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长城 齐鲁情
作者:孙永泽
齐鲁大地,儒风雅韵,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厚重古朴的齐风是悠远古老的最美诉说,博大精深的鲁韵是源远流长的最好诠释。泰山雄壮唯我独尊,黄河浩荡泽润万物,惊艳世界的长城始祖——齐长城历经千年,更孕育着千年的王者风范和不朽传说,齐长城以独特历史的魅力和文化色彩,引领文化之旅、寻古之旅、访古之旅。
齐长城是齐鲁大地的鸿篇巨著,是气势恢宏的长篇史诗,是震撼人心历经千年的奇迹,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镌刻下引人瞩目的篇目。始建于公元前555年齐桓公时代的齐长城,与秦长城相比虽不是多么响亮,但比秦长城还早400年,长618公里的齐长城的修建无异于冷兵器时代的杰作,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齐长城饮黄河 跨泰沂、分齐鲁、入黄海,犹如腾飞的巨龙蜿蜒于崇山峻岭,贯穿于齐鲁大地,以气魄雄伟、古老神奇的多种耀眼的光环缠绕,向世人昭示当年的传奇,成为齐鲁儿女的象征和骄傲。在齐鲁人民的心目中,齐长城不仅是一座古老建筑,而是一种精神和动力。
沧海桑田,岁月如歌。在历史的天空,齐长城是齐鲁大地上动感的旋律,流动的音乐,凝固的诗。尽管齐长城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争霸防御的产物,尽管不再具有争霸防御的功用,其间蕴藏的厚重历史对于今天的人们,更成为珍贵的千古绝唱,齐长城的不朽与神奇、光荣与梦想已经成为历史的诉说。
登临长城怀旧事。望着前齐长城壮丽的景色,轻轻抚摸着古老的城墙,仿佛看到昔日劳动人民修建长城的情景,也仿佛看到东方霸主齐桓公那“雄图尚未毕,海内已纷擎”的浩然和壮志,这就是经过2500多个寒暑的齐长城,齐鲁文化的历史都垒进了漫长的巍巍的身躯,展现了博大精深的齐风鲁韵。

游走齐长城,穿越历史的天空,品味古老岁月,齐长城的构建与重现,让人感叹历史的奇迹,让人敬仰先人聪慧的智慧和王者的荣耀,齐长城以无法复制的历史、无法还原的文化,在齐鲁大地挺起脊梁,立起丰碑,像是齐鲁文化的血脉与灵魂,成为历史的回忆,成为青春的记忆,成为文化的标志。
游走齐长城,一路向东,蜿蜒千里,连接济南、泰安、莱芜、淄博、潍坊、临沂、日照、青岛18个区县,翻越1518座山峰,宏伟的建筑、壮观的规模,展现了齐国作为春秋五霸之首和战国七雄的强国雄风。
追古溯今,心灵相约。沿着齐长城的起点一路向东,或许在历史上某年的某一天是李白或是杜甫曾经沿着齐长城一路东走,一路高歌,从此走过。或许在这里发生离奇的故事和激烈的争斗……然而,岁月已经成为历史,放眼四周,树木依旧,油然而生“千里来知己,同流惬素心”的意味。
寻觅古老的遗迹,风雨诉说着经历,春秋战国时代的沙场点兵、鼓角争鸣、战马萧萧虽然早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但是千里齐长城像是挺立的脊梁,成为齐鲁大地的历史标志。眼前展现出一幅幅惊奇的历史,不由想起了运筹帷幄的齐桓公,想起19为国君薪火相传的守望和担当,想起了“路阻人千里,云连山万遮”,想起了“万里长城坏,荒宫野草秋” ……
长清,齐长城从这里起始。访寻长城的起点,触摸历经千年风雨的土夯城墙,感觉时光倒流,历史就在眼前,仿佛回到2500年前, 仿佛看到岁月的痕迹 、 成长的足迹。历史不会忘记, 齐长城是齐鲁大地厚重的史诗,传承着文化与历史,每一次穿越、每一个砖石,都是历史“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的无言诉说。古老的大峰山内的屯兵营和沉寂的承诺,拥有太多寂寞,像是沧桑的老人,倾听心灵之约。
齐长城像是流动的河。凝聚着智慧与力量的交接,一路向东,齐长城唱响了嘹亮的歌,齐长城气壮山河,铿锵有力, 带着梦想, 激情飞跃。
山静少人迹,林深多鸟音。穿越历史的天空,不由思接千载。在泰安云顶草原上看到齐长城遗迹原始独特,泥土与石块的原始状态, 那沧桑古朴被人们遗忘在角落的砖石,仿佛在诉说着逝去的辉煌和故事。远观“三界碑”, 展现了齐长城久远的时空跨度及强大的历史作用,仿佛看到了齐长城的前世今生。

谁解幽人意,惯看山鸟山花。在锦阳关、黄石关、青石关,虽然有的城墙湮灭无存,使人空余“山上长城今不在,青山如画鸟空啼”的惆怅,这些齐长城最有韵味的历史从要塞风貌、垛口、瞭望台,能感受到齐长城“驰骋千里、宏博雅畅”的雄壮。近看齐鲁第一关——青石关,不由吟咏起蒲松龄的“身在翁盈中,仰看飞鸟渡。南山北山云,千株万株树。但见山中人,不见山中路。”
走进淄博梦泉涌泉齐长城景区,齐长城穿山越岭,披甲执锐、护国安邦的军事巨防在高山峭壁的独山寨、劈山、莲花山三个地势险要的山寨和兵营相连,展现了齐长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壮,感受到“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的热血春秋。
在潍坊的城顶山齐长城遗址依稀可辨,城门、垛口、炮台有迹可寻,山上的公冶长读书处、公冶长祠、青云寺等景观,让赏心悦目,回味无穷。
登临临沂的“齐国第一雄关”穆陵关,那威风凛凛的双重关城神采依旧,不变的是千年的史诗,难舍的是千年守望。齐长城上最古老最雄伟最险要的雄关, 像是意味深长的诗,写满了春华秋实。
走进青岛的西峰关,处处可见石砌城墙的兵营遗址,千里追寻的齐长城在黄海尽头渐无踪迹,在风起云涌的变幻中,齐长城还是齐长城,还是那么自然、真实。在岁月的流逝中,齐长城一切归于自然,归于平淡,归于宁静。
悠哉齐长城,乐哉齐长城。游走齐长城随处可见齐鲁的风物和遗迹。那孟姜女哭长城的小调,让人惆怅忧伤;那稷下学宫的百家争鸣场面,让人鼓舞振奋;那历经沧桑的古兵营遗址,让人“夜凉横吹起,欲听水龙吟”。
壮哉齐长城,美哉齐长城。让我们一路向东,跟随齐长城的历史足迹,倾听岁月的倾诉,叩开心灵之门,开启访古之旅,心灵之约,心心相约,一起慢慢品味沧桑、 品味历史、品味文化、 品味孤独、 品味精雅 、品味雄壮……
【图片来源于网络】

孙永泽 作家、诗人、记者、编辑、评论家。名儒乡贤发起人、践行者。大众艺术鉴赏者、推动者。文化品牌倡导者、宣传者。坚持“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坚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坚持“记者是学者,作家是专家,诗人是文人,评论家是批评家”。积极弘扬传统文化,全面推动优秀艺术。深得著名评论家、书画名家陈传席教授的赏识器重。系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散文诗学会、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会员,中国孔子诗书画研究院宣传部副部长 ,山东省作家协会、山东省散文学会、山东省杂文学会、山东省民俗学会、山东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山东省新闻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舒同书画研究院、济南市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委员,由中国文联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群言出版社出版《学海泛舟》《书林撷英》《文海拾贝》《歌声悠悠》《心灵的倾诉》等多部散文集、诗歌集、文史专辑。文章多次在省内外获奖,经中国国学研究会、国学十年个人艺术成就奖评委会评为“国学十年明珠艺术家”,得到专家、学者、文艺界好评。传记名列《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华写作英才》《中国专家大辞典》。现正创作文集《名儒乡贤》《永泽诗文》《尘世佛心》等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