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2日下午四点钟左右,我们在大裂谷的高处向下望去,下面深不见底,只好在此观察了一下并且拍照留念。上车后陈又礼介绍,下面我们要看的是在坦桑尼亚和肯尼亚有一个古老游牧少数民族——马赛族。马赛族生活在东非的肯尼亚南部和坦桑尼亚北部草原地带。三三两两的红色、绿色衣装的马赛人点缀在遍野的牛羊中。
我们的车停在了一处马赛人聚集的部落。大约有十多个男性青年,带着淡定的眼神手执权杖向我们走来。随后又来了十几位女性妇女,马赛族的女人们不论老幼,都留着光头,衣裹袍布,像尼姑一样。她们脖子上和耳朵上挂满了装饰品。十几位男性马赛人手举权杖转着圈圈,嘴里喊着口号把我们围在中间,同行的李存修教授还和他们来了个互动。
转了几圈后他们将我们带领到部落,让我们参观了住处。这个部落是当地政府根据马赛人的住宿情况而建造的一个旅游景点。占地面积约十亩地,建有近三十处,用树枝圈成圆形的房屋,看上去和蒙古族的蒙古包近似。里外都是用动物粪便泥好,上面留一个天窗约(40/60公分)采光用,内部分三个小间,分别是女主人的、儿童的和伙房。我看到做饭的地方只是有五块石头和一个铝制锅,他们做饭没有电、没有煤、更没有煤气。烧水煮饭都是用木头,平时吃饭多吃生冷食品,过着原始人的生活方式。
马赛族主要分布在坦桑尼亚和肯尼亚,人数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五。马赛族拥有骁勇善战的战士,举止高傲,常常不顾及政府的强烈反对,坚持保留自己的部族特点及生活方式。他们是草原上神秘彪悍的古老游牧部落,世代与野生动物同居一地繁衍生息。独行的马赛人大都着装鲜艳夺目,尤以红色居多,据说大多凶猛动物都惧怕红色。他手持一根长棍,衣服像披裹的床单,似乎随时打开都能在草原地上入眠。瞧他们自由自在的模样,再看周围成群的动物,无法不担忧他们的安全。在路边见到一些马赛人的孩子,独行于空阔的草原。我们的孩子上学都要接送,生怕被车撞了被人拐走了。
马赛族的艺术传统,他们引人注目的身体装饰及各种串珠装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女人以偑戴夸张的片状串珠项链而出名,男人通常穿着红格子毛毯并携带一根与众不同的镶球木捧。马赛族人以部族首领制领导,实行一夫多妻制。这个部族首领娶有十个妻子,已生三十六个儿子,他们以多妻为荣。我们顺便挑选了几件旅游纪念品,讨价还价后付费上车。在上车赶往下一个住宿点的路上,初步了解了他们的生存环境和状态。
马赛人多数生活在非洲草原丛林中,常年与动物为伴,但彼此一般互不侵扰,相安无事,多年的共存已经在他们之间形成一种特定的默契与和谐。马赛男人的财富不是拿金钱来衡量的,而是看他有几个妻子和多少头牛。更多的是有几个孩子,两者缺一不可,妻子的数量多少,而娶媳妇的目的是为了多生孩子。马赛族还有一个奇特的传统,就是除了多妻制外也可一妻多夫。就是说一个女人除了嫁给自己的丈夫外,还可能是整个族里同龄男人的妻子。如果有成年客人来访,马赛人按照传统应当将自己的床让给来访的男客人。但,是否与男客人同房,则严格地由女主人决定。如果是帅哥,当然容易得到女主人的垂青。女主人与客人同房后如果生下孩子,则归她本来的丈夫所有,并成为父系家庭的后代。
李连科,大学学历,从医、从政、从文,曾经任安丘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安丘市文旅局局长,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出版《安丘文化志》《安丘书画作品集》《安丘民俗》合著《安丘百名进士录》《三河文集》《安丘历史文化丛书》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