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钧古迹怀古诗选(62首)
一、五言22首
01.谒曲阜孔庙孔府
曲阜朝至圣,壮丽似皇宫。
论语平天下,中庸系众生。
九州黎庶敬,百代帝王崇。
国治凭纲鉴,民安藉政清。
02.谒邹城孟庙孟府
亚圣功垂史,高擎儒教旗。
爱仁谐社会,民本奠国基。
传颂万千载,笃行无尽时。
庙堂高似岳,母教记三徙。
03.览诸暨西施故里
四美西施女,苎罗旧迹遗。
楼亭几复建,诸暨殊名弥。
贵在兴亡际,以身效桑梓。
卧薪尝胆苦,由败致赢怡。
疆场功劳著,深宫霸业弛。
今朝波浪里,可有美人啼?

04.瞻永州柳子庙
十载谪居地,立祠纪圣贤。
仕途遭打击,郁结付青峦。
游记咏山水,寓言挞丑蛮。
天人何互预,民富致国安。
政论多哲语,伟人屡引言。
光芒千万丈,著作代相传。
05.登永州香零山仰仿柳子诗韵咏之
小岛生潇水,有仙遐迩闻。
巍巍菩萨阁,漫漫大悲心。
水岸虔眺望,扁舟度我身。
攀阶登宝殿,居士叙来因。
环顾四周景,夕阳照翠微。
层层峻岭远,飒飒瑞风吹。
闪闪金光绕,粼粼玉带围。
凭梯二楼顶,满室罩祥氛。
顿感周身暖,纡结亦展伸。
下山天已暮,恋恋不思归。
06.瞻济南李清照纪念堂
赫赫趵突泉,悠悠漱玉堂。
人和泉俱老,词与水齐香。
晨与昏同冷,风和雨入肓。
观红肥绿瘦,悟世态炎凉。

07.定州寻苏轼踪迹
苏轼定州任,匆匆冬至春。
整军强武备,引稻惠农人。
文庙植槐树,定窑护宝珍。
秧歌仍远唱,雪浪妥留存。
追想东坡事,至今感动深。
一年清知府,千载誉芳芬。
08.咏定州塔
定州瞭敌塔,宋代创天骄。
始竣五十载,料工费用滔。
终成壮丽景,华夏第一高。
八角十三级,巍然入碧霄。
佛龛兼彩绘,精妙逸当朝。
四大和合义,地风水火交。
开元钟鼓远,宝塔赞誉遥。
临顶凭窗眺,观山望海潮。
悠悠燕赵史,四宝美名彪。

09.印象南京
虎踞龙盘地,六朝金粉时。
孙吴霸业早,后主叹悲迟。
八艳风光逸,七贤清论靡。
大明一统乐,浴火凤凰凄。
百万雄师至,城头换赤旗。
山河多胜迹,表里富珠玑。
文化有积淀,板鸭入饮食。
秦淮夜色美,黎庶享安熙。
10.邯郸广府古城
九里十三步,古城五百年。
四门临水面,四万又六千。
历史形踪在,隋墙宋代砖。
太极两太祖,杨武雅宅全。
弘济凌空跃,赵州姊妹篇。
河北一胜境,中外美名传。
11.瞻祁阳浯溪碑林
祁阳存胜迹,大者浯溪碑。
唐代中兴颂,元颜巨作巍。
三绝传后世,日月放光辉。
小篆阳冰写,行书山谷飞。
绍基楷草逸,止敬古贤追。
泱泱国宝地,陡增崖岭岿。

12.览永州周家大院
永州多古迹,大院目迷离。
周姓敦颐后,靠山六大居。
规模一顷阔,工艺百年奇。
丹凤朝阳势,双龙相会局。
诗书传代久,四子榜名题。
家训宣德义,后人当敬思。
出泥浑不染,千载诵之怡。
13.谒曾国藩故居
侯第不奢凸,生香皆汗竹。
正心穿逆境,诚意越歧途。
堂上教八本,函中诫六勿。
楼藏卅万卷,堪让后人服。

14.瞻怀柔红螺寺古刹
怀柔有古刹,始建晋咸康。
神话红螺女,仙氛兆瑞祥。
佛堂香火旺,禅院叩祈忙。
寺老园林大,山环水绕长。
青青御竹苑,浩浩绿海洋。
我愿融身去,化为一碧篁。
岁寒不改色,清风为尔扬。
冬天增异景,夏日送阴凉。
15.览太原晋祠
晋祠建筑精,遐迩有名声。
宋建邑姜殿,弘扬孝母情。
三绝惊海外,国粹放光明。
难老泉滋润,至今稻谷丰。
16.瞻峄城青檀寺
峡谷满青檀,奇观古寺间。
高台疗目殿,岳穆美名传 。
武将不惜死,文官不爱钱。
尊前深祭拜,仰望泪涟涟。
17.观磁州窑博物馆
千里彭城古,宋元美誉传。
作坊连万户,磁器遍民间。
曾为青花祖,独居景德先。
何当窑火续,珍宝满人寰。

18.景州观咏
黄漳冲积处,远古茂丰原。
条氏商周国,沿革几变迁。
开福舍利塔,燕赵大观瞻。
西汉亚夫墓,至今剑气寒。
高欢神武帝,高适咏戎边。
董子传儒教,国学代代延。
乡贤王任重,尽瘁荐轩辕。
代有才人出,锦程永向前。
19—21.古邺城三咏
(一)三国故地
大业始居地,桓公建邺城。
阿瞒成霸业,曹魏矗恢宏。
铜雀三台耸,建安风骨雄。
三曹七子俊,文史一高峰。
(二)六朝古都
据邺操天下,曹雄乐邺都。
羌渠灭汉赵,石虎逞荼毒。
冉魏存二载,慕容断手足。
北齐代东魏,血泪中原图。
(三)北方佛都
后赵佛图澄,北方佛教源。
门徒一万众,佛寺逾三千。
名刹开元寺,高僧释道安。
珍存出盛世,造像引人瞻。
22.土门关驿道
获鹿土门关,曾经战乱间。
秦皇古驿道,韩信战犹酣。
父子颜家将,捐躯抗叛蛮。
祭侄稿一道,感动逾千年。
二、七言38首
01. 瞻元氏古常山郡遗址

创立二千二百年,辉煌两汉耀华原。
风云际会飞龙峪,虎跃龙腾泜水边。
伫立如闻宫阙乐,凝思似见贾沽繁。
北输南水为之绕,荒草萋萋掩素颜。
02.访赞皇许亭村唐六相故里
六宰连连出许亭, 熏风送我相乡行。
古槐遥想官家地, 龟岭凝眸李氏踪。
琴里巨山悲世事, 谪中德裕盼归程。
卧龙岗上平泉寺, 一角残碑泣几声。
03.观古渤海国上京王宫遗址
渤海古国成故事,荒台一座草萋萋。
海东盛域威千里,王子诗篇入帝居。
妙舞笙歌寻醉日,战骑鼓角拢围时。
兵临城下叹时晚,传唤王妃胯下骑。
04.集安高句丽文化观感
壮丽 “东方金字塔”,光辉文化载中华。
王碑好太铭功业,山寨丸都筑峭崖。
外患内忧云没月,兴衰成败浪淘沙。
七千古墓任风雨,“天女”秀峰又落花。
05.谒阆中桓侯祠
张氏阆中有祖祠,桓侯浩气入云霓。
桃园结义袒肝胆,疆场驱驰护汉旗。
昭化关前连昼夜,当阳桥上震熊罴。
淋漓痛快鞭污吏,后代推崇永缅思。
06.观新宾永陵
关外三陵首永陵,栅门红色表源宗。
两雄创立恢宏业,四祖开出不世功。
阔论兴衰三百载,笑谈高下十二峰。
神朝神树何方去,苏子河流永向东。
07.谒海瑞墓思海公
幼丧严尊承母恩,琼山耕读历艰辛。
三十九载不第子,一十六年闲置身。
傲骨善心荫百姓,危言直谏震霄云。
罢官入狱无何惧,耿耿清名万古存。
08.拜五公祠思五公

海口东南松柏青,五公祠里拜诸公。
巍巍忠烈谪荒岛,灿灿群星耀夜空。
生不逢时何惧死,死得其所不惜生。
悲歌三阕传千古,碧海丹心载汗青。
09.隆中思孔明
隆冬时刻访隆中,壮烈心胸拜孔明。
彤管清梅拥草舍,物华天宝育英雄。
鞠躬尽瘁千年范,鼎立三分不世功。
以弱胜强赢百战,中华智慧永无穷。
10.观瞻兴化郑板桥故居
久仰板桥清雅名,故居兴化觅遗踪。
达应循矩做廉吏,穷必归来效柳公。
难寐皆因风与雨,劳形全为苦和穷。
书房伫立思良久,存世兰竹无限情。
11.瞻洛阳龙门石窟

石窟俊秀看龙门,天上人间意境深。
北魏开凿佛世界,隋唐续建梦乾坤。
洋洋大作两千洞,栩栩如生十万尊。
武后佛身卢舍那,坐观世事几沉沦。
12.瞻大同云冈石窟

石窟四大看云岗,北魏文华千载扬。
法像雕成五万座,佛龛凿就百余坊。
尘埃超越云中秀,气势恢宏华夏光。
释教于斯留胜迹,非遗保护路途长。
13.登岳阳楼
漫步潇湘秋雨中,一楼耸立显峥嵘。
洞庭波浪连天涌,天下乐忧逐浪生。
远眺湖山心境广,深思兴废目光明。
风云变幻寻常事,鱼跃鸥飞悠逸情。
14.雨中君山
君山冒雨祭湘君,万管斑竹悲泪纷。
舜帝勤劳忘生死,尧姝苦恋尽忠贞。
苍梧承载先贤迹,湘水飘扬天籁音。
楚楚凄凄情侣岛,洋洋洒洒圣人魂。
15.瞻滕王阁
王阁王序久传闻,秋水夕霞颂古今。
南浦飞云收眼底,西山横翠入胸襟。
英才天妒从时运,宝树风摧在暮昏。
名赋千年齐朗诵,子安楼上若存身。
16.览大理胜景
苍山洱海名声远,三塔生辉美景谙。
锦绣民居喜洲镇,爱情圣地彩蝶泉。
南诏岛上游人涌,洪武城中笑语喧。
秦汉唐元成胜迹,风花雪月在其间。

17.登腾冲龙光台
龙光乍现市东南,是处曾经聚圣贤。
少长咸来天地赋,名流毕至古今谈。
凭栏远瞩氤氲里,把酒凌风虹彩间。
骚客今朝何处去,荒芜满目意阑珊。
18.观大明宫遗址
大明寻梦忆峥嵘,宫殿无存魂魄仍。
壮丽都城生五彩,辉煌盛世记汗青。
踏青袅袅春光美,朝贡纷纷来客隆。
车水马龙成旧梦,残垣又染暮阳红。
19.观银川西夏王陵

荣华剥尽几荒丘,风雨如磐岁月稠。
元昊雄威成霸业,讹庞邪恶坏金瓯。
奖耕励读兴西夏,黩武穷兵亡绿洲。
沧海桑田今胜古,中华史鉴耐回眸。
20.瞻乌鲁木齐林则徐造像
林公怒目立红山,万众唏嘘逾百年。
苟利国家舍生死,攸关社稷忘危安。
虎门豪气霄云犯,南粤雄风天地旋。
壮志未酬西域徙,丰碑永矗峻峰颠。
21.广宗沙丘遗址

遗迹沙丘在广宗,依稀辨认帝王踪。
肉林酒海亡商纣,哀燕平台吊祖龙。
自古盛衰源信念,历来治乱系苍生。
萧条草木斜阳罩,冬至春回唱大风。
22.登乌龙沟长城
乌龙沟上长龙舞, 万里长城又一章。
冀晋连绵攀峻岭, 烽烟交战作屏防。
敌楼座座经风雨, 壁垒重重历弱强。
兴致登临增热爱, 砖砖瓦瓦闪金光。
23.览汕头南澳岛
南澳威名贯古今,海天一色铸雄浑。
靖边剿寇戚元敬,聚义挥旗郑将军。
抗倭英豪光闪闪,总兵帅府木蓁蓁。
台澎闽粤联一统,两岸同源情意深。
24.览永州萍洲书院

乾隆县令父子功,骋望潇湘浩瀚情。
气象清淑生雅境,国学纯粹育精英。
仓颉仿象魁星塔,允正厥中演义厅。
金桂天香十六树,传承文化百千冬。
25.览黔阳古城芙蓉楼

昌龄昔日送行吟,冰心一片情义深。
芙蓉楼上忍离别,一轮明月泻如银。
楼阁亭台仍依旧,书廊荟萃涵古今。
芭蕉新绿熏风爽,举目山川美绝伦。
26.定州贡院感怀
贡院完存看定州,千年科举诟难休。
寒窗十载辛和苦,试卷一张乐与愁。
学而做官诚有弊,官无文化亦堪忧。
笑观些许巍巍吏,谬误百出笑柄留。
27—28.入川二谒
(一)成都武侯祠
有幸蓉城长祭奠,鞠躬尽瘁大英贤。
忠贞不渝披肝胆,魂魄永随先主眠。
(二)眉山三苏祠
終偿夙愿谒眉山,瞻仰三苏锦绣园。
伟岸一门高似岳,文华唐宋上峰巅。
29—31.元氏古槐河三咏
西周汦水势汤汤, 攘攘軧都立水旁。
大浪淘沙遗址在, 群雄逐鹿皆茫茫。
槐河曾记水潺潺, 干涸河床年复年。
如瀑清流天上至, 瞬间旧貌变新颜。
槐水流春千载景, 人间奇迹再发生。
山光水色滋灵秀, 一草一花总是情。
32.元氏封龙书院采风
书院春风格外馨,诗人学者履纷纷。
蒙泉清澈心脾润,三老殷勤足迹存。
龙首峰前诗韵朗,中溪水畔笑声频。
同行一路多惊叹,未料斯山美景深。

33—37.再瞻元氏常山郡遗址
国都郡治黄罗盖,几道残垣无语哀。
长贵长昌吉语在,桃红柳绿又春来。
恒山郡治又常山,四百七十风雨年。
两汉繁荣昌盛际,十八属县管辖间。
韩婴太傅授韩诗,墨客文人共与斯。
三教兼融学业盛,满城吟诵是歌词。
战略要冲龙虎争,绵绵古道走英雄。
张骞李昉郭元振,刘秀刘庄赵子龙。
西晋北迁经盛衰,莫容青史化尘埃。
精神财富应承继,再创辉煌新业开。
38.七律·观旅顺口日俄战场
港湾何以藏军舰,两峙何因作锁关?
倭露二凶真霸道,中华圣地弄狼烟。
残垣处处泣蹂躏,弹壁条条诉戾残。
碑塔巍巍铭 “战果”,罪行赫赫在人间。
39—40.七律2首·苏坵怀苏
苏坵古冢记沧桑,火树银花久诵扬。
凛凛当朝居宰相,惶惶入蜀育儿郎。
子由著作标栾邑,和仲吟哦思故乡。
燕赵天空星灿灿,高山竦峙水长长。
三苏祖贯是栾城,笔走龙蛇气势宏。
万首诗词存后世,一轮明月在当空。
绵绵文脉延东大,灿灿华章传域中。
瞻仰苏丘增自信,神州文化最威风。

作者简介:
张国钧,河北元氏人,1952年3月生,1969年起奉公职,曾任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副主任、省委副秘书长、政法委副书记、省法制办党组书记、主任及省政协常委等职,2015年退休。素喜历史文化及诗词、戏曲、摄影学习研究,退休后编著出版历史文化专著20余部,其中诗集5部,写旧体诗词超3500首, 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北省诗词协会顾问。
本期编辑:左晓鑫
图文提供:张国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