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冯氏大典2024年工作总结
及2025年工作计划
各位宗亲好!新年好!
万象复始,一元更新。辞去旧岁,我们又迎来新一年的到来!过去的一年,《中华冯氏大典》工作得到来自全国的各地冯氏宗亲积极支持,不少宗亲在大典群里不吝分享资料和谱书世系以及寻宗问祖信息,展开宗源探讨与交流,鞭辟入里,答疑解惑,不断丰富了冯氏文化的研究活动,为大典工作添砖加瓦,使大典修编工作顺利地进行。现将2024年大典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4年工作情况
(一)出谋献策,分享信息。自2021年大典启动伊始,在冯长文、冯健、冯宗珠等宗亲的倡首下,创建了《中华冯氏大典》筹备群(300人),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有识宗亲,他们积极参与讨论,为大典出谋献策,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他们主动分享各地各支史料和资讯,为冯氏宗亲寻根问祖提供了宝贵信息。
(二)汇集精英,储备人才。为汇冯氏之精华,集冯氏之菁英,创冯氏之经典,编委成员以推荐、自愿方式进入,互相尊重,平等交流,动态管理。目前编委成员有69名,他们来自各方翘楚,德才兼备,术业专攻,各有所长,都是大典修编的得力参与者和有力推动者。
(三)收集资料,整理分享。2024年是史料收集、初编工作阶段,仍处于系统化整合阶段。
2024年,有关《大典》的冯氏文化资料的收集工作一直在进行中,冯长文、冯宗珠、冯资荣、冯德迈等宗亲积极收集资料并整理留存。冯资荣宗亲搜索大量的资料,创建《湘冯文化》,分享了多篇高水平、高质量的冯文化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来源可靠,很受宗亲的喜爱和欢迎。冯德迈宗亲断句整理了《中华冯氏历代名人录》(先秦——近代人物)、《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冯姓部汇考)、《冀州冯氏宗谱》(序文篇)等,并在大典群里展示,尽心尽责为大典修编提供了一些珍贵的历史资料。
(四)入居简史,初编见效。作为《中华冯氏大典》开篇之作、大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冯氏入居简史》,在冯健(领队)、冯资荣(主编)、冯长文(顾问)、冯宗珠(群管)等宗亲的领衔下,成立了大典首届编委会、大典审核小组,正按部就班地进行。自2022年8月启动初编工作以来,冯长文顾问苦心操劳、亲力亲为,各方联络,多方协调,发动各地宗亲供稿。冯长文宗亲虽已耄耋之年,精力有限,却还是默默无闻、不遗余力地开展工作,并将微信版投稿转换为手机电脑版,授意转发给初编冯德迈宗亲整理编辑。
至2024年12月底止,《冯氏入居简史》共收集到各地稿件99篇,其中河北6篇、辽宁1篇、黑龙江1篇、江苏2篇、浙江3篇、安徽6篇、福建3篇、江西4篇、山东3篇、河南5篇、湖北6篇、湖南7篇、广东8篇、海南2篇、四川13篇、贵州10篇、云南2篇、陕西2篇、甘肃1篇、广西1篇、宁夏1篇、重庆8篇、台x湾2篇、海外2篇。初编对每篇来稿都认真进行核对,断句校勘,去繁就简,更错纠正,做好存档。现《冯氏入居简史》1卷已初步编辑成册,页码达976页,字数约43万字,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待主编最后审定,争取于2025年上半年付梓成书。
二、存在问题
(一)网群交流内容有限,坦诚付出者不多。大典群聚集来自全国各地各家族分支的宗亲,宗亲职业、学识、修为等参差不齐,交流、沟通各异,提供的谱料也是五花八门,各有特色。网络交流便捷、直观,是广泛交流、沟通的一种好途径。网络交流也能展现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但个性因素或见识问题,仍然存在沉水的多,冒泡的少;观望的多,分享的少;充数的多,做事的少。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期待今后能创造见面机会,达到坦诚相待、真心付出的成效。
(二)方案不具体,缺乏操作性。冯氏大典工作是自2021年冯周德宗亲拟定的方案的基础上启动的,但该方案措施不具体、组织机构不健全、工作安排不到位、操作性不强。此后,推进工作缓慢,修编成果不大。大典的编修是一项系统工程,非一朝一夕之功,需大量有学识、有智慧、有远见的宗亲参与和出谋划策,更需要各地宗亲的鼎力支持,急于求成只会事与愿违。为此,我们必须稳妥推进。
(三)机构不健全,经费无着落。目前,大典工作仅通过网上自愿发起,无固定机构(如领导机构、编委成员),无固定场所,无资金支持等,缺乏指导性、动员性、系统性、长效性机制。做任何工作都需经费维持,大典修编也要经费支撑,经费问题也是制约大典工作开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四)凝聚力不强,缺乏远见性。冯氏渊源源远流长,支流繁多,散居各地,冯氏文化发展应是百花齐放,多元化的。只有充分听取各支意见,展开对外交流与合作,相互学习,相互融合,才能获取真经。目前,冯氏文化机构众多,文化名流不少,但各自为战的多,大典机构所汇集的还是其中的一少部分,尚未达到全面选才、全面用才的局面。大典修编有待进一步精心谋划,一件件都要落实到人。
三、2025年工作
(一)2025年仍然是史料收集阶段。编委会还将拟定出台大典编修方案,开始着手细化编纂各项工作,开启有步骤、有全局、有见效性的工作。
(二)加强分工合作,加快大典的进程。落实做好史料收集、整理、分类的工作,充分沟通、交流,论证和理顺冯氏源流,为以后有条件实现集会交流协商打下基础。
(三)继续收录《冯氏入居简史》第2辑。还有山西、青海、内蒙、西藏、新疆、上海、北京、天津、香港、澳门等地均为投稿空白,还要加大宣传发动力度,扩大投稿范围。拟定《冯氏入居简史》2卷在录入100族支简史后,初编者将交付主编审核,争取寻求印发。
(四)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调动一切无私奉献的宗亲力量,让各地有识宗亲主动参与和支持大典编修工作,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带来新知识,新的理念,新的认知;同时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募捐和广告形式吸引宗亲捐款,为大典保驾护航。采取“以文促商、以商兴文”相融合,共发展。
(五)2024年12月下旬,中华冯氏文化总会和广东冯氏文化总会在广东省佛山成功召开了冯氏年会,并有意向大典机构骨干发出邀请,共同研究推进中华冯氏文化工作。据说,目前该机构实行动态用人,选有德能之人参加。冯氏人文荟萃,本是一家人。如果《大典》《通志》合并有诚意,冯氏一盘棋,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同做事,应是众望所归、皆大欢喜之盛事。
新年新气象,2025加油!
中华冯氏大典首届编委
2025年元旦








湖北省江西省京公子谌公裔孙简史
一、重修宗谱序(冯善户)
盖闻,夫孝者,善继前人之志,善述前人之事也。而前之志与事,孰有大于谱牒哉?谱之所载,别支派之亲疏,志男女之存没,序长幼之尊卑,以及坟莹、坐向、祀产、多寡,无不了然。要难仍其蠢蚀遗残而弗为之焕新,以抱惭于继迷之善者也。
济邑以善名者,惟冯姓焉。溯自春秋而后,秦汉两朝,簪缨难以悉举,即六朝以迄唐宋,或出或处,无不史乘光昭。然代远年湮,源流恐难清晰,而支分派别,泾渭终莫混淆。故序户名,断自谷善公始。谷之后,有二分志堂公、乐堂公;志堂公,今又分二分恺公、憬公;乐堂公,亦分二分省斋公、益斋公。同为邑之巨族,累世争荣登仕,版著贤书,屈指不胜数。
今冯君(冯善户),世懿懋辉,先生夙敦孝友,克绍箕裘,常怀家乘之修有数十年矣。使终听其日复一日必至逾越遗忘,弥难详核。原是先生矢志鸠工,重为修订,则敬宗尊祖睦族,亲亲之心不大较著哉!
兹值贵户谱精枵,處協瑤熥,妄自秉笔以序。
翰林院协理太史眷弟刘炜拜撰
同治六年岁次丁卯孟夏月谷旦
二、冯京公及其子嗣
根据冯京墓志记载,冯京(文简公)娶王氏文安郡夫人,兵部郎中三司判官丝之女。再娶富氏,遂宁郡夫人。遂宁卒,娶其妹安化郡夫人,先公八年卒。男五人,曰谌,右朝奉郎;曰訢,右宣德郎,早卒,赠右通直郎;曰诩,右宣义郎;次殇;曰询,右承奉郎。女三人,长适西京左藏库副使赵□恭;次夭;次适瀛州防御推官蔡渭。
孙男七人:传正、传庆、传道、传经,右承务郎;传范,假承事郎;传师、传授未仕。孙女六人:长适常州武进县尉薜睿;次右承事郎韩澡;次忠正军节度推官朱绂;次左承事郎马涓,余未嫁。八月壬申,葬河南府密县义台乡南朱村之祖茔,三夫人附焉。
三、 冯京公后裔入居长江中游两岸湖北省、江西省简况
冯京公后裔(但此地之前有唐冯茂公送山五祖建五祖东山寺有无关系待考)。京公子谌公的后代,有始祖仲礼公(十公之子字伯宜,翰林院侍读学士,生于皇统八年公元1148年,妣鄢氏,诰封夫人,生子贤训,有墓合葬老屋后),后人散居各县市;仲立公,十公长子,字大本,约生1172年,娶胡氏,坟柏树下,生子文秀,后人多;康锐公,圣公之子,生于南宋建炎4年(公元1130年),妣王氏,坟江夏竹牌门,生子执权,后人分居各县市,仝公等支糸。
我祖仲礼公后裔主要分布三省各县市,2003/2007年,除小修支谱,主要是武穴冯姓大同谱和大冶冯姓谱。据2003年武穴市冯姓大同谱:湖北省黄冈市的武穴市、蕲春县、黄梅县,黄石市的阳新县大冶市,江西省九江市的柴桑区瑞昌市等近十县市(不含迁外地)冯姓有几万人都按谱声言是冯京公后裔。
2003年,先辈第一次全市冯姓大同修谱的确不易,虽存有小的错误,但其功德无量,今有一半修谱人已作古,但他们的奉献是突出的!
四、 字派
克明公弟克达公分两支,散布世界各地,主要集居在湖北省黄冈市、黄石市及江西省九江市。冯京公后裔谌公……十公之子仲礼公、贤训公(谱记,瑞邑迁蕲,一说荆州任上来蕲,墓在黄梅县蔡山与武穴龙坪交界的江北一级公路边,坐东向西)
仁德公
、
应爵公(淮南节度使兼蕲春县令,墓在蕲州大泉山第一泉右,2022年修复,1952年蕲春县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含克达公妣墓
.
克明公,名讳元,又国良,字克明(道明),应爵公之长子,吾支之宗祖也。公生宋咸淳丙寅二年(公元1266)二月初八巳时,她生是年六月十二日酉时,生子一:德璋(安璋)。公妣殁失考:卒后合葬大泉山狮子抱球地。后世才俊毕出,武有五世孙昇一将军,军垦着籍德化(九江);御前侍卫威武奉直将军九世孙天骏公;文有参议大夫善兴公,奉政大夫谷善公,李时珍电影救过李时珍三次的九世孙冯天驭,号午山,明嘉靖进士,官封尚书太司冠,诏封资善大夫名闻天下。历朝文臣武将不胜枚举。
子孙繁衍迁播华夏诸省,业成旅居海内外者众,此皆赖我祖之荫庇。谱载,公坟茔于蕲州两路口狮子抱球地,酉山卯向,原墓损毁,族人钰峰帮助升一公裔孙确认并请回原主碑一块,乃合族公议集资筹款重修坟茔,特记之。
冯公克明鄂赣籍,裔孙(福初公之子昇一公世系)振涛 祥貴祥胜彦志帮国任东,今侯主修振启、振祥、振国、祥礼、亚洲、日南、国强、立新、修焱、国福、楚才、美富、美春、常习、协助率老鹳巢、冯埒、冯刘等千余户,于公元2022年10月重修并记(北纬30*4111”东经115*21'52“湖北省黄风市海拔40东80°正向绣球峰筹,捐款见善兴公妣、福初公妣基旁裔孙榜:裔孙分布地:1、海一公世系黄梅县团洲庄:2、黄梅县宝兴庄,3、海二公世系柴桑区花坟头庄,4、柴桑区河溪畈庄,5、柴桑区东冲庄,6、海二公世系武穴市桃树岭天子都,7、海二公世系武穴市余冲村,8、柴桑区新屋下大路上庄,9、海三公世系柴桑区花坟头庄,10、海三公世系武穴市余八大于西,11、柴桑区赤垅庄。12、蕲春老鹤樂,13、海四公世系柴桑区鸡鸣山庄,14、柴桑区牛眠岭庄,15、海四公黄梅县团洲庄,16、海四公世系武穴市仙人湖黄沙境,17、另黄梅县、武穴市冯刘垸,另武穴市、黄梅县冯刘垸,18、联系人:武穴市今候 13971749368,嶄春县老鹳巢美伦18618671284 江西帮国)。
1952年蕲春县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弟克达公……
共字派:
千堂信恕端、鹤爵克安仁(此前两支共此之后分开)。
一支字派:思慎学博志大天年、佑启厥后景行维贤、尊祖存先美扬赵燕、家声永振作述相传、松光玉锦源本辉煌、钟清树耀增钦流芳、乾坤鉴字钧照宇环巨泽衍庆福寿吉祥……
克明公之后……善兴公、福初公、升一公、海二公、春公、潮公、永胜公、思公恩公、时道公、大兴公…。
我支升一公,应朝庭召封将军,赴九江入军册,不叙谱。
自大兴公后字派:国学士文章、光宗克振帮、修齐存日用、孝友著能常,啟后思扬显 首先发善良
一心培祖德 万世自荣昌….
一九八九年麻阳庄修订:
祖武其祥 俊美有常 前修绍合
随和益彰 遐迩载裕 左右维康
尚书航秀 代则愈长 本原汉树
但盛含香
二00七年湖北大治修订:
联和庆丰旺 周雄宣晋唐
科铭久卓越 诗书益裕广……
…正式完整的 2024年中元……。
五、 冯谌裔孙冯今侯领衔修复古坟
近年来拜访全国冯姓名祠古坟古院,搜集学习资料,领衔率上万宗亲修复了近千年(从京公至我父母)的几十座直系重要古坟。如拜异公父城坟、海南宝冼庙、郑州京公墓、修蕲州宋元明应爵公妣、克明公妣,广济铜鼓寨善兴公妣、福初公妣、九江柴桑升一将军公妣、海二公妣春公妣、潮公妣、永胜公妣、思公妣恩公妣,拜东冲时道公妣(仍在)、广济武穴天子都冯铺大兴公妣、戴夫人国安公妣合墓(江北唯一保存完整)、学周公妣仕秩公妣、文通公妣光选公妣、章志公妣光清公妣、宗来公妣克俊公、克俊妣徐夫人、振松公(祖父)、振松妣龚,邦福(教师父亲)树斌公、母蔡梅妣等坟茔,带动了不少乡亲修复祖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