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缸杯之珍贵,始于明朝。《陶说》载:“成窑以五彩为最,酒杯以鸡缸为最,神宗时尚食御前,成杯一双,值钱十万。”“值钱十万”,乃为虚数,反正很贵。
明神宗万历皇帝,在位为1573—1620年,而成化皇帝在位为1464—1487年,刚过百年,鸡缸杯就不可多得。何以为贵?
不可再生,绝版原料 明成化鸡缸杯,用泥是明成化特有的麻仓土,胎体光下会呈现浅肉红色。此泥料成化后弘治初年已用尽,后世竞相仿制无一得成化之韵。
空前绝后,顶尖陶艺
不同元青花的是,斗彩是在青花的基础上做了工艺的创新,即运用了成熟的青花技术,又结合了艳丽的釉上五彩,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斗”也是争相斗艳之意,青花与釉上五彩争相斗艳。这一工艺在成化年期可谓达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界。 成品甚低,存世稀少 斗彩工艺由于过于复杂,不同于青花瓷一遍成型,它需要烧造两遍,加上皇家用瓷标准非常高,所以成品率非常低,上品供奉宫廷,次品则被销毁,所以存世量很少。
成化皇帝,挚爱贵妃
成化鸡缸杯与成化皇有关。他虽然贵为皇子,幼年时其实经历也颇为坎坷。皇帝本名朱见深,生于1447年。1449年先王明英宗执意亲征,结果土木之变之后被俘虏。朱见深被立为皇太子,时年三岁。为了避免国无长君,大臣与皇太后商议,决定拥立皇帝的弟弟朱祁钰为皇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于是朱祁钰登基,即明景帝,年号景泰。 景帝登基不久,被俘一年左右的明英宗被放了回来,但景帝不愿退位,此后七年时间,英宗被软禁在南宫。
景泰三年(1452年),景帝废掉侄子朱见深,立自己儿子为皇太子,不过第二年新太子就夭折了。景泰八年(1457年),景帝病重,明英宗趁机复位,10岁的朱见深再次当上了皇太子。 朱见深太子之位失而复得,然而幼年卷入皇位之争,精神压力极大,造成他个性软弱,有口吃毛病。
万贵妃,小名贞儿,四岁进宫当宫女,比朱见深年长17岁,与他的生母同岁。从王子两岁开始一直照顾陪伴,在动荡幼年时期,万贵妃给了他安全感。万贵妃于他,既是母亲、姐姐,也是恋人。 朱见深17岁登基后欲立34岁的万贞儿为皇后,被其生母周太后反对,只好立为妃,此后几十年专宠万贵妃一人。
据说万贵妃非常喜爱瓷器,为了讨万贵妃的欢心,成化皇帝令景德镇烧造了许多小巧的瓷器。 明成化朝为瓷器烧造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此时的瓷器造型玲珑秀奇,胎质细润晶莹,材料精选纯正,色调柔和宁静,绘画淡雅幽婉,以其轻盈秀雅的风格独步一时。
所以后来收藏界关于瓷器收藏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的说法。 其中斗彩鸡缸杯,上面的花纹是公鸡母鸡带着小鸡觅食的场景,有家庭美满和睦之意,据说万贵妃也很喜欢鸡缸杯。 1487年57岁的万贵妃过世,成化皇帝悲痛地说:“贞儿已去,我也不久矣!”八个月后,年仅40岁的成化皇帝也因为悲伤过度,追随他的爱情去了。 他们留下的唯一爱情见证,可能就是这个鸡缸杯了。
有诗讽曰:
万妃独珍鸡缸杯,
滴水之恩润万岁。
亦真亦幻麻仓土,
马户又鸟痴如醉!
科技检测结果:乾隆时期仿制,也价值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