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漏(外一首)
文/老悟
总想握住些什么
却总也两手空空
漫溯在河湾处
群鱼发起总攻
钓钩
最终成为了无产者
探头探脑的风
像久经谍场的老枪
这一回,他又与目标擦肩而过
春风又绿了江南岸
继续沙漏
细沙不知人之计
任由时光流逝
我见白霜染青丝
那些成熟的杮子
以自己透彻的火红
把山野装饰成风景
继续沙漏。当哐当一声
刹住车轮
年迈的火车像极了气喘吁吁的老父老母
他们把自己搁浅在了深不见底的天坑边缘
被黑填满的空格
常常在桌角发呆
那是一篇未及杀青的故事
只有寺院的钟声
准时把归巢的鸟儿清点
谁在敲着木鱼
木鱼张嘴不语
一双裹腿
向寺院外的风里走去
水边。白鹭在打坐
它是在等待沙漏的继续
水浅处才有自己享用的生活
沙漏着……
终于清空了自己的内心
时间的接力棒
成为一尊雕像
矗立在时光的深处
冬日午后
慢慢照亮着小寒里的冷
那最后一片树叶
尽管还在嘚瑟
一些人堆成密不透风的墙
楚河汉界两岸正在无语的撕杀
每一次提子
都扣人心弦
引起阵阵呼喊
不远处的几只麻雀
成为这座城市昔日的见证
它们警惕的神情
在告诉午后的阳光
别走
别走
【作者创作谈】这首诗歌《沙漏(外一首)》包含了两首作品,分别是《沙漏》和《冬日午后》。这两首诗试图都以独特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自己对时间、生命以及自然万物的深刻感悟。
一、关于《沙漏》
首先看主题与意象:诗歌以“沙漏”为核心意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细沙不断下落,代表着时光的不可逆转和人生的短暂。
“漫溯在河湾处,群鱼发起总攻”、“钓钩最终成为了无产者”,这些场景描绘出人与自然的互动,暗示着人在面对自然时的无力感和生命的脆弱性。
其次为情感表达:诗中通过“我见白霜染青丝”等句子,表达了对岁月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同时,“那些成熟的杮子/以自己透彻的火红/把山野装饰成风景”则展示了生命的美丽和坚韧。
年迈的火车和老父老母的比喻,进一步强化了时间无情、人生易老的主题。
其三是哲理思考:诗中几次提到“继续沙漏”,强调了时间的持续性和生命的连续性。通过对沙漏的观察和思考,引发了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深刻反思。
“被黑填满的空格/常常在桌角发呆”等句子,则暗示了人生的空白和未完成的故事,引人深思。
最后是语言风格:我追求诗歌语言的质朴而富有张力,能够准确捕捉并传达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我着力通过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使诗歌意蕴丰富、耐人寻味。
二、关于《冬日午后》
首先看主题与意象:这首诗以“冬日午后”为背景,描绘了寒冷中的温暖和宁静。阳光、树叶、麻雀等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温馨的画面。
“那最后一片树叶/尽管还在嘚瑟”等句子,展示了生命的顽强和不屈精神。
其次是情感表达:本人通过对冬日午后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关注细节,如麻雀的神情等,展现了对自然界的敏锐感知和情感投入。
“一些人堆成密不透风的墙/楚河汉界两岸正在无语的撕杀”等句子,则隐喻了社会现实的复杂和人性的多面性。
其三是意境营造:整首诗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能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冬日的阳光下,感受到那份温暖和宁静。同时,我将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也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有思想深度。
总之,这首诗歌我想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来展现时间的流逝、生命的无常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运用质朴而富有张力的语言,能够去准确捕捉并传达出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考。因此,我觉得这两首诗还是具有一定艺术价值,更有引人深思、启迪心灵的效应的。
【作者简介】老悟,真名伍宏贤,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创联部副主任。吟诗作文遣时光,品茗论道调闲情。退休诗人,居汉水之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