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寿:仁者上无愧于天,下无愧于地,当然也无愧于自己的良心,坦荡无疚,精神处于最佳状态,当然立于长寿之道了。李效武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位受人尊重的老者!李效武先生今年已是八十岁高龄的老人了。他一生工作在景芝,特别是对景芝企业的发展和繁荣,他是参与者、见证者、开拓者、同时又是领导者。
中共中央于1978年召开了第十一届三中全会,要求全国各地尽快恢复生产。将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景芝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大力发展社办企业,筹建安丘县第三化工厂。
效武先生临危受命,党委任命他为安丘县第三化工厂党支部书记兼厂长。他不负重望,在短短的一年内,一边筹建一边上设备。年底建成投产,创造了在山东省内社办企业的奇迹,以少量的资金投入,当年投产、当年达效,实现利润4万元。第二年在广交会上广交朋友,谈成了一个投资少、见效快,能够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好项目,人造绢花和编织带生产基地项目。这两个项目的落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安排就业服务提供了机会。迄今为止,人造绢花加工企业在安丘周边有120 多家,辐射于山东半岛地区十几个县市区。
该厂生产的产品,随着全国环评审批程序越来越严格,科技含量低、产品过剩,逐渐退出了市场。但是,从安丘第三化工厂走出了一大批懂经济会管理的大量人才。安丘县第三化工厂就好似一所职业学校,从此地培养了大批的复合型人才。到目前为止,他们已经发展成为企业家、老板和房地产商,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效武先生还利用这个平台,对生活困难的人群提供了方便,景芝街的孟宪平在村里成为了孤儿,由于生活极度困难,患上了支气管哮喘病。他便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帮助安排工作,并且,帮助其成家立业。现在,孟宪平同志已经过上了儿孙满堂的幸福生活。
效武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心慈面软,与人为善。扶贫济困,友好四邻,一生好事做了许多。这就印证了一句话——仁者寿。他在任期间,处处事事心里想着他人,同情弱者、帮助弱势群体度过难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000 年退休后,由于家人及朋友的不幸离世,他欣然面对。对自己对家庭树立认真负责的态度,力所能及的关心和支持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关于养生:他的宗旨是,人退休后应该注意内在的养生。只有内外两个养生一起养,相辅相成才是真正的养生。所以,他在生活中科学的制定了一套严格的养生保健日程表,做到“饭后散步,少荤多素,运动适度,戒烟限酒,心理平衡,遇事制怒”。“心理平衡”是他最好的补品。“富莫于常知足,贵莫于能脱俗。”他一生坚持优良传统勤俭持家、宽厚待人,他的为人处世的作风在景芝镇有口皆碑。有了一套好的养生保健规则,关键是形成了约定成俗的制度,做到雷打不动、持之以恒。
关于长寿:一是“信念”。人的一生一定要活得有意义,要有自己的追求。有了追求,就有了全部的动力。二是“心态”。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要有“留得青山在 ,不怕没柴烧”的心态,爱护好自己的身体。养护好自己的身体,就是对家庭、对社会最大的贡献。自身不受罪,家庭不受累、贡献于社会,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社会、去服务在社会、奉献社会。效武先生常说的一句话“要想健康长寿,不靠天,不靠地,全靠自己。”
关于人生:人生如书,书如人生。人的一生就是一本书,童年、青年、老年是人生不同的篇章。到了老年时代,就是一本回忆录。唐人韩愈《赠元十八协律》六首之二:“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第一句就说“读书患不多”,效武先生只上了六年学,既没坐十年寒窗,也没读五车之书。“既学患不行”,自己能坚持读书、读报,用笔记录和书写了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毛泽东主席曾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是更重要的学习”。回顾效武先生所走过的路,不管在逆境还是顺境,他都能坦然面对坚持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
生命,因读书、写作、而延长。心态,因加强身体锻炼而健康快乐,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珍惜每一天的美好时光。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心中若无烦恼事,便是人间好时节。他经常讲人的生命要努力做好两件事情,一是力争利用一切机会去博览群书“读万卷书。”二是身体力行地去“行万里路”,到大自然中去探索未知世界 。
他对朋友的态度是,“言宜慢,心宜善,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沉默是金”。智者明,仁者寿。吃得苦中苦, 方为人上人。
安丘古县志记载,安丘浯阳李氏在安丘是名门望族。“民为国之本,家为国之基”,“修身、齐家、平天下”是李氏家谱之灵魂。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今年喜迎李效武先生八十大寿,老寿星德高望重。四世同堂喜洋洋,八十老人福满堂。福寿双全享太平,家业兴盛子孙旺。这是普济弱者、善良待人的结果。 效武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做到了,同时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是为序!
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李连科
2017年7月7日于安丘三元书屋





李连科,大学学历,从医、从政、从文,曾经任安丘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安丘市文旅局局长,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出版《安丘文化志》《安丘书画作品集》《安丘民俗》合著《安丘百名进士录》《三河文集》《安丘历史文化丛书》等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