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韵识典】下部25篇(新韵恩韵部)
德重,
年尊。
典故“德高望重”出自司马光《辞人对小殿札子》北宋时期出身贫寒的读书人富弼26岁踏上仕途,竭尽全力为朝廷尽忠。他始终以朝廷及百姓的利益为重,先后担任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宰相,在处理外交、边防及赈济灾民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司马光称颂他为“三世辅臣,德高望重。”
词汇“年尊”出自《南史》:“又上下年尊,益不愿居官次废晨昏也。”《论医家五戒十要》中要求医生“凡乡井同道之士,不可生轻侮傲慢之心,切要谦和谨慎,年尊者恭敬之,有学者师事之,骄傲者逊让之,不及者荐拔之,如此自无谤怨,信和为贵也。”反映了医生与医生之间的关系。
扬子渡,
谢公墩。
地名“杨子渡”古津渡名。在今江苏省邗江南有杨子桥,古时在长江北岸,由此南渡京口,为江滨要津。今距江已远,仅通运河。杨子渡又称扬子渡。扬州陈鸿寿题康山草堂一幅对联:春水绿波扬子渡,梅花明月状元山。
著名地名“谢公墩”出自《寄题康山兼怀张穉恭》诗:“空如谢公墩,遗迹在人间。”谢公墩也称谢安墩,唐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诗:“冶城访古迹,犹有谢安墩。”批注中写道:“此墩即晋太傅谢安与右军王羲之同登,超然有高世之志,余将营园其上,故作是诗。”
泉中洗脚,
花下晒裈。
成语“清泉濯足”出自唐朝李商隐的《杂纂》濯是洗涤的意思。清泉代表的是清澈洁净,具有君子之风,是受中国人景仰和爱惜的。但是,在清澈的泉水里洗脚,由是败坏美好事物,大煞风景的事情。李商隐很有才华,他在揭露和批判当时的黑暗现实及官场腐败,列出了许多大煞风景的事情。
成语“花下晒裈”出自唐朝李商隐的《杂纂》裈指有裆裤子,也可以指内裤。在鲜花下晒裤子。比喻不文雅,煞风景。李商隐在《杂纂》中列出的一些大煞风景的事情,如“清泉濯足,花下晒裈,背山起楼,烧琴煮鹤,对花啜茶,松下喝道。”这些都是当时让人扫兴的事情。
常挂南州榻,
频端北海樽。
典故“陈蕃悬榻”又称南州榻。出自《汉书》东汉的陈蕃是位名声很好受人尊敬的官员。他曾在豫章郡当太守,当时的豫章也被称为南州,有一位“南州高士”名叫徐稚(字孺子),品德高尚,受到陈蕃的重视,特意在自己府里专门为徐孺子设了张床榻。徐孺子一走,他就把床榻挂起来。
典故“北海樽”出自《后汉书》汉末孔融(就是那个让梨的孔融)为北海相,大家都称他为孔北海。孔融性格宽容,喜欢诱导提拔年轻人。后来退任闲职,家中的宾客也是天天满门。他常感叹说:“坐上客恒满,樽中酒不空,我就无忧了。”后常用北海樽作典实,以喻主人之好客。
妖怪财迷心窍,
平原利令智昏。
成语“财迷心窍”出自《秀露集》指由于一心爱财而心中糊涂。名著《西游记》中有一段:这日,唐僧师徒四人见到百姓四处逃亡,哀鸿遍野,十分诧异,连忙拉住一人细问究竟,那人言道:国王和一妖怪是八拜之交,国王任由妖怪摆布,妖怪财迷心窍,大肆搜刮,百姓民不聊生。
典故“利令智昏”出自《史记》,意思是因贪利而失去理智,不顾一切。秦昭王派大将白起率军攻打韩国并攻占了野王,上党守将冯亭将上党奉献给赵国换取保护,赵国的平原君赵胜利令智昏,极力的劝赵孝成王接纳上党,结果秦昭王立刻派白起进攻赵国,在长平一战中歼灭赵军40万。
闻钟始悟山藏寺,
到岸方知水阻村。
诗句“闻钟始觉山藏寺”出自《警世通言》,听到了钟声,才知道山中有寺庙,就是豁然开朗的意思。
诗句“到岸方知水隔村”出自《警世通言》,船靠了岸,才知道两村之间只有一水之隔,比喻原来不知道的事情,一下子就弄明白了。
长房敬叟,壶中日月;
巩道援生,袖里乾坤。
典故“悬壶”出自《后汉书》。东汉有一人叫费长房,在酒楼上喝酒解闷,偶然看见街上有一卖药的老叟,卖完药之后就悄悄钻入了葫芦之中。费长房料定老叟不是等闲之辈。便买了酒肉,恭恭敬敬地去拜老叟为师,老叟领他钻入葫芦。这里别有洞天,费长房学习十余日,学成后便背一葫芦治病救人,被称为“悬壶济世”。
词汇“袖里乾坤”出自多本名著。《聊斋志异》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姓巩的道士会仙术,大家叫他巩仙,平时住在尚秀才家。巩仙可以顺利出入王府家,尚秀才求他将自己带入王府,见恋人惠哥一面,巩仙便将尚秀才装进袖子里。到了王府,巩仙趁人不备又将惠哥抓入袖子里,尚秀才与惠哥二人在巩仙的袖子里见了面。
文种功成,铁锅烹猎狗;
尧臣名重,布袋困猢狲。
典故“兔死狗烹”出自《韩非子》。春秋末期,勾践卧薪尝胆,成功打败吴国。辅助勾践报仇雪恨的主要是两个人,范蠡和文种。勾践要拜范蠡为上将军,但是范蠡不接受,隐居在五湖之中。范蠡惦记着好友文种,写信告诉他:你也赶快离开吧,狡兔死,走狗烹。当了丞相的文种不相信,正想好好享受呢。可勾践赐死的宝剑却送来了。
典故“猢狲入布袋”和“鲇鱼上竹竿”出自《归田录》。梅尧臣,字圣俞,是现实主义诗人。从少年开始就有诗名,可三十岁也得不到实际官职。后来欧阳修等人推荐他参加编撰《新唐书》。他告诉妻子说:“我有工作了,编史书,但失去了自由,就像猢狲进了布袋。”妻子说:“知足吧,编书挺好的,想要做官,对你来讲,就像鲇鱼上竹竿一样。”
桑弧蓬矢,必有行德列祖;
范本楷模,应须遗善诸孙。
典故“桑弧蓬矢”出自《礼记》。古时男子出生,以桑木作弓,蓬草为矢,射天地四方,象征男儿应有志于四方。古代人给我们留下好多正能量的东西,我们的列祖之中,肯定会有许多值得我们骄傲的人。在此解释一下上数九代的称呼:父亲,祖父,曾祖,高祖,天祖,烈祖,太祖,远祖,鼻祖。再往上论世,总之可以统称列祖。
范本是可做模范的样本;楷模一词出自《后汉书》是典范,榜样的意思。后汉书中的楷模是说卢植的,因为卢植名著海内,所以是士之楷模。这里再解释一下下数九代的称呼:儿子,孙子,曾孙,玄孙,来孙,晜孙,仍孙,云孙,耳孙。我们的祖先中有榜样了,我们也应馈赠给后世一些善行。
王维望柳,渭北清吟三奏曲;
陆凯折梅,江南聊寄半枝春。
典故“阳关三叠”原典叫“渭城”,出自《送元二使安西》。唐代大诗人王维,被称为诗佛。王维有个朋友奉使命去安西(今新疆库车),王维为他送行,写下了著名的诗篇: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诗传出去之后,有人就给配上了曲子,送别时都唱这支曲子。一般叠唱三遍,所以叫阳关三叠。
典故“陆凯传情”出自《太平御览》。陆凯与范晔是好朋友,但是二人想隔甚远,如果思念了,就写信或寄点什么东西。这一年,陆凯在梅岭,看着梅花开了,折了一枝在手,思念着范晔,正好碰上驿使,陆凯便将梅花一枝寄到长安,并附了一首诗: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我觉得半枝春好像更好些。
【作者简介】
马忠文,网名“清南文兵”,1980年参加工作,从事财政工作,2016年退休,业余爱好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现为大连市诗词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