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旷继勋德阳剿匪
谭金强
据《德阳县志》记载:民国时期的德阳县境内以及周边的广汉、罗江、绵竹、什邡等地土匪十分猖獗,棒老二竟然聚众抢劫县城,甚至公然劫獄抢走被关押的土匪头目。德阳至新都一带的土匪,甚至公然在光天化日下拦路抢劫行人、过路客商,因而做生意的不敢冒然出行。经商的人,要请求当地驻军派部队护送,不然的话,会被劫洗一空。
民国10年(1921年),四川军阀赖心辉部驻扎德阳县,遂调部下旷继勋连驻军孝泉。
旷继勋(1895一1933年),号集成,贵州省思南县桑园坝人。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里,仅读过三年私塾,自幼随父上山采药、游医四方。在艰难的岁月里,养成了吃苦耐劳,在贫苦环境中,使他深深知道民众的疾苦,有一种同情心和正义感。他闲时喜欢读书、擅长书法,酷爱武术,善于骑马,爱于弹跳,力大无穷,臂力过人,特别是能蹲腿奔跑,身轻如飞,练就了一副敏捷矫健的身躯。
在辛亥革命时期,14岁的旷继勋随同乡友人入川,参加了反对清朝政府的保路同志军。1916年,他参军于四川军阀赖心辉麾下当了一名下等兵。由于刻苦钻研军事,骁勇善战,1920年由一名劣等兵很快逐渐升为排长、连长、营长和团长。后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感召下,1925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再后,他起义建立四川省第一个县苏维埃政府。他是中国工农红军四川第一路总指挥,先后担任过红四、红六、红二十五军等军长之职;并先后直接参与领导了第一、二次反“围剿"领导战斗,创造了很多实战战例,如新集战斗、磨角楼战斗,取得了打攻坚战的实战经验。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优秀党员,中国工农红军著名的军事领导人之一。
1933年6月,在肃反中被张国焘以“国民党改组派”“右派”的罪名惨遭杀害,牺牲于四川省通江县洪口场(今通江县洪口政府驻地),时年38岁。1937年在延安批判了张国焘的错误路线时,毛泽东主席代表党和人民对旷继勋做了公正评价:“旷继勋同志是好同志,被张国焘错误迫害,应作烈士待遇”。中共中央追认旷继勋为烈士。2009年9月10日,旷继勋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就在旷继勋在赖心辉军长部下任连长的时候,在民国10年(1921年)秋,他被调驻孝泉。原来,旷继勋对孝泉古镇,早就有耳闻,因平时没有机会,前来观光。今驻守孝泉,也借此机会,前来游览这个彪炳中华传统美德史册二十四孝之一的“姜诗孝亲,涌泉跃鲤”及“一门三孝”东汉孝子故事的发生地。旷继勋连驻扎在孝泉古镇的古庙延祚寺。当把部队安置妥当后,他带了几名随从,轻装简出,来游览这个已有二千多年的古镇风貌遗迹。他们一路观赏古镇上的风景,不知不觉来到古镇街上,只见古镇街道翘楼飞空,青瓦斗梁,亭台栏榭,工艺讲究。一路上,大家正谈得高兴,说得热闹,突然间,传来一阵悲伤凄惨的妇女哭声,经打听才知,是棒老二在大白天,众目睽睽之下,公然抢人。听到这个消息,旷继勋说道:“真是无法无天!”一种正义的侠肝义胆的气概直冲脑门,他拔出腰间的手枪,与随从直冲向事情的发生地点,可是抢匪早跑得无影无踪。
旷继勋心想:“土匪如此猖狂,难怪街上路断人稀。作为一名军人,是人民养活了自己,我要为民除害……”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随从人员,得到大家的大力支持。为了摸清情况,他们信步走进一个名叫“谭家茶铺”,要了几杯茶,与茶馆的茶客攀谈起来。旷继勋等人穿的便装,说话平易近人,很快与茶客拉上正题。通过了解才知,孝泉这个古镇原来清冷人少:是土匪为患,棒老二明目张胆白天拦路抢劫;晚上抬门扭锁,牵猪拉牛,为非作歹,百姓们生活不得安宁。出生于贫民百姓的旷继勋,听到这些茶客的讲述,气愤填膺,一定要剿除匪患,让人民过上安宁平静的生活。
有了这个想法,就开始布置怎样清剿土匪的工作。当他们回到军队驻地,孝泉不少百姓,纷纷来到部队,请求驻军保护人民,惩治土匪猖獗行为。看到这个情景,旷继勋一方面安慰前来求援的群众。他认为土匪众多,仅自己一个连的兵力,要想剿灭这众多的匪患,谈何容易。于是,他带了几个人,来到孝泉当地治安团练所,找到所长刘范儒,要他们配合驻军剿匪。在孝泉人民的呼声下,在孝泉各行业与商界会首(领导人)的大力支持下,刘范儒答应了联合剿匪这个计划。
通过大家商量,根据孝泉地处的地理位置是一个长长的地形,为了便于管理,顺利清剿土匪,旷继勋结合自己的作战经验,把孝泉所辖的街道地盘分为上、中、下三个阶段,连部设在中心地带即孝泉中场(即孝泉今中下场)的普济寺内,以便上下指挥。一旦发生匪患,也便于接应增援。并在各交通路口设置瞭望岗哨。夜间派员四处巡逻,逢场期间,轮流排查,一旦遇上匪情,上、中、下的巡逻人员遥相呼应,并与地方民团紧密配合。方案决定以后,各司其职,履行自己的职责。同时,在街头路口设检举箱,广泛收集群众的呼声。
为了不打无准备之仗,旷继勋四处安排线人,乔装打扮,混入土匪内部,摸清情况,了解线索,一场剿灭匪患的行动,悄然张开了网。

一、剿匪禅林院
通过摸底,老百姓的揭发,有个名叫周维元的匪首,居住在孝泉禅林院(曾是孝泉3大队,后称临江村,现与两河村合并更名江河村)附近。这个周维元,杀人越货,奸淫估霸,拦路抢劫,牵猪拉牛,无恶不作。他号称自己为首,一呼百应,举手一挥,马上就可召集数百号人,数百条枪支,声势浩大,气焰十分嚣张,根本不把当地民团治安放在眼里。旷继勋得知这个音讯,虎气填胸,决定先从这个目空一切的周维元伺机下手。他与部下商议,并派遣了精明能干的侦察兵化妆打扮,摸清底细,再来行动。
这天,线人来报:周维元正在禅林院周氏族人的祠堂内办蒸尝会(周氏家族到年终祭祖),旷继勋立刻派一支精明能干,训练有素的部队,换上便装,隐藏枪支,以看热闹的方式,混入“蒸尝会”的人群中,待摸清情况后,立即出兵袭击。
乔装打扮的士兵混进会场中,外围的部队已埋伏四周,只等摸底的人来报消息。混杂在蒸尝会的人掌握了里面的基本状况后,向外面的部队发出了暗号,旷继勋立即下令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入“蒸尝会”中。正在蒸尝会上,虔诚祭祀先祖,祈祷自己一切顺利,一切平安的匪首周维元,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被旷继勋突然袭击的官兵擒拿归案了。
经过土匪头子周维元的招供,旷继勋派员,根据线索,一一捉捕归案。经过清查核实罪恶后,把群众反映的周维元团伙有关罪行严重的、有关杀人、欠有血债的土匪罪犯,在孝泉的大水巷进行砍头示众,孝泉的老百姓闻风,个个兴高采烈,拍手称快,这使群心振奋!

二、活捉黄之犟,吓死刘华廷
德新有个地方名叫肖家场,与孝泉土地紧邻。在这个肖家场,有个黄家大院子。黄家大院子是黄氏族人族居的地方。由于黄氏族居一起,人口颇多。谁知在民国时期,在这个黄氏族人中,出了个惯匪头子名叫黄天述,绰号叫“黄之犟”。这个黄天述,年轻气盛,不揣冒昧,集聚一伙强人,常在孝感、黄许、孝泉、罗江、绵竹等地,打家劫舍,抬门扭锁,牵猪拉牛,为非作歹,手下聚集有六七十条枪,甚是威风,百姓闻之,惊恐不定,日夜难以安宁。加之这个黄天述做事狡诈,他采用“兔子不吃窝边草”的方法,从不在黄家大院子以及肖家场周围捣乱,若有老百姓告他到官府,官府派人下来了解情况,黄氏家族以及附近的人,自然会袒护为他掩盖其劣迹。加之黄天述声势浩大,又有族人保护,百姓苦诉无门。
经过群众的反映,旷继勋得知这些情况,横下心来,要冲破这重重阻力,一定要剿灭这股土匪,还老百姓一个安宁的生活环境。于是,他与部下商议,派员化妆,深入虎穴摸清情况。经过侦察人员反馈的消息,黄天述经常伙同孝泉的土匪刘华廷在孝泉境内进行抢劫活动。由于肖家场的黄家大院与孝泉相邻,他出行的路线大多要从孝泉的吉氏祠到马鞍桥,经过卿家包至白衣庵到孝泉进行洗劫。
卿家包位于孝泉的东南面,距闻名天下的“一门三孝”故事中的白衣庵不远,也是黄天述从肖家场来孝泉抢劫的途经路线。卿家包土丘交错,芦苇纵横,是个打伏击的好地方。旷继勋经线人的汇报后,这天,他带领了几个精明能干的随从,身着便衣,沿途察看。他经过卿家包时,见其地势错综复杂,经商量,决定在此地设伏兵,以出其不意的方法,半路袭击。
这天,线人来报:黄天述今晚又要与刘华廷联合,在孝泉抢劫。由于情况是从内部得来,消息确切。为了不打草惊蛇,旷继勋表面装着安然无事的样子,但却在暗地里命令部队整装待发。到了傍晚时刻,旷部连队,以军训的名义,悄悄潜入,把部队周密布置在卿家包密林深处,张网以待黄天述这帮强人到来。

午夜时候,风高色黑,伸手不见五指。这时,从远处传来一阵阵急促的脚步声,果然是黄天述亲率一帮土匪,大摇大摆地从肖家场向孝泉进发。按照旷连长的吩咐:擒贼先擒王,主要罪责在于匪首,抓住黄天述。把目标集中在土匪头子身上,这样使抢匪人心涣散,仓皇逃窜,失去对抗,减少伤亡。
黄天述身拍盒子枪,率领土匪们得意扬扬地进入卿家包的地带内,他做梦也没想到走进了旷连长设下的“伏击圈”。
突然,旷连长喊了一声“打”!声音震天,子弹划破了万籁俱寂的夜空,只听颗颗子弹呼啸射来,几个在黄天述身旁得力干将,还不知是怎么回事,就呜呼哀哉去见阎王了。“抓住黄之犟”“缴枪不杀”的声音响彻卿家包的土丘上空,吓得胆小的土匪丢了手中家伙,抱头鼠窜,溃不成军的土匪队伍,顿时土崩瓦解。黄天述见势不妙,拔腿往回跑,刚跑了几步,被子弹打伤了腿,被生擒活捉。
黄天述捉拿归案,送往德阳县城,被进行枪决,这伙土匪也因树倒猢狲散,被旷继勋遂平息了这一方作恶多端的邪恶势力。
黄天述被旷继勋部队活捉后被枪毙的消息不胫而走,传到了常与黄之犟联手在孝泉及周边为非作歹的土匪头子刘华廷耳里;事先,他又听到禅林院周维元一伙土匪被旷继勋率连队斩杀的消息,刘华延思前想后,一种恐惧感,在这个平常为非作歹的心中上下翻腾。由于旷继勋干的正义之事,百姓拥戴,想到周维元、黄天述曾经威风四方,今天却成了旷连长刀下之鬼。慑于旷连长的威力,刘华廷犹如惊弓之鸟,闻风丧胆,想自己作恶多端,迟早也逃不脱与周黄同样下场,于是这个危害一方的棒老二头子就服毒自杀了。
刘华廷服毒自杀,顿时在孝泉炸开了锅,百姓们奔走相告,于是在孝泉的人们口中,广泛流传这样首民谣:“活捉黄之犟,吓死了刘华廷”。

三、剿灭绵竹齐福周大汉
孝泉与齐福,土地相接,连成一片。但是,两个地方分别由德阳与绵竹两县所辖。因此,在这两县接壤的地方,往来的人员颇为复杂。加之,齐福地处射水河流的大河坝,又在此分岔为:石亭江、射水河、临江河(又称马尾河),河面宽广,乱石成堆,芦苇、芭茅丛生,加之,石亭江河西岸又是什邡县所辖,因此在这个几不管的地方,就成了土匪猖獗的地方了。
就在这个三县交界,不大不小的齐福乡场,有座周家祠堂,附近,住着一位绰号称为“周大汉儿”的匪首。他勾结官府,贿赂那些贪婪的官吏,在当地官府的庇护下,从而滋长了他目无法纪的行为;他仗着自己身材魁梧,会些拳足功夫,在当地专横跋扈,奸淫估霸,无恶不作;加之,他手下聚集上千号土匪,依仗人多势众,又地处三县交界,治安混乱,更是无法无天,经常带着土匪来德阳、孝泉、什邡等地打家劫舍,闹得百姓惊恐不安,苦不堪言。
民国10年(1921年)秋,旷继勋连队驻防孝泉,剿灭了当地土匪头子周维元一伙,并在孝泉地界活捉了匪首黄天述,又吓死了孝泉土匪头子刘华廷这些剿灭土匪的消息,早有线人报知绵竹县齐福的他。可是这个周大汉不以为然,想自己与官府相通,根本不把旷继勋这个只有一百多号人的连队放在眼里,仍然我行我素、率着他的棒老二队伍,肆无忌惮地在孝泉、扬嘉、观鱼、景福等地抢劫民户,拦路行商。
旷连长接到群众的反映,心里非常愤慨,心想:这个周大汉不但不收敛自己的行为,反而变本加利,更加猖狂。于是,旷继勋马上召集会议,布置剿灭匪患的措施。在会上,大家分析:周大汉,人多势众,声势浩大,大约有一两百条枪,又与官府相通,不能硬碰,只能智取。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还是采用擒贼先擒王的方法,所谓“蛇无头不窜”。为了避免白天人多势众,伤及无辜,就以突然袭击,兵贵神速,夜晚去端掉老巢。为了打无准备之仗,旷继勋仍然派出精明能干的侦察兵,乔装打扮,与当地群众作向导,前去绵竹县的齐福乡周家祠堂,深入虎穴,实地考察,摸清情况。
通过线索情况反馈,这个周大汉视财如命,经常与几个豆芽子(难兄难弟、部下、马仔)聚在祠堂内执虱子、打长牌,常常通宵达旦;不然找几个会哼曲子唱川戏的粉头,在祠堂里听段子,唱段子饮酒作乐,醉生梦死。旷继勋掌握了周大汉的这些基本生活习惯后,吩咐部队待命,以迅雷不掩耳之势,捣毁土匪巢穴。
这天,旷继勋得到线人来报,今天晚上周大个子正与几个兄弟伙聚在周家祠堂内玩纸叶子牌。由于孝泉距齐福的周氏祠堂只有十来里路。等到暮色降临,夜深人静的时刻,旷继勋才下令部队,向齐福周家祠堂快速进发。在夜色的掩护下,旷继勋连迅速包围了周氏祠。按照原来的计划,还是用机枪封锁大门,后门、小门设下埋伏,以待捕拿匪首。
时间差不多了,旷连长一声令下:“攻击开始!”只听得颗颗子弹,像似锅里炒豌豆一样“噼噼啪啪”划破了寒冬宁静的夜空。在牌桌上兴趣正酣的周大汉,听到这鼎沸般震耳欲聋的喊杀声,顿时傻了眼,说声“不好!”甩了手中的牌,掏出手枪,叫了几个豆芽子(注:狗腿子,相似今天的马子)就向大门外冲。跑在前面的,当场就被打死。由于火力太猛,周大汉只好退了回来。这正值隆冬天气,周大汉与土匪们夜间赌博,常备有烘笼取暖。所谓的烘笼,就是外用竹编成笼,内包一个瓦盆,把木炭类似的东西放在里面点燃取暖。这时,周大汉看见堂上摆放的烘笼,灵机一动,组织土匪再次向大门外冲。到了大门口,他叫土匪向外掷烘笼。只见一个个烘笼飞出大门外,抛在旷继勋包围的部队旁。开始,被甩来的烘笼火光四射,官兵们以为是周土匪射来的炮弹,让大家为之一惊。
就在这个混乱的时候,周大汉纵身跃出大门。这个周大汉,不是个简单人物,他力大无穷,学了一身好武艺,并擅长奔跑。他个头高大,一般力气小的人,就是碰见他,也难以制服。他为人狡诈,鬼点子多,应变力强。他趁着匪徒仓惶逃命,在夜色的遮掩下,奔出周家祠堂。从祠里逃出的土匪,大多是向绵竹方向逃窜,而这个周大汉却向相反的德阳方向奔逃。在夜色下,让人难辨真伪,还会误认是旷部剿匪的人。谁知周大汉以身材高大而得名。

旷继勋在夜幕星光下,看见一个魁梧身材的黑影在狼狈逃窜,马上意识到这是匪首周大汉。为了逃命的周大个子跑得很快,谁知旷继勋却健步如飞,转眼追上。周大汉做梦也没想到,今天这个对手,曾以撵狗闻名部队。那次,部队正在操场练兵,突然之间,一只野狗受惊之后窜入操场,没命地向远处逃去。“抓住它,抓住它!”只见一个中等身材的士兵,弓着腰如似脱了弦的箭,直奔野狗而去。肥壮的野狗见有人追赶,拼命而奔,可那个士兵却跑得更快“蹭蹭蹭”几纵几跳、轻身似燕,转瞬就追上了野狗,在围观的官兵们的喝彩中,那个弯腰的士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住野狗,闪手握住狗的颈脖子后,才挺起身子,大家这才看清他的面目,“啊!是旷继勋。”顿时操场沸腾起来!
周大汉见后面有人追赶,跑得更快了。他跑到孝泉的大沟桥,眼看就要逃脱追捕,旷继勋一个轻盈的箭步。纵过大沟桥后,几跃几纵赶上了周大汉,两个人就在岸边舞了起来。周大汉仗着自己牛高马大,力大无穷,又学得一身功夫,想不到这只有中等身材的旷继勋臂力过人,出拳迅速。经过几个回合,旷继勋招发逼人,出手敏捷,几经左躲右闪,周大汉被旷继勋拳足击中,只听“砰”的一声,周大汉被打翻在地,被旷继勋生擒回营。
谁知周大汉贼心不死,叫手人下打通官府,妄图逃脱惩罚。在处决的那天,由于刽子手事先被收买,在行刑的时刻,只虚晃了一下,在周大汉的背上,用刀轻轻拍了一下,周大汉趁机倒在地上,假装死去。周家人和匪徒们马上就冲来抢尸收殓。在场看热闹的群众觉得有些蹊跷,有人吼道:“咋个脑壳没有砍脱呢?”作为监斩官的旷继勋也看出其中名堂,他坐在马上,眼明手快地拔出手枪,对准周大汉连开两枪,这才使周大汉击毙,在场的群众拍手称快。
旷继勋斩杀周大个子的事,激怒了官府,责备旷继勋。旷继勋义正词严地说:“大辟(古代的一种刑法)未死,群情愤怒。若不立即枪决,有碍官声,故我补了两枪,以护官声,以顺民情。”说得官府无言以对。
旷继勋驻军孝泉,捉拿黄天述,吓死刘华廷,剿灭周维元,枪决了绵竹县齐福周大汉,又铲除巫鸡儿,拔了李瞎子等这些匪患,伸张正义,使孝泉以及周边地区的人民扬眉吐气,安居乐业。后来,旷继勋奉调离开孝泉,当地百姓十里相送,人民自愿出资,在孝泉的上三只角修建“瞻旷楼”。又在姜公坟(今中国德孝城)立旷继勋业绩碑纪念。
1982年,旷继勋业绩碑移于孝泉三支角坝子。该碑座西向东,石质碑由碑座、碑身和半圆形碑帽组成,碑形至今基本完好,但碑文已风化脱落。2004年3月,旷继勋业绩碑被公布为旌阳区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在该碑旁又新竖立了一块碑,以对旷继勋的深情怀念。

四、什邡剿匪张升廷
民国时期德阳县周边的什邡县境内,匪徒亦伤害百姓,群众寝食难安。在旷继勋连队在孝泉剿灭土匪威名传播四方的时候,什邡的人民得知这个消息,专门派人前来请旷连长前去剿灭匪患。
原来在什邡境内,有个巨匪号称大王的张升廷,被招安为混成旅长,他集军队、团练、袍哥、土匪四者为一体,在外号称有人枪五千。这个张升廷,依仗他人多枪多,四处纵兵抢劫。以至什邡县城之外的远近农民,牵牛负物,拖儿带母,携老携幼,人们纷纷涌入县城避难。在当时的什邡县衙的大堂上,拴满了耕牛,妇女儿童,农夫姥媪沿街集结过夜。百姓听说张升廷来了,个个胆战心惊,闻声色变。
旷继勋连队应什邡老百姓相邀,决定前往什邡县剿匪,为当地百姓拔掉这个毒瘤。张升廷这个土匪舵把子,凶狠残暴,手下聚集一帮得力干将。旷继勋到了什邡,只有一个连的兵力,而张升廷却是一个混成旅;以地形来讲:张升廷是本土人,对当地地理位置非常熟悉,而旷继勋这些人人地生疏,俗话说,“强龙难压地头蛇”在这人员、枪支、地理位置都不如张升廷的情况下,要剿灭这强大势力的土匪,谈何容易!怎么办?
是退回孝泉驻地?还是留在什邡继续剿匪?出生于贫苦家庭的旷继勋,深知匪灾对人民的痛苦。如果退回孝泉,留下匪患,又怎对得起这一身军装,百姓们的厚望?想着这些,旷继勋横下心来,就是拼了老命,也不负什邡人民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为了百姓的安居乐业,他与同事、部下商议,决定清剿这股强大匪患,还人民一个平静生活!
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清剿强大的匪徒,真是一件不易的事!爱看兵书战策的旷继勋,深知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不少以少胜多的战例。说话容易,做事却难。怎样才能以少胜多,取得胜利?他与部下同什邡当地百姓,以及各行各业的人士商量,大家一致认为,要紧密团结,群策群力,寻觅对方弱点,抓住时机,采用智取。
为了不打无准备之仗,他还是派出侦察兵,与当地人为向导,详细了解张升廷的动向,与其驻地和周围环境后,再统一布置。经侦察情况反馈,旷继勋又与大家详细精心策划:用一个排包围驻地,一个排阻击外来增援的兵力,另一个排上下接应,并采用突然袭击直捣老巢的方法,打他个措手不及,务必以最快的速度抓住匪首张升廷,以控制他的指挥权。为了壮大部队进攻气势,并要求城里百姓张扬声势,四处敲油桶、放鞭炮,并纷纷呐喊助威。
布置就绪,1922年民国11年的正月初九凌晨五点,只听得什邡县城枪声骤然四起,攻打歼灭张升廷的战斗打响了!这时,正在睡梦中的张升廷听到剧烈的枪声,起初他还不以为然,心想:“谁敢在老子地盘上撒野?”后来当得知这枪声是冲着他来时,张升廷这才慌了手脚。他骂道:“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他提着双枪,督促住在张府的匪徒冒死抵抗。双方交火,十分激烈,战斗一直延续到第二天的晚上。

为了瓦解土匪的意志,削弱其战斗力,旷继勋采用虚张声势的策略:“赖心辉今天亲率大军抵达什邡,并带来大炮多门,若不逃命,会被炮弹打得粉身碎骨的……”等等流言,并让百姓们到处播谣传。同时把油桶放鞭炮,更加激烈。匪徒们听到这些话后,又听到什邡县城,四处敲锣,那“噼噼啪啪”的响声,土匪嚣张的气焰顿时大减,为了活命,纷纷逃窜。
兵无斗志,气势瓦解,气得张升廷暴跳如雷。为了突围,穷凶极恶的他,组织了上百人的敢死队,并亲自挥枪督战。他指挥敢死队在什邡距县城北门不远的城墙处挖洞,伺机从这里出其不意地冲出重围。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这时的东门、西门已被攻破,大家摇旗呐喊地说:“赖心辉的部队进城了!”张升廷一听,慌了手脚,他慌不择路地躲进了什邡县城小北门真武宫巷子的厕所内,试图据此继续顽抗到底。张升廷枪法了得,弹无虚发,一时间,部队中竟无一人敢冲锋陷阵。这时,不知是谁喊出悬赏“谁要抓住张升廷赏大洋壹仟圆。”可是,也没有人前往。为了抓住张升廷,不让匪患死灰复燃。旷连长向部下简短地交代了之后,昂然挺胸,担当此次重任。他扎紧腰间皮带,背插马刀,从北街巷口,顺势跃上房顶,像一只机灵的猿猴,敏捷地訇匍前进,不大一会工夫,接近张升廷躲避的厕所内。此时,部队的火力压住张升廷不敢冒然抬头,等他察觉到有人跳入砖墙时,还来不及转身,就在此刻,出手快如闪电的旷继勋举起手中的马刀,一刀下去,把张升廷劈翻在地。张升廷被擒的消息传开,还在抵抗的匪徒一下子就泄了气。什邡县城内外,欢声雷动。后来,张升廷被斩首示众,什邡人民张灯结彩,唱大戏三天以示庆祝。并在万人庆功大会门口写下这样一副对联:“忆当年衣锦还乡,拍马吹牛,五里迎来十里送;看今朝什邡授首,斩狼诛狈,一人正法万人安。”
什邡人民为了感激旷继勋为什邡剿匪灭患,特别送旷继勋德政碑一方,送到孝泉,立于姜公坟(今中国德孝城)侧,供万人瞻仰。旷继勋因为这次战功,受到军长赖心辉的赏识,并亲自为他披红挂彩,后来逐渐由连长升为营长、团长等职。
(注:本文由包德甫、郑大爷、李忠荣等老人讲述,部分资料由孝泉文化站提供,合并写成,一并致谢!
讲述地点:孝泉中国德孝城茶园、德阳丽景湾农家乐。
参考资料:《德阳县志》1994年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谭金强,德阳市政协文史研究员、德阳市作协会员。工作之余热爱写作。作品散见《四川日報》、《蜀報》、《晚霞杂志》、《德阳日報》、《西南机电報》等。撰写数十篇德阳文史、德阳民俗文,刊载于《德阳文史》、《德阳市志》、《德阳晚報》、《德阳文苑》等报刊。其中,李本德与他的被单戏、话说德阳拉保保,选入《德阳市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邀入德阳市政协主编的《行走健康谷》,和四川省文化厅主编的《四川民俗大典》大型丛书等。撰写的数十篇地名故事,在《德阳晚報》连载,多篇选入《四川省地名故事》丛书。其中《李调元与调元镇》被《光明日報》选入全国最美地名故事入围作品。
(本文插图音乐来自网络)
《西部作家村》散文·小说创作联盟
顾问:吉狄马加,王宗仁,车延高,阿来,龚学敏
艺术顾问:张咏霖,刘代明
主席总编:詹仕华
副主席副总编:涂国模
常务主席:王贵川
主编执行主席:程欣文
执行副主席: 孔令华,李义忠,余楷茂,陈锡挺,鲁小月,珺羽
秘书长:李义忠,余楷茂(常务)
本期编审:鲁小月
本期执编:孔令华
特邀编委:李发模(贵州),刘炳琪(湖南),张开翼(宁夏),张新平(湖北),赵南成(广东),陈俊(安徽),陈词(辽宁),贺罡(四川),吕雄文(西藏),贾文华(黑龙江),雪野(甘肃),韩志君(吉林) ,熊亮(江西)
编委:谭金强,胡锐,高万勇,孙金莲,商丘,宋健,唐鸣,归途,唐成光,李传斌,钟斌,万刚,林平萱
策划:平原
编审: 涂国模,鲁小月
业务总监:珺羽
法律顾问:张华彬律师
每周一、三、五出刊。
千里马的草原,大树生长的沃土。用虔敬之心,铸造文学攀登之路!
来稿者,请点关注《西部作家村》,了解作品采用情况。
该公众号是纸刊《作家村》和《西部散文诗人》的选稿平台。作品应是原创首发,和授权本平台独家原创发表(投稿即视为作者授权,版权归作者,使用权归本平台)。请勿一稿多投。作品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拒绝抄袭涉黄。文责自负,文章不愿修改者,请说明。
投稿请附作者个照或相关照片,作者200字简介。文章在《西部作家村》发表后,作者应积极主动转发,扩大影响;投稿两周未被采用者,可自行处理。
即日起,凡投稿本公众号的作者,作品在本平台刊发后,根据阅读量等情况,将有机会推荐到上述刊物,和党报副刊发表。
稿费:主要来源打赏。刊稿第七日后打赏不再统计;第八日按打赏的50%以微信红包发给作者(加主编微信),50%作为平台运营费用。
投稿邮箱:
诗歌:xibuzjc@sina.com;
散文: xibuzjc@sina.com;
小说: xbxiaoshuojia@sina.com。
投稿者,请加微信群“B《西部作家村》稿友群”,便于联系选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