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生难忘的记忆(七)
文/朱海明 诵/淡淡的茶香
1956年初秋,我6岁了,因为忒淘气忒气人,奶奶就把我送到抬头营小学。可是招生已经结束,奶奶直接找到了校长赵达仁,他是是抬头营的名流,大高个儿很威严也很怕人,但是和奶奶很熟,所以简单地考了考我,当场就批准我入学了。
考完学回来,我继续淘气,不小心把父亲做杆(gǎn)儿秤 的手钻(zuàn) 弄断了,心里害怕啊。可是父亲笑着说:“你上学了,就不打你了。”这是父亲唯一的一次开玩笑式的吓唬我。后来,记不得哪一年了,大概十二三岁的时候,不知怎么真的惹父亲生气了,脸都变色(shǎ)儿了,真的要揍我了。吓得我转身就跑,还是光着脚,直奔对门许殿臣家以南的废墟上,跑的飞快,脚下全是碎砖烂瓦,坎坷不平,可是脚丫子一点儿也不疼,真的吓懵了神经也就麻木了。
父亲的脾气柔和胸怀宽阔,平时从未大发脾气,从未耍过酒疯,从未和妈红过脸,从未和别人吵嘴打架。尤其和大多数男人不一样,从来不会骂大街,更没说过黄段子。只记得我参军前,在生产队劳动时,歇歇儿了,也就是干活时中间休息一会儿。男社员可以抽烟,用石头子儿玩儿一种叫下连儿的游戏,女社员可以结伴找个背人的地方去方便。父亲忽然出了个谜语,基本属于荤破素猜。大伙儿听了哈哈大笑,可是谁也猜不出是什么。最后父亲揭出了谜底“驴轴根”。也就是毛驴配上鞍鞯时,两条绳索拉着一条横棍在毛驴尾巴下边,以固定鞍鞯。大伙儿这才恍然大悟又一阵大笑。这是我听到的父亲父亲唯一的一次说俗笑话儿。
父亲还有一副钢筋铁骨铜肩膀,是伟岸不屈的大丈夫,他挺起腰杆耸起肩,战胜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与挫折,走完了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如果用现在的价值观考量的话,父亲一生不知道挣了多少钱,用他那颗九窍通灵心和万能摘星手,把他的七个子女平安健康的养大成人。
父亲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在没有电脑没有手机没有高速公路没有小洋楼,农村老百姓的生活普遍比较清贫的五六十年代,养育了我们“七匹狼”,而且吃得饱穿得暖还有学上,了不起,真是个不可多见的能人啊。
(原创首发)
作者简介: 朱海明,字(笔名):瀛亮,号:清韵居士,网名:高拨子导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戏剧家协会会员。曾参加人民解放军昆明军区汽车第五十团,执行援寮(老挝)抗美筑路运输作战任务。
主播简介:李华敏,笔名淡淡的茶香。现任《世界诗人》《诗意传情诗社》《采菊文苑》《茶韵文学诗社》《全球诗歌辽社文化网络传媒》《海岸诗歌》多家平台主播。市级区级朗诵大赛多次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