱情,成立了西子湖诗社,继承了湖畔诗社的诗风,为完成汪静之老先生生前创办《湖畔诗刊》的遗愿,西子湖诗社于2021年春创办了《湖畔诗刊》。封面使用了汪静之先生的手迹作为刊物名称。
责任编辑 ‖ 冯和平
编辑审稿 ‖ 乐 夫
终审签发 ‖ 董培伦
刊头书法 ‖ 王 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