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读书札记】——《中国文学史》(中卷)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第六章晚唐诗文,第一节
杜牧(通韵)
王秀英(大连)
虔心时政也谈兵,
千里莺啼赤壁行。
烟雨扬州风月路,
阿房宫赋史留名。
62.【读书札记】——《中国文学史》(中卷)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第六章晚唐诗文,第一节
许浑(通韵)
王秀英(大连)
丁卯桥头一水闲,
鱼沉鸟宿乐其间。
律绝千首凄风苦,
山雨欲来今古传。
63.【读书札记】——《中国文学史》(中卷)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第六章晚唐诗文第一节
张祜(hù)(通韵)
王秀英(大连)
新月彩虹钓鳌客,
金陵渡口怀采桑。
深宫双泪潸然落,
无限春愁曲断肠。
64.【读书札记】——《中国文学史》(中卷)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第六章晚唐诗文第二节
李商隐(通韵)
王秀英(大连)
嫦娥锦瑟奏瑶池,
晓梦庄生夜雨时。
牛李党争官场暗,
见仁见智写无题。
65.【读书札记】——《中国文学史》(中卷)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第六章晚唐诗文第二节
温庭筠(新韵)
王秀英(大连)
花间鼻祖景交融,
璀璨明珠音律精。
名比孙山稍在后,
婉约豪放志难成。
66.【读书札记】——《中国文学史》(中卷)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第六章晚唐诗文,第三节晚前期的其他诗人
马戴(通韵)
王秀英(大连)
楚江落日木兰舟,
潇洒边关柳帐遊。
一脉盛唐风韵在,
孤云独树自悲秋。
67.【读书札记】——《中国文学史》(中卷)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第六章晚唐诗文,第三节晚前期的其他诗人
赵嘏(gǔ)(通韵)
王秀英(大连)
长安秋望倚楼凉,
进士余留半壁光。
笔法清圆写七律,
因诗雅号久名扬。
注:因诗得名“赵倚楼”
68.【读书札记】——《中国文学史》(中卷)
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第六章,第三节晚唐前期的其他诗人
李群玉(通韵)
王秀英(大连)
身伴水竹心已恒,
献诗三百冠群英。
情怀忧郁孤灯照,
寄语幽花上古城。
69.【读书札记】——《中国文学史》(中卷)
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第六章,第四节晚唐后期诗文的演变
“醉吟先生”皮日休(通韵)
王秀英(大连)
风格独特显锋芒,
九讽十原忧赋伤。
八斗才高单眼智,
沦为俘虏又身亡。
70.【读书札记】——《中国文学史》(中卷)
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第六章,第四节晚唐后期诗文的演变
罗隐(通韵)
王秀英(大连)
名落孙山十几年,
今朝有酒不愁眠。
采花成蜜为谁苦,
咏史谗书匡计传。
71.【读书札记】——《中国文学史》(中卷)
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第六章,第四节晚唐后期诗文的演变
杜荀鹤(通韵)
王秀英(大连)
绝句评溪赞小松,
日高风暖怨春宫。
和根野菜民饥苦,
乐府余音自遣中。
72.【读书札记】——《中国文学史》(中卷)
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第六章,第四节晚唐后期诗文的演变
韩偓(通韵)
王秀英(大连)
一代文宗立晚唐,
香奁开宋艳词光。
屏风楼宇朦胧去,
种黍葵山古寺旁。
73.【读书札记】——《中国文学史》(中卷)
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第六章,第四节晚唐后期诗文的演变
韦庄(通韵)
王秀英(大连)
花间俪句创新篇,
春日台城听雨眠。
叙事诗吟离乱苦,
西川为相蜀民安。
74.【读书札记】——《中国文学史》(中卷)
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第六章,第四节晚唐后期诗文的演变
司空图(新韵)
王秀英(大连)
乐府重阳秋燕鸣,
专心诗论到余生。
荷塘花落蝶相报,
景物皆宜味外声。
75.【读书札记】——《中国文学史》(中卷)
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第七章,唐五代词,第四节南唐词人与李煜
“亡国之君”李煜(通韵)
王秀英(大连)
后庭玉树败亡声,
春水东流秋月明。
词帝别娥辞庙去,
小楼愁对故国情。
【作者简介】
王秀英简介:1982年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英语专业,北京外国语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访问学者。曾任辽宁警察学院英语副教授。三级警监警衔。大连市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论坛大连版块顾问,《大连散曲》副社长。巴黎文学社永久会员,作品发表于新媒体头条,都市头条,《大连诗词》《中国诗词》《东北诗社》《华北诗社》《辽海诗社》等微刊及纸质刊物。著有《诗路撷英》《英宇绝句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