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词谱晏几道体·《词林正韵》五部)
文/周科云
瑞凤栖梧吉旦开,金芒破雾照书斋。国昌祚盛庶民悦,吟就新词意满怀。
思旧事,盼新阶,熙和嘉世上高台。愿偕岁月长携手,翁媪相依情韵谐。
注: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即“初始之日”的意思。“元旦”通常指历法中的首月首日。在中国,“元旦”一词古已有之,古代“元旦”起源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但是,颛顼提出了元旦概念,并没有确定“元旦”这一名词。中国历史上的“元旦”指的是“正月一日”,“正月”的计算方法,历代的元旦(首月首日)日期并不一致。从汉武帝起,规定春一月为正月,把一月的第一天称为元旦。对“元旦”比较早的记载,在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诗作《介雅》中可见到。里边提到“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很明确说明它的“开端”意义。唐朝时,房玄龄等人负责修《晋书》,里面出现了有关“元旦”的记载:“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辛亥革命后,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阳历年”、“新历年”或“公历年”。
元旦的庆祝活动丰富多彩。在中国,燃放爆竹和舞龙舞狮是常见的庆祝方式,象征着驱赶邪灵和迎接新年的到来。此外,古代的元旦庆祝活动还包括进椒柏酒、饮桃汤、屠苏酒等传统习俗,这些活动不仅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期望,也蕴含着健康和长寿的美好愿望。值此元旦佳节莅临之际,谨以小令祝福各位老师亲朋好友身体健康阖家幸福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以上图片及有关资料均引自网络平台。谨此说明并感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