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千年盐渎,因“盐”而生,以“盐”为名,倚海而兴,向海而行。1.7万平方公里的盐阜大地,镌刻着悠久的历史,流淌着多彩的文化,勃发着繁盛的活力。
“古城千年照东海,繁华兴旺韵气来。东方湿都誉世界,如画美景漾心怀。”盐城,一个让人打开心扉的地方!
盐城
文/严加定

盐城,千年盐渎,因“盐”而生,以“盐”为名,倚海而兴,向海而行。1.7万平方公里的盐阜大地,镌刻着悠久的历史,流淌着多彩的文化,勃发着繁盛的活力。
盐城,具有鲜明的特质。红色、白色、蓝色、绿色,构成了盐城独特的城市魅力,体现了盐城丰富的历史底蕴和多元文化。 红色,新四军文化。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根据中共中央的命令,新四军一路北上,最终选择在盐城的泰山庙重建军部,任命陈毅为代军长,刘少奇为政委。盐阜大地从此拉开了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盐城市的新四军纪念馆是目前国内最全面、最系统地反映新四军抗战征程的综合性纪念馆,全馆由主馆区、重建军部纪念塔(大铜马)和重建军部旧址(泰山庙)三个部分组成,占地120余亩,馆藏新四军抗战文物、史料、藏品、书画作品等10000余件(幅)。这些遍布于盐城各处的红色印记无不标注着一方水土的历史根脉、一座城市的精神图谱,为这座城市注入了红色基因,激励着一代代盐阜儿女践行使命、不懈奋斗。 白色,海盐文化。盐城是全国唯一以盐命名的城市,白色海盐文化,浸润着盐城的历史底蕴。从战国时代起,盐城就一直是我国海盐生产的中心地区之一。环城皆盐场,处处是盐河,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从事海盐的生产、运销曾是无数盐城人生产生活的主要内容。在盐城市中心矗立着一座“国”字号的海盐博物馆,蜡像、雕塑、沙盘、多媒体……向世界诉说着盐城的历史,展现了古代盐城人民“炼卤煎盐”“晒海为盐”等生活场景。滔滔海浪捶打出盐城人民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风骨;煮海熬波铸就了盐城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城市品格。城市兴衰、人民生活、经济发展,这里的一切都深深打上了白色海盐的烙印。 蓝色,海洋文化。作为紧邻黄海的沿海中心城市,盐城拥有江苏省最长的海岸线,长度达582公里。盐阜大地与蓝色的海洋文明有着与生俱来的联系。特别是江苏省沿海开发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盐城这艘巨船正加速驶向蓝色的大海。大丰港、滨海港、射阳港的现代港城风光让人浮想联翩;弶港、黄沙港、陈家港的海滨渔港风情让人沉醉其中;壮美风电场、海洋馆、特色海鲜美食等,这些都构成了独特优美的海洋风光带。 绿色,湿地文化。盐城拥有太平洋西海岸最大的海岸型湿地,被称为“东方湿地之都”。这里兼具湿地、海洋、森林三大生态系统,拥有珍禽、麋鹿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世界自然遗产”“国际湿地城市”两张世界级生态金名片,得天独厚的绿色湿地文化,绘就了这座城市壮美的生态画卷。黄海湿地作为中国唯一的滨海湿地,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麋鹿、丹顶鹤、勺嘴鹬是当之无愧的湿地精灵,代表了盐城的独特符号,也作为盐城的“湿地吉祥三宝”而闻名世界。
“古城千年照东海,繁华兴旺韵气来。东方湿都誉世界,如画美景漾心怀。”盐城,一个让人打开心扉的地方!【关于作者】 严加定,网名天光云影。业余时间常以码字为趣,在诸多报刊、网络平台发表过诗词、散文,出版过散文集。文风清雅,笔力虬劲,入景入情,充满诗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