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篇·大唐赋(上篇)
隋炀帝江都驾崩后,太原留守李渊乘机起兵,占领京师长安,拥立炀帝之孙杨侑为帝,即隋恭帝,拜李渊为国相。公元618年,隋恭帝禅让李渊,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盛世局面。
1.李渊建唐
李渊之父名李昺,北周封昺唐国公。
隋将李渊守晋阳,承父爵位尊唐公。
李渊姨母文帝后,渊和杨广袤兄弟。
李渊次子李世民,杨广女婿隋朝臣。
六一七年炀帝崩,李渊起兵保隋廷。
攻入长安立恭帝,帝尊相父压朝臣。
炀帝杨广征高丽,滥用国力无果归。
天下大乱隋廷倾,取而代之势必行。
恭帝禅让李渊相,建立大唐换朝纲。
册封建成为太子,次子世民封秦王。
2.天下一统
周陈大隋物厚丰,隋末乱世破坏深。
人口骤降二百万,突厥外夷犯朝廷。
契丹高昌吐谷浑,臣服突厥抗唐廷。
李轨薛举王世充,割据势力兵战凶。
李渊维政韬略深,敌友分明布军政。
分化瓦解东突厥,和亲友善建睦邻。
联络瓦岗众弟兄,不再树敌作友军。
秦王率军败薛举,二安生擒将李轨。
武德二年兵戎见,河东武周占太原。
宋氏金刚为大将,力挺武周争天下。
齐王元吉派张达,抗击金刚败的惨。
武周攻占平遥府,破城榆次袭介周。
高祖派将李文仲,又遣裴寂抗刘蕴。
双方大战李原度,唐军溃败如水流。
武周势如破竹钎,元吉惊慌逃长安。
武周夺州攻郡县,联合反王夺地盘。
黄河东岸归武周, 高祖无奈守西边。
秦王世民请出战,视察敌情谋略三。
箭射敌将贼兵退,坚壁清野疲敌团。
尉迟敬德将一员,投降武周威风显。
大败唐军封爵位,夺取八州并九县。
尉迟敬德回绘州,救援友军出奇兵。
秦王派遣秦叔宝,大败尉迟敬德公。
成王道宗宇文公,劝说尉迟归唐营。
敬德投唐秦王喜,武周闻言惊恐悲。
武周投奔突厥地,身首分离罪归一。
疲敌制胜创战机,柏壁之战王显威。
洛阳郑王王世充,炀帝驾崩立朝廷。
拥立炀帝孙杨侗,自封国相洛阳宫。
河北人杰窦建德,击败隋军占河北。
登基称帝在乐寿,擒杀宇文化及臣。
武德四年腊月冬,秦王兵战王世充。
世充联络窦建德,图谋三分天下立。
虎牢一战建德败,世充开城降唐营。
大开杀戒唐王狠,建德世充作鬼魂。
太子建成灭黑达,平定河北割据清。
江陵萧铣造了反,李靖率军平贼团。
岭南大地冯盎降,后在丹阳又反唐。
高祖派兵镇反王,旌旗招展摆战场。
唐初战乱实罕见,内忧外患无休战。
高祖铠甲不离鞍,太子两王打江山。
天下一统江山固,李唐王朝战征程。
高祖坐朝号武德,四海归心盛世君。
3.玄武门之变(图)
北周定州神武公,名曰窦毅驸马卿。
生女窦红聪慧貌,舅父武帝养宫中。
窦红年方配婚嫁,比武招亲选贤婿。
雀屏中选李渊将,夫唱妇随恩爱长。
窦氏生子人三贵,建成世民李元吉。
炀帝驾崩天下乱,李渊夺得隋江山。
李渊称帝立太子,册封两王虎添翼。
世民率军讨贼寇,功劳盖世可对天。
建成元吉平中原,已有大功父知先。
太子建成络元吉,欲除秦王保皇权。
太子约王去赴宴,酒下毒药敬王前。
秦王忽觉头昏晕,腹痛吐血抬府中。
找来解药慢苏醒,方知长兄毒辣心。
高祖知晓责太子,太子佯装不知情。
太子邀请父打猎,同请秦王陪父行。
配备烈马世民用,秦王跨鞍马蹄蹬。
烈性发作乱奔跑,秦王被抛二丈多。
险些摔地身毙命,秦王方知兄杀情。
长孙皇后计谋深,亲临东宫探视明。
东宫备战杀气盛,世民如梦才觉醒。
秦王麾下文和武,出谋划策解危厄。
宫门挂带出警示,妃诬秦王下牢狱。
北边突厥侵唐邑,太子齐王出主意。
调出秦府文武臣,消除秦王府中力。
齐王元吉挂了帅,调遣罗成征战急。
计设罗成杀四门,罗成带箭命归阴。
齐王元吉败了阵,秦王出狱领大兵。
三战突厥兵大胜,秦王麾下又添英。
太子再告秦王状,勒令世民上朝堂。
定计杀王玄午门,消息传出世民防。
太子骑写上金銮,齐王紧随太子鞍。
魏征高参为幕后,伏兵横刀箭上弦。
世民马上高声喊,太子回头箭穿颜。
尉迟敬德胆子大,剑射齐王元吉胸。
伏兵四起拥而上,秦王军营兵将强。
太子随兵忙逃命,魏征被掳降世民。
高祖闻讯恨太晚,改立秦王登金銮。
李渊让位秦王府,开启盛世一名君。
4.贞观之治(军事)
政治
太宗世民登金銮,政治清明百姓安。
崇儒尊孔施仁政,三省六部管控严。
选用贤能科举兴,唯才是举重寒门。
广开言路纳谏言,杜绝集权弊端生。
爱民如子官亲民,增产节约税收公。
以德维政奖耕战,男耕女织家风严。
贞观年间良臣多,房谋杜断相契合。
运筹帷幄有定力,稀世贤才福祉生。
肃清吏治整官僚,休戚与共润万物。
王识忠臣敢直谏,魏征直谏帝纳言。
社会治理国太平,夜不闭户无盗贼。
偃武修文天下静,贞观之治史留名。
经济
以农为本人均田,垦荒扩土粮仓满。
租庸调法增财税,轻徭薄赋惜民力。
安居乐业食无忧,崇尚节俭赈灾民。
遣散宫女三千人,家庭团圆惠民生。
商业兴隆集市茂,九州商城似春笋。
京城长安花似锦,东市西市尽繁荣。
西域商货骆驼运,丝绸之路初建成。
中亚各国来长安,换回瓷器布和棉。
军事
(大唐征战图)(征突厥、吐谷浑)
唐初周边不安宁,北狄突厥滋事生。
西戎吐蕃吐谷浑,西北高昌党项侵。
东夷强敌高句丽,东北薛延闹事情。
天山南北铁勒犯,大唐四夷虎视眈。
贞观四年厥犯境,坚壁清野唐用兵。
李靖统兵十万整,直扑突厥定襄城。
李靖坐镇六路击,夜袭定襄插帅旗。
吉利可汗北逃,唐军阴山出奇兵。
李靖李勣大包围,突厥军疲无力支。
群龙无首各逃命,突厥开城降唐营。
贞观九年唐用兵,王命李靖去西征。
夏王道宗侯君集,兵锋直指吐谷浑。
三月行军到鄯州,慕容伏元退梓城。
据险防守挡唐军,唐军猛攻不放松。
首战告捷兵大胜,慕容伏允西撤兵。
李靖分兵西路追,切断伏允退路归。
南北夹击大胜兵,漫头大捷收益丰。
赤小源战吐败阵,众叛亲离杀伏允。
伏允之子降唐军,西平郡王太宗封。
②(大唐灭高昌图)
高昌国王麹文泰,强势依附西突厥。
阻碍西域入唐贡,太宗欲灭高昌国。
贞观一十四年初,吏部尚书侯君集。
奉命率军伐高昌,首战告捷唐显威。
唐军进兵攻都城,小王智盛挡唐军。
两方激战智盛败,百年王朝就此灭。
高昌灭亡唐西进,大唐强势入域廷。
龟兹于阗碎叶城,天山铁勒归唐统。
唐在浮屠设西州,又设青州驻守军。
设立安西都护府,唐与西城商贸兴。
雪域高原松干布,十三继位咸赞誉。
平定吐蕃各部落,统一西藏作首领。
崇尚汉“文革”内政,击败东邻吐谷浑。
吐蕃逐强称王霸,常犯唐廷成冤家。
吐蕃党项结同盟,唐军打败党项兵。
杨赞干布退盟军,太宗和亲驾文成。
文成公主入西藏,从此唐吐息战争。
唐纳吐蕃成藩属,太宗封布两郡王。
吐蕃唐朝相融合,农工商贸大提升。
松赞塑像立昭陵,标志西藏归中华。
③(薛仁贵东征)
贞观一十七年初,太宗御驾征高丽。
下令造船四百艘,都督张俭运粮军。
长孙无忌徐茂功,潜师北进沈阳东。
江夏王臣李道宗,会师出击盖牟城。
城破获粮十万石,俘杀敌军人八千。
辽东总兵盖苏文,闻讯唐军到辽东。
离开三江越虎城,凤凰山前战唐军。
正逢太宗凤凰观,围逼唐王要江山。
骄横狂傲盖苏文,柳叶刀挥王面前。
唐王麾下段志玄,还有老将殷开山。
下山营救唐太宗,苏文斩杀老将军。
威武将军齐国远,柳叶飞刀杀得惨。
瓦岗勇将二十人,下山报仇命归阴。
士贵麾下薛仁贵,出马破敌救太宗。
仁贵苏文相交战,大战百合无胜算。
仁贵抽出百虎鞭,苏文抱鞍吐血还。
逃回三江越虎城,唐军入城盖封门。
秦王府中祭秦琼,怀玉挂孝去出征。
单枪匹马杀四门,里应外合杀入城。
哭丧棒打破飞刀,罗通怀玉战苏文。
盖苏文帅敌不住,慌忙出城搬救兵。
夜梦贤臣今日见,王命攻打摩岭天。
仁贵摆出龙门阵,斩杀苏文平辽东。
唐年杀敌十二万,又攻辽阳乌景城。
唐将契苾何仁攻,两军厮杀到天明。
乌景守将孙代降,唐军安市又用兵。
安市城墙实坚固,三面环山水丰富。
林仓军械设施全,易守难攻将士悍。
首部平壤大门户,国王稳坐平壤宫。
唐军城外筑高台,骑兵绕后合围击。
安市兵将严防范,弓弩巨石撼动难。
平壤派将高延寿,救援安市稳军心。
仁贵阻击杀入阵,箭射鞭打无人阻。
长孙无忌拆桥梁,断其归路延寿降。
唐王高台观军阵,感叹赋诗赞将军。
攻城数月兵不胜,寒冬来袭刺骨风。
军无棉衣人心散,唐王心思撤军还。
唐王谋臣观天象,紫微暗弱阴气封。
太宗梦见老岳丈,炀帝三伐击高丽。
死伤惨重帝殒命,岳丈托梦速撤军。
下令掩埋忠魂骨,退回长安兵战休。
太宗求稳未全胜,被逼撤军半成功。
贞观年间唐用兵,军力强大朝政稳。
对内宽仁勉滋事,国人满意尊朝廷。
文 化 (学馆图)
重视教育办学馆,六学二馆儒学先。
地方学馆严管理,授业科目种类全。
允许百姓办私学,重视修史编辑典。
教育兴盛弟子勤,完善科举贤才拥。
数学大家王孝通,《缉古算经》研究深。
代数方程详解算,几何研究成果丰。
土木建筑大工程,堤坝挖土定尺寸。
研究天文揽时运,算历博士八级功。
医学大师孙思邈,《千金方》略古圣作。
擅长道家炼丹术,悬壶济世称药王。
文化艺术大繁荣,国力雄厚交流深。
僧侣商人来长安,学习音律书画欢。
玄奘西行取佛经,求学五年返回京。
撰写大唐西域记,老子著述译梵文。
以身示范唐太宗,官吏清廉讲德行。
防范贪腐尊法度,革除民少吏多风。
贞观律条解民怨,减少死刑不极端。
高层官员常互动,王子犯法与民同。
兵部尚书侯君集,灭亡高昌建功奇。
屠城抢劫金银宝,后宫嫔妃奸污多。
贪财惹得太宗怒,与民同罪下狱蹲。
四年出狱心不服,勾结太子反朝廷。
废黜太子杀君集,流放妻子入岭南。
贞观之治用刑慎,二十四年诛十人。
太宗贞观凌云阁,大唐表彰画功臣。
功过分明王大度,君集榜上也有名。
唐太史令李淳风,太宗令君推唐运。
会同相士袁天罡,著推背图透天机。
天干地支相搭配,排成六十四卦推。
说词隐晦难测断,视为天书后世传。
5.立储纷争
太宗世民登了基,长子承乾太子立。
贞观律条法完备,军力强悍灭异国。
御驾亲征高句丽,四子李治伴驾随。
初战告捷王大喜,安市受阻撤军回。
太宗晚年好喜功,封禅泰山营宫廷。
臣言劝谏听不进,妄自尊大目无人。
太宗深通治国道,杀恐镇责强为要。
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苦作易使规。
太子承乾好酒色,宠爱伶人君失威。
太宗知晓杀伶人,太子恨父责李泰。
太子围猎祸百姓,逐渐失宠父皇责。
欲废太子立新储,太子闻讯杀心起。
太子六叔李元昌,怂恿太子反父王。
太子岳丈侯君集,出谋划策欲杀王。
事情败露太宗怒,废黜太子杀反臣。
太子反叛王伤情,立储朝臣闹纷争。
次子李泰人品正,文韬武略王欢心。
丞相刘洎赏识泰,常在王前夸赞君。
长孙无忌是国相,一帮元老罢朝廷。
阻碍立储李泰上,拥立弱小李治当。
元老少壮相争斗,唐王夹在两难中。
元老势大难撼动,唐王让步顺势行。
唐王征战回长安,龙体欠佳众臣参。
刘洎探视泪湿襟,回程路遇遂良臣。
情真意切发感慨,以泪洗而忧王君。
遂良见王谗言荐,刘洎口出不逊言。
栽赃陷害相刘洎,朝廷大事莫忧虑。
依循伊霍辅储君,诛杀异心稳朝政。
太宗妥协杀刘洎, 政权失控权臣威。
怯弱无能李治上,李泰流放李恪伤。
太宗晚年杀刘洎,换得元老少张狂。
忠心辅佐李治帝,不被禅让就足矣。
太宗驾崩李治登,王氏貌美皇后封。
王氏无嗣帝不喜,专宠萧淑后宫危。
王萧二人相斗激,王氏皇后出主意。
感业寺中接武媚,悲惨命运临头额。
诠释:
1.晋阳:今山西太原。
2.二安:指秦王麾下的安兴贵、安修仁将军。
3.坚壁清野:坚壁,加固防御工事。清:清理,引申转移。将四野的粮食和财物转移,是一种对敌入侵的作战方法。坚固堡垒,收清粮食以困敌人,使敌人既不能立足,又抢不到物资。
4.武周:指割据势力刘武周。
5.乐寿: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县城。
6.雀屏中选:崔屏,画有孔雀的门屏,比喻被选中做女婿。
7.柏壁之战:是秦王李世民平定北方割据势力刘武周宋金刚关键一战。李世民用以逸待劳之策,坚壁不出,等敌军废散放松警惕,突然出击,进而打败敌军,因战场在柏壁故称柏壁之战。
8.宫门挂带:唐高祖李渊病了,把国事交给秦王李世民掌管。有一天,秦王入宫看望父王,出宫时路经后宫,发现太子建成与四弟元吉在后宫与嫔妃饮宴作乐,怒而挂玉带于宫门以示警示。恶人先告状,李渊张、刘二妃反诬秦王调戏君妃。李渊大怒,将秦王李世民贬斥下狱。
9.三省六部: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为中央最高行政机构;六部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为中央最高职能部门。这种制度创建于隋,完善于唐。
10.房谋杜断:唐太宗时,名相房玄龄多谋,杜如晦善断。两人同心济谋,比喻二人合作默契。
11.偃武修文:停止武事,振兴文教。
12.六学二馆:大唐官学,六学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隶属国子监;二馆指弘文馆,崇文馆,是大唐最高学府。
13.悬壶济世:悬壶代指行医卖药。壶指盛药的容器,悬壶,挂着盛药的壹;济:救济、救助;世,世人。高悬药壶救济世人。
14.音律:音乐上的律吕宫调,或诗文的声韵规律。
15.民少吏多:指人少官多的弊政。
16.伊、霍:指商伊尹和汉霍光。伊尹放太甲于桐,霍光废昌邑王立宣帝,后常并称,泛指能左右朝政的重臣。
【作者简介】
李治民,男,生1944年,家住扶风县城关街道双乐村,高中文化,中共党员,1964年参加教育工作,中学一级教师。任教期间一直从事中学数学教学与研究,曾两次获省级优秀班主任称号。退休后,创办(陕西省戏曲艺术职业学校),为秦腔梨园培养了众多艺术人才。曾担任城关街道政协组长,现任扶风县城关街道西区老干党支部副书记。<扶风县城关街道西区老干支部演艺团>团长。主要作品有:《扶风县乐稼后村誌》(30万字),《扶风城西系列故事集》,戏曲《利剑出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