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夏时节,回小峪矿故地重游,路经磨道河,被它那华丽转身所吸引。返回时,特意停留在湿地公园,感受了一把清新的气息。
磨道河,在远离尘嚣的城镇边缘,宁静的蜿蜒流淌。河水清澈见底,仿佛是大自然恩赐的礼物,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也悄然触动着每一个驻足河畔的心灵。
春天,万物复苏,磨道河畔的柳丝轻拂水面,激起一圈圈细腻的涟漪。河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银光,宛如一条镶嵌在绿野中的银色绸带。老人们常说,这河水几十年如一日地清澈,见证了村镇的变迁,也承载了无数人的童年记忆。孩子们光着脚丫,在河滩上追逐嬉戏、摸着泥鳅,偶尔捡起几块扁平的石头,比试谁打的水漂更远、更多,清脆的笑声和水花一同在阳光下绽放,那是最纯粹的快乐。
如今,依托磨道河湿地公园,一岸是绿色蔬菜大棚,常年供应着各种蔬菜;一岸是成片成片的杏园,演绎着大结杏的春华秋实。连接大运与市区的公路穿园而过,通向市里,延伸到四面八方。道路两边,商铺连片,生意兴隆,运气兴旺。
工业化的浪潮让人担忧,由于不注重环保,在我的印象里,磨道河曾经一度时期是“脏乱差”。
磨道河是否还会被污染,失去那份难得的天然清澈?令人欣慰的是,市委市政府进行了全域旅游规划,村民们也深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他们自发组织起来,积极配合政府保护这条母亲河。
沿岸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建立污水处理设施,确保每一滴流入河中的水都是干净的。这些努力没有白费,磨道河依旧保持着它的纯净与生机,成为了村镇的一张亮丽名片,吸引着远方的游客前来探访,感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
磨道河不仅滋养了这片土地,更孕育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河畔的古朴磨坊,见证了农耕文明的智慧与勤劳;河边的画廊,是村民和游人们交流情感、传承故事的场所。河边的令公塔,述说着杨令公和杨家将的故事。夏天,每当夜幕降临,月光洒在河面上,老人们便围坐在一起,讲述着那些关于磨道河的传说与往事,年轻一代则在一旁聆听,眼中闪烁着对这片土地深深的敬畏与热爱。这些故事,如同河水一般,流淌在每个人的心田,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找到心灵的归宿。
面对未来,政府和村民们有着更加长远的规划。他们希望通过科技的力量,进一步提升水质监测与保护水平,让磨道河成为永恒的生态典范。同时,他们也希望借助磨道河的文化魅力,发展生态旅游,促进村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让更多人了解并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自然遗产。他们的设想,受到政府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