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回忆(一)
《朦胧年代》
我父亲田吉祥是解放前参加革命工作的离休老干部,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蔚县大南山飞狐峪打游击,任除奸小组长。1948年开始参加蔚县粮库工作,一直到离休。
1956年,我出生在河北省蔚县吉家庄镇,当时蔚县有八大镇:蔚州镇、西合营镇、暖泉镇、代王城镇、桃花镇、吉家庄镇、白乐镇和北水泉镇。那时我父亲田吉祥是吉家庄镇粮库主任,好像那时叫主席。我有两个哥哥。我在吉家庄住了几年我实在没有一点记忆,听母亲说当院有个姓金的一位老师,他妻子是我的干妈,因为我吃过她的奶。后来,我们全家跟父亲搬到了代王城,父亲是代王城粮库主任,那时,我开始有了记忆。正是新中国毛泽东时代的最最艰苦的60年,那时人们都说:60年,吃糠当白面,有糠吃就很好了。那是个三两粮的年代,也就是人们每天只能得到三两粮食,人们生活在饥饿之中,很多人被饿死,为什么?因为新中国的老师--苏联向新中国逼债,再加上三年大旱的自然灾害,这一下中国的老百姓就倒霉了,贫穷到底了。
在代王城我只有四个记忆。第一个记忆也就是我人生第一个记忆,就是我独自一人坐在代王城镇内的海子边看水中的鱼儿,海子就是用石条砌成的长30米宽20米的水池子,水池内有泉眼,老人们说那泉眼通向大海,所以叫海子。蔚县有三个海子:代王城、暖泉和桃花。海子的水很清澈,水中的水草很多,水从池子一角哗哗流走。当时我就坐在水池边,两只脚悬空在水面上,很冒险啊,我记不起是怎样来到这离家500多米的海子,那时才三岁,可能是我母亲要生小妹妹的缘故吧,小孩很怕母亲生小孩的,他们总是向外跑。正当我聚精会神的看着一条鱼儿从水草中游出时,有人从我身后把我抱起,这个人很大惊小怪。这是我人生第一次危险的行动。
第二个记忆是我和哥哥还有小伙伴们在一家磨面房的院子里玩耍,机房是东下房,伙伴们用舌头舔窗档上的粉面吃,他们把我抱上窗台,让我舔着吃,很香。那是因为很饥饿啊。
第三个记忆是我和哥哥去合作社的食堂打饭。那个年代时兴吃大锅饭,各村各街道设立几个食堂,人们每天三顿饭都到食堂领饭吃,每天喝的是稀糊糊和糠菜饭。那天我和哥哥提着黑瓦罐去领饭,瓦罐的两耳系着提绳,瓦罐口上盖着一个白碗。南北大街东西小巷,大街底小巷高,我们从东小巷下去穿过大街上到西小巷的食堂里,大约有200多米,我只领过这一次饭,很高兴。
这就是我在代王城居住的全部记忆。在我六岁那年,父亲工作调动到桃花镇任粮库主任,我们全家便离开了代王城,我和两个哥哥还有妹妹同母亲一块坐着一辆马车,马车上还拉着我们的全部家当,来到了桃花镇。
(田金的父亲田吉祥) (青年时的田金)

(田金的美术作品)
作者简介:田金,1956年生,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人。毕业于宣师和张家口教育学院,双大专学历。中共党员。中国山水画画家,师承著名画家刘天瑶,中学一级美术教师,河北蔚县老年大学教师,张家口市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老人世界》刊物通讯员,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美术研究员,央视书画频道签约艺术家,获国宝级艺术大师荣誉称号,并有中国馆藏级艺术名家和世界艺术泰斗之荣誉。

主播简介:伦刚,河北蔚县人,高级教师,河北散文学会会员,张家口市作协会员,《长城文艺》签约作家,蔚县作协常务理事,蔚县朗诵协会负责人。喜欢朗诵,在音韵的激昂旋律里,汲取奋进力量,让生命因朗诵而闪耀光芒。

编辑简介: 李玉华,河北省蔚县人大常委会四级调研员,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石家庄市作家协会会员,石家庄市诗词协会会员,蔚县作家协会会员,诗词云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诗协女工委会员,第九届半朵中文网专栏高级作家,都市头条认证作家,都市头条认证编辑。多次参加国内征文比赛获奖,多篇文章在国内各大报刊杂志、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