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梅
開甯.宁夏银川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梅花香自苦寒来。"自古以来,梅花都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梅花象征着坚强、高雅和忠贞,是吉祥幸福的象征,寓意着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
梅花与蘭花、竹子、菊花,并称为"花中四君子"。梅花又与松树、竹子,并称为"岁寒三友"。梅花以其美丽绝俗的花朵和傲霜斗雪的特征而闻名,在严冬中傲然绽放,更被视为坚韧不拔的人格精神的体现。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词中描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写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词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虽终生坎坷却坚贞不屈,达到了物我融一的境界,笔法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
如果说晋.陶渊明是爱菊的诗人,宋.周敦颐是爱莲的诗人。那么,宋.陆游就是爱梅花的诗人。
宋.陆游在《梅花绝句》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若是自己像神仙一样有分身术就好了,可以化身千千万万,这样每一株梅前就都有一个我。
陆游有严重的梅花情结,他的一生共写过咏梅诗作300余首,从梅开,到梅落,从赏梅到忆梅,梅花贯穿了他生命的始终。
宋.林逋同样爱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首《山园小梅》中的诗句,把梅花的灵动飘逸,清雅仙姿写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大家公认为咏梅诗中的天花板。
林逋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大隐隐于市",选择在北宋杭州最繁华的西湖边上——孤山隐居,种植梅花三百株。
元代诗人、画家王冕,对梅花也是情有独钟。"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晚年时期携妻儿隐居诸暨县(今浙江省)九里山水南村,种下梅树一千余株,植梅、咏梅、画梅成癖,梅林边上,盖了三间茅草屋,取名为"梅花屋",自号"梅花屋主"。
他笔下的梅花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对后世画家影响极大。
南宋诗人杨万里,不光爱梅花、赏梅花、爱到极致还要吃梅花。
"剪雪作梅只堪嗅,点蜜如霜新可口。一花自可咽一杯,嚼尽寒花几杯酒。先生清贫似饥蚊,馋涎流到瘦胫根。赣江压糖白於玉,好伴梅花聊当囱"。杨万里的《夜饮以白糖嚼梅花》。
这首诗的意思是:折梅一枝也就只能嗅一嗅梅花的清香,可是把它取来加点蜜糖那就不一样了,清新可口啊。就着梅花饮酒,一朵梅花可饮一杯酒,先生我实在是太清贫了,大半夜里饥肠辘辘,吃点什么好呢?就来一勺赣江的白糖洒到梅花上,一盘美味的点心就成了!
"瓮澄雪水两春寒,蜜点梅花带露餐。句里略无烟火气,更教谁上少陵坛?"杨万里《蜜渍梅花》。"寒尽春生夜未央,酒狂狂是醒时狂。吾人何用餐烟火,揉碎梅花和蜜霜。"杨万里《昌英知县叔作岁坐上,赋瓶里梅花,时坐上九》。
后来,可能是条件有所改善,也可能是白糖不够甜,诗人将白糖换成了蜂蜜,蜜渍梅花。再后来,邀请友人喝酒,也取来梅花和着蜜霜,一同且醉且狂……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南宋诗人杜耒创作的这首《寒夜》,月光照射在窗前,与平时并没有什么两样,只是窗前有几枝梅花在月光下幽幽地开着,芳香袭人。这使得今日的月色显得与往日格外地不同了。
毛泽东主席的《卜算子.咏梅》中,"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描绘了梅花在严冬中傲然绽放的英姿。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梅花虽美,却不与群芳争艳,只默默地将春的消息传递,待到山花烂漫之时,她却在丛中含笑,谦逊而高洁。
"朵朵花开不染尘,冰清玉洁本天真"。雪霜覆盖,众芳凋零,唯有梅花独自盛开,花容月貌不畏风霜,散发出独特的韵味……
刘开宁写于2024年12月28日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