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AI写同题
情境设置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试从林黛玉的角度,依照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写一首七律,回顾进入贾府以来与贾宝玉形影不离两情相悦的日子,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两情缱绻的真情以及得知宝玉迎娶宝钗后自己的万念俱灰。本想留给宝玉做纪念最后还是忍痛焚稿。用上平十一“尤”韵写。
文/许兆河
红尘了断枉凝眸,一梦如烟岁又秋。
应喜宝兄常眷顾,犹怜黛妹少相投。
痴痴谁解西厢意,眷眷能明北雁愁。
木石无缘何以诉,难将肺腑寄君候。
这首《断愁吟》情感哀婉惆怅,满溢着爱情无果的悲叹。诗人借红楼故事抒发感慨,“应喜”“犹怜”对比,凸显宝黛爱情的无奈。“痴痴谁解”“眷眷能明”以反问与直抒,强化对爱情难遂的怅惘。“木石无缘”直接点明宝黛爱情悲剧,“难将肺腑”则细腻展现出有情人无法倾诉衷肠的痛苦,全诗借红楼意象与典故,将这份愁绪渲染得深沉动人 。
AI形成作品
(一) 焚稿绝念
初入荣园岁月悠,与君相伴意绸缪。
花前共读西厢句,月下同吟雅韵流。
笑语娇嗔情切切,眉凝目注意悠悠。
岂知佳梦随风散,焚稿心灰万事休 。
首联回忆初入贾府,开启与宝玉相伴的美好时光,奠定全诗深情基调。颔联选取花前共读、月下吟诗两个典型细节,生动展现两人相处时的浪漫与才情交流,体现两情缱绻。颈联通过“笑语娇嗔”“眉凝目注”细腻刻画相处神态,进一步凸显情意深厚。尾联笔锋急转,美梦破碎,面对宝玉娶宝钗的残酷现实,只能忍痛焚稿,万念俱灰,尽显绝望。
二 焚稿殇情
遥忆初临府第秋,与君同处意相投。
阶前并坐听花语,廊下同行赏水流。
悄递香笺情切切,轻偎软枕语悠悠。
良缘幻梦终成烬,焚稿心枯万事休 。
首联回忆初入贾府,点明与宝玉初次相遇便心意相投,为全诗定下情感基调。颔联通过“阶前并坐”“廊下同行”两个细节,描绘出他们一同聆听落花细语、观赏流水潺潺的温馨画面,展现出相处时的惬意与亲密。
颈联“悄递香笺”“轻偎软枕”进一步深入刻画两人之间传递情愫的细腻场景,“情切切”“语悠悠”将两情缱绻的真挚情感推向高潮。
尾联笔锋陡然一转,美好的良缘如同梦幻泡影般破灭。面对宝玉迎娶宝钗的残酷现实,黛玉万念俱灰,只能选择将饱含深情的诗稿付之一炬,“心枯”二字道尽她内心的绝望,“万事休”则彻底宣告这段爱情的终结 。
三 焚稿绝恋
初入荣宁似断鸥,幸逢君意解吾忧。
曾同彩蝶嬉芳径,也伴流萤倚画楼。
比翼空期秦晋好,分飞竟叹参商愁。
诗笺付火情丝断,从此人间万事休。
首联中,将初入贾府的自己比作“断鸥”,形象地体现出孤独无依之感,而宝玉的出现为其解忧,奠定了二人情感基础。颔联细致描绘往昔相处细节,“同彩蝶嬉芳径”“伴流萤倚画楼”,展现出两小无猜、形影不离的美好时光。
颈联运用“比翼”象征美好爱情,“秦晋好”指代联姻,然而现实却是如“参商”二星不得相见般无奈分离,暗示宝黛爱情的悲剧结局。尾联回到当下,决然将诗稿付之一炬,意味着斩断情丝,“从此人间万事休”尽显万念俱灰,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