寳山
草书,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深奥莫测,就是读书之人,也是十人九不识。其实,这只是人们对草书不懂的一种认知而已。
简言之,草书有三种形式,章草、今草(又名小草)、狂草(也叫大草)。大凡学草书之人,须知这三种写法,不然的话,你未必知草,就是写草,也是门外汉。于右任先生曾经说过,有些人写了一辈子草书,但却不知草写之法,说不好听话,就是胡写吧。
章草,隶变草的最初阶段。变革年代——汉代,且首创者不祥。至于草写源故,当代草圣于右任先生有定论;“不认真的结果”。然而,就是这以“不认真”,却颠覆了汉隶书写规矩,打破了隶体的一统天下,草隶、草体、楷书、行书,如烂漫山花,交相辉映,应运而生。从大汉到三国、两晋、隋唐近千年间,多体书写方法几经演进,渐趋楷行,成为官体流行。而草书只所以不能灭,根本原由,利于时代发展,变繁为简,变慢为快,型体简括,增速多变而有诸多亮点,同时,也把汉字一次次推向新时代。历史上草写有重大贡献“书圣”、“草圣”,有鐘繇张芝、王羲之父子,孙过庭、张旭、怀素等多不可数的法家书圣,是他们开创了中国草写之法先河,以至草体流传至今。
再说今草,又名小草,草书写法的主要品种。其法为,每字必草,每笔必草。破中国字横平竖直之祖训,讲究转笔神韵,横竖异常,把汉字繁冗之笔变得十分简捷,一字一笔到一笔多字,把慢工的汉字提升到用符号书写高度,是中国字在书写方面不断提速。看一下日本字,就是受益于中国字简化的结果。我认为,中国字发展的方向,应该向符号化发展,这也是先哲书圣们梦寐以求的书法梦,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向。
至于狂草,中国字的美术品,虽美丽深奥,但不实用,属阳春白雪,合者盖寡之类,不可推崇。
本文认为,草体写法,特别是今草,截止目前,仍是汉字最精简的写法。它从远古走来,颠覆了中国人对汉字书写上的固化认识,也是汉字在手写方面的改革方向。一字一笔,化繁为简,从实用出发,利于中、大学生学习,可增加手写速度,可摆脱电脑依赖。
至于草书艺术,本人认为,那是书法家的奇思妙想,人为的把字的形体变态,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及视觉新鲜感,本文在这里不作过多评说。

2022年仲夏写与西安
终审:孔绪牢
责编:雷世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