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 · 冬的童话 文/王明雪(雪歌)
1、
经过岁月的沉淀,汹涌的风雪已渐次消停,苍茫主宰了曾经慌乱的红尘。
积雪漫不经意抬高了江山的海拔。
俏立枝头的腊梅更像含笑不语的冰雕美人,任那种瓷器般的冰崖用冷傲的语调在她的耳畔拨弄是非。
冬天蒙头酣睡,酷寒却以无所畏惧的形式催促光影远去。
让我顺从上苍的安排,像一只迷失在旷野上的小兽,小心翼翼地探索险象迭生的前途。
鸦雀终于停止了喧哗,曾经忙碌的身影成了雪地上若有若无的省略号。
谁能告诉我,如何才能将脚下湿滑的路变得足够平坦且漫长,长得让我彻底放弃丈量尘世的欲望。
大地留出了善意的空白,适合播撒希望的火种。
2、
反复默读冰雪世界隐秘的伏笔,冬阳像个缺少燃料的灶膛,在空旷的雪地上显得力不从心。
此刻,光影挫败了现实之外的非分之想,或接受神的旨意,选择平静地流淌,好似喘着粗气的牛车,顺着时空倒立的河流探寻隆冬沉默的本质。
在一次又一次的眺望或奋力的跋涉中,眼底收藏的那朵小浪花是否还在冰封的堤岸静静地绽放?
时光依然在大寒和小寒的缝隙间砥砺前行,那些早慧的精灵正在用全部的热情爱上飞雪的季节。
即使未来的征途写满美丽的谎言,顽强的生命依旧保存着永不言败的豪情。
让我看见了,那是蕴藏或辗转于冰霜之上的另类风景。
3、
尽管远山板着苍白的面孔,那些孤独的草木却还在等待被童话喂养。
迅疾的马蹄在干净如初的宣纸上奔跑,扬起耀眼的光芒。
仿佛正午的阳光,从一首穿越古今的诗歌开始,放纵一笑,唤醒冬眠的幽梦,在铺满悲怆的时空燃起摧枯拉朽的野火,将陈旧的记忆化为灰烬。
对应天时地利,任敏锐的神经和脉络四通八达。
价值连城的操守将被打上哲学的烙印,红尘里闪烁或不闪烁的星辰,让我发现了生命的不朽。
仿佛千树万树的繁花开在岁月编织的枝头。
4、
穿越或漫步在寂静的河畔,心中还在涌动热切的憧憬。
哪怕心仪的那种色彩格外稀少,也不要将眼前出现的一切当作来路不明的幻影。
没有被严寒冻僵的都是英雄,就连匍匐在雪地上的身影,也酷似描绘未来希望的妙笔,等待冰雪消融。
然后,在苍凉之上再次长满旷世的苔藓。
2024.12.23..明雪诗笺
点评词:
《评<散文诗 · 冬的童话>》
点评词作者/柴永红
王明雪先生的这篇《散文诗 · 冬的童话》以其深邃的思考、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冬日里独特而又富有哲理的画卷,宛如一曲悠扬的冬日颂歌,令人沉醉其中,感慨万千。
第一节中,作者以“经过岁月的沉淀,汹涌的风雪已渐次消停,苍茫主宰了曾经慌乱的红尘”开篇,为整个诗篇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深沉的氛围。“积雪漫不经意抬高了江山的海拔”这句诗,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展现了积雪的力量,仿佛它在不经意间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赋予了江山更高的姿态。而“俏立枝头的腊梅更像含笑不语的冰雕美人,任那种瓷器般的冰崖用冷傲的语调在她的耳畔拨弄是非”这一描写,将腊梅拟人化,赋予其冰雕美人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腊梅在严寒中的坚韧与美丽,同时也暗示了其不为外界干扰所动的品质。
作者将自己比作“一只迷失在旷野上的小兽”,小心翼翼地探索前途,这种形象的比喻让读者深切地感受到了在冬日的苍茫中,个体的渺小与迷茫。鸦雀停止喧哗,忙碌的身影成为雪地上若有若无的省略号,这一画面既展现了冬日的寂静,又给人以无尽的遐想,仿佛那些省略号中隐藏着未说完的故事。而作者对于如何将脚下湿滑的路变得平坦且漫长的思考,以及对丈量尘世欲望的反思,更是深入到了人生的层面,引发读者对于人生道路的艰辛与追求的思索。
大地留出善意的空白,适合播撒希望的火种,这是在冬日的沉寂中蕴含的希望之光,为下文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第二节中,“反复默读冰雪世界隐秘的伏笔,冬阳像个缺少燃料的灶膛,在空旷的雪地上显得力不从心”,以独特的比喻描绘了冬日阳光的微弱,与冰雪世界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光影挫败了现实之外的非分之想,接受神的旨意选择平静流淌,这种对自然和命运的顺从与接纳,体现了一种平和而又豁达的人生态度。
作者在一次又一次的眺望与跋涉中,对眼底收藏的小浪花是否还在冰封的堤岸绽放的疑问,表达了对美好回忆和曾经梦想的牵挂与怀念。时光在大寒和小寒的缝隙间砥砺前行,早慧的精灵爱上飞雪的季节,展现了生命在困境中依然充满热情和活力。即使未来的征途充满谎言,顽强的生命依旧保存着永不言败的豪情,这是对生命坚韧精神的高度赞扬,让我们看到了在逆境中坚守和拼搏的力量。
第三节中,“尽管远山板着苍白的面孔,那些孤独的草木却还在等待被童话喂养”,以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草木的坚韧与期待。迅疾的马蹄在干净如初的宣纸上奔跑,扬起耀眼的光芒,这一画面充满了动感和活力,仿佛打破了冬日的沉寂。正午的阳光放纵一笑,唤醒冬眠的幽梦,燃起摧枯拉朽的野火,将陈旧的记忆化为灰烬,这一系列的描写充满了激情和力量,象征着新生与变革。
价值连城的操守被打上哲学的烙印,红尘里闪烁或不闪烁的星辰让作者发现了生命的不朽,这种对操守和生命价值的思考,提升了诗歌的思想深度。千树万树的繁花在岁月编织的枝头绽放,寓意着生命的永恒与美好,给人以无限的希望和憧憬。
第四节中,作者穿越或漫步在寂静的河畔,心中涌动着热切的憧憬,即便眼前的色彩稀少,也不把一切当作来路不明的幻影,体现了对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和积极追求。“没有被严寒冻僵的都是英雄,就连匍匐在雪地上的身影,也酷似描绘未来希望的妙笔,等待冰雪消融”,将在严寒中坚守的一切都视为英雄,强调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而匍匐在雪地上的身影如同描绘未来希望的妙笔,更是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最后,在苍凉之上再次长满旷世的苔藓,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重生,展现了大自然的循环与永恒。
从诗歌的结构来看,整篇散文诗层次分明,每一节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情感表达,但又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冬的童话”。从冬日的沉寂与苍茫,到生命在寒冬中的坚守与热情,再到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层层递进,展现了作者对冬日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的积极态度。
语言运用方面,作者的文字优美而富有表现力。他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如将冬阳比作缺少燃料的灶膛,将腊梅比作冰雕美人,使诗歌的意象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同时,作者还善于运用动词和形容词,如“消停”“主宰”“抬高”“等待”“唤醒”等,使诗歌充满了动态感和生命力。
总的来说,王明雪先生的《散文诗 · 冬的童话》是一篇充满哲理、情感真挚、艺术精湛的佳作。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冬日的美丽与神秘,更让我们在这寒冷的季节中体会到了生命的温暖与力量。这篇散文诗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在人生寒冬中的前行之路,让我们相信,无论多么寒冷和艰难,总会有希望和温暖在等待着我们。它让我们重新审视冬天的意义,以及生命在不同境遇中的价值和意义,激励着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保持乐观、坚定和勇敢,去追寻那属于自己的“童话”般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