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徐州名胜之冠“云龙山”
文:刘连成
在九月二十九日这个阳光如金、微风送爽的美好日子里,刘成陪伴着我们,一同踏上了徐州那闻名遐迩的云龙湖风景区的探索之旅。
云龙山,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坐落于徐州南部。它素有徐州名胜之冠的美誉,令人心驰神往。据详尽的资料介绍,云龙山海拔 142 米,绵延长达 3 公里,占地面积达 520422 平方米。其中,绿地面积多达 509944 平方米,绿化覆盖率竟然高达 97.9%以上,这简直就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天然的氧吧之中。
远远望去,云龙山犹如一条蜿蜒起伏的神龙,昂首向东北,曳尾于西南,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山上苍松翠柏,蓊郁蔽日,仿佛是大自然巧手绘制的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卷。殿宇亭台,在绿树的掩映之下,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北宋大文豪苏轼在其名篇《放鹤亭记》中,对云龙山的美景不吝赞美之词:“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这生动的描绘,更是让云龙山的美名远扬。
尽管我不久前刚刚经历了一场切除左肾的大手术,身体还处于恢复期,行动起来仍有些力不从心。但在内心强烈的渴望和坚定的信念驱使下,我还是凭借着坚强的毅力,一步一步地登上了云龙山的主峰。当我终于站在山巅,俯瞰着脚下的壮丽景色,那一刻,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心中唯有对这绝美风光的深深陶醉。
云龙山,它不仅仅拥有名山大川般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更有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山上的文化古迹星罗棋布,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从北魏至民国期间,岁月的长河在这里留下了无数珍贵的痕迹。
北魏时代的大石佛,庄严肃穆,静静地凝视着世间的沧桑变迁;唐宋摩崖石刻,那精美的字迹和生动的图案,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往昔的辉煌;宋代的放鹤亭、招鹤亭、饮鹤泉、张山人旧居,承载着文人雅士的逸闻趣事和闲情雅致。
明代的兴化禅寺,香烟袅袅,钟声悠扬,让人的心灵在这宁静的氛围中得到洗礼和净化;清代的大士岩、山西会馆、船厅、御碑亭、碑廊等历史文物古迹,无不展现着那个时代的独特风貌和精湛工艺。
解放后,云龙山又迎来了新的发展和变化。经过精心的修复和新建,幽邃轩、洞天小庐、跨云阁、云龙书院、杏花村、观景台、同心台等一大批历史景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些新景点与古老的遗迹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云龙山丰富多彩的景观。
在徐州,除了云龙山,狮子山的楚王陵同样令人震撼。它位于兵马俑馆东 400 米的狮子山主峰南坡,是一座由人工凿石而成的宏伟墓穴。这座陵墓早年曾遭受过盗墓贼的侵扰,令人痛心疾首。然而,幸运的是,仍有 3 间耳室和 1 座陪葬墓未被发觉,从而为我们留存下了一些弥足珍贵的文物。
楚王陵由墓道、天井、内墓道、甬道、耳室、侧室、棺室以及陪葬墓等部分构成,其规模之宏大,令人叹为观止。整座陵墓总长 117 米,宽 13.2 米,面积达 850 多平方米,凿石量更是多达 5100 多立方米。这无疑是历年来在徐州所发现的规模最为宏大、出土文物最为丰富的陵墓。
然而,当我们走进这座陵墓,会发现它尚未依照原设计要求竣工。室内的诸多地方都遗留下了尚未完工的痕迹,这些痕迹仿佛在默默地诉说着当年的故事,让我们不禁对历史的风云变幻产生无尽的遐想。
回顾这次徐州之行,云龙山的壮美风光和深厚文化底蕴,以及楚王陵的神秘与震撼,都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中,成为了一段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