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丰湖教育线上论坛第23期于2025年1月16日圆满结束。此次论坛汇聚了众多教育领域的精英,论坛期间,学者们展开了深入而且富有成效的讨论,经过激烈的思想碰撞与智慧交融,论坛最终取得显著的成果,共有13篇文章发表。活动结束后,其影响力依然持续,余音绕梁,活动之光与成果闪耀,激励着更多人携手前行,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一、精彩言论
孟国泰
1
大一统、一刀切、一厢情愿的教学评不改,教育难有出路!当下的评课,几乎都是针对上课老师的教风、教态、思路、板书、普通话、语言艺术、上课环节等进行“评头品足”的。有责任的评课者,得罪人;会讨好的评课者,取悦人;和稀泥的评课者,糊弄人。评课者云里雾里,就是不从学生个体出发去评课,消磨了时光,浪费了纳税人的税金。
2
统一课程、统一教材、统一计划、统一教案、统一进度、统一授课、统一作业、统一复习、统一考试、统一评价,而不从个体出发,产生了大量从“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仅浪费了纳税人的大量钱财,还让一个个具有鲜活个性、创新精神、独立人格的人变成了相同的人,简直就是:罐头来自工厂,长得一模一样!因此,自1997年至今的28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地实施“从个体出发新教育”(新文化,新课程,新课堂,新管理,新评价,新质量),让不同的人成为不同的人,让不同的人成为快乐幸福的人,让不同的人共建一个大同世界。
3
自上而下,一刀切,大而化之,隔靴搔痒,不痛不痒地说课评课,专家报告,专题研讨……不仅浪费了纳税人的税金,还误了诸多孩子!
4
从个体出发,自己评价自己。老等着别人的评价才能起飞,这就跟气球等着别人的充气才能起飞一样,你充其量就是一只气球。只有自己能为自己加气,你才能源源不断地起飞!
5
一句话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从个体出发,个体不会对子帮,对子不会小组帮,小组不会全班帮,全班不会老师帮,老师不会校长帮。
6
真正的教学评三位一体,始于从个体出发的自教自育自评。大量实践告诉我们:最简单有效的教育是自教自育,最简单有效的教学是自育自学,最简单有效的管理是自管自理,最简单有效的评价是自评自价。
7
全方位实施“个体的教学评三位一体”,不失为节约纳税人税金的法宝。打破“因材施教”的瓶颈,从个体出发,自己因自己,自己教自己,自己育自己,自己学自己,自己评自己。自己就是小老师,自己就是好老师,自己开辟新天地!“人人都是小老师,个个都是好老师”,是“教学评三位一体”的最高境界,也是为纳税人节约税金的最佳措施。
8
从个体出发的教学评,让每个生命都精彩!自教自学自评,每个人都了不起!
边国玺
1
从个体出发,素养导航,教学评一体,个个都自主!
从个体出发,目标引领,教学评一致,人人都出彩!
2
在教学评一体化的具体实践中,实达中学注重从个体出发,让教学评同时发生在学生个体身上。具体流程如下:个体教自己学,用尽资源、想尽办法、竭尽全力;个体不会时,用对子教;对子不会时,用小组教;小组不会时,用全班教;全班不会时,用老师教。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也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3
新课堂,是教学评一体的摇篮。在实达中学,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的摇篮。通过构建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文化,学校让学生更加自主地参与学习,更加自信地表达观点,更加自立地完成任务。这种课堂文化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培养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4
新文化,是教学评一体的灵魂。在实达中学,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已经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方面,成为学校文化的灵魂。这种文化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这种文化也鼓励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学生和教师都不断成长,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5
新课程,是教学评一体的载体。在实达中学,学校注重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将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贯穿于课程设计的始终。通过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等方式,学校提高了课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学校也注重评价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及时、有效的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6
新管理,是教学评一体的保障。在实达中学,学校注重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将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贯穿于管理的各个环节。最好的管理是自理,学校也注重评价在管理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及时、有效的评价来促进管理的改进和优化。
7
新质量,是教学评一体的追求。在实达中学,学校注重提高教学质量,将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贯穿于质量管理的始终。通过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优化教学评价方式等方式,学校提高了教学质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最好的评价是自评,同时,学校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薛美丽
1
“三标课堂”着重强调设置目标的重要性,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这是一节课的灵魂所在,从目标入手,就找准了“教—学—评”一体化的切入点。课堂目标把教、学、评三者有机连接起来。因为有了课堂目标,达成目标、反馈目标不再是各自为政,而是相互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教学评”变成了一件事。
2
目标是教之舵,学之尺,评之的。目标是教学的方向盘,决定着教育教学的方向,老师要根据课堂目标组织教育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流程、选择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4
目标是学生学习的箭靶子,目标是评价的度量衡,评价者要根据课堂目标选择评价的方法、工具和手段,以目标为准绳,准确衡量学生的目标达成度。
5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然也应该成为评价的主体,因为自我评价是最好的评价。
6
自教、自学、自评为教学评一体化开辟出一条捷径,一条坦途。
7
每一个个体既是学习者,也是教授者,同时也是评价者,三位一体,角色随时互换,每一个个体实现了教学评一体,也就同时实现了课堂的教学评一体。
郭丽
1
教育资金源自纳税人,如何让这些投入产生实实在在的效益,避免资源浪费,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教学评”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与纳税人的投入息息相关。
2
当前的评价体系过于侧重考试成绩,评价方式单一、片面。一张试卷难以全面衡量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对于教师的评价也多以学生成绩为主要依据,忽略了教师在教学创新、学生个性化指导等方面的努力。
3
建立多元化的学生评价体系,除了考试成绩,还要将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能力、创新思维等纳入评价范围。可以采用成长记录袋的方式,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类作品、反思报告等,全面记录学生的成长轨迹。
4
优化“教学评”体系是确保纳税人投入得到最大程度回报的关键。
5
只有从教学实际出发,不断改进教学和评价,才能推动教育事业朝着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
刘士秋
1
在当今的教育领域,教、学、评一体化已成为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策略。
2
目标,是教、学、评一体化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应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清晰、具体、可测量的学习目标。这些目标不仅要涵盖知识与技能,还要包括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尤其是核心素养等方面,确保学生在多个维度上得到发展。
3
教、学、评不是孤立的环节,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评价融入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调整。同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过程,实现教学、学习与评价的良性循环。
4
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学习的引导以及评价标准的制定,都应当紧密围绕明确且清晰的教学目标展开。目标要具体、可衡量、可达成,具有明确的方向性,使教、学、评都能朝着共同的方向努力,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学习的成果。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评的实施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兴趣和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发展节奏,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途径和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
仲崇波
1
一切学习归根结底是自己学习、自主学习,一切教育归根结底都是自我教育、自主教育。人不是被唤醒的,是疼醒的,你永远唤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2
实践出真知;吃一堑,长一智;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高考是考学生,不是考老师,老师再厉害,也不能代替学生上考场。所以,老师教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会学,让他在考场上会做、会答、会用,让他在今后的生活、工作实践中会用所学去学习、去解决问题,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3
输出教授,即将自己读书知道的道理和收获向别人清楚地讲述,以阅读心得的形式用自己的话把所学知识写出来,动用已有的知识去解释新知识,把新知识缝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这是深度学习的真正开始,同时也让自己达到了教授他人的水平,用书中的道理把别人教会,这是高质量的产出,并可能创造新知识。我认为,学生能教会别人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只有以己昭昭,才能使人昭昭。因为你要教会别人,所以自己首先要通过深入钻研打通知识阻塞,自己先弄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才有可能把别人教明白;教会别人的过程也是一个自己强化对文本知识理解和记忆的过程;教给他人之后你会得到反馈,这能进一步提升你对相应知识和能力的掌握。
4
教学评价首先要让教师和学生都明确评价标准,否则教学评价就是盲目的,没有方向和实效的。我通读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发现仅对“表达”这一语文实践,就提出了如下标准:准确、鲜明、生动、有逻辑;观点明确、内容完整、结构清楚;概念准确、判断合理、推理有逻辑;准确性、深刻性、灵活性、生动性;思想性、艺术性、独创性;文从字顺、准确生动、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讲究逻辑,中心突出、内容具体、语篇连贯、语言简明通顺,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宋文静
1
“教学评一体”正是这样一种理念,它强调教学、学习与评价的紧密结合,旨在通过高效的教学方式、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全面的评价体系,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同时最大限度地节约教育成本。
2
“教学评一体”强调从个体出发,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通过个性化的教学和评价,我们可以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路径和资源,从而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这不仅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和创造力,提升教育质量。
3
通过实施“教学评一体”,我们可以精打细算地使用纳税人的资金,最大限度地节约教育成本;同时,我们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教育质量,为社会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4
精打细算,共筑教育未来。实施“教学评一体”,精打细算使用教育资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教育质量,为社会的长远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不负纳税人的期望和信任。
文晓龙
1
当前的评课活动,关注点大多集中在教师的外在表现与教学流程方面。教风是否稳健、教态是否亲和、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板书是否规范、普通话是否标准、语言艺术是否精湛,以及上课环节是否紧凑合理,这些成为评课的主要指标。在这样的导向下,评课者也出现了不同的类型。有责任心的评课者,秉持着对教育的热忱与专业精神,如实指出问题,却往往因为直言不讳而得罪人;善于讨好的评课者,只讲优点,对问题避而不谈,以取悦授课教师;还有些和稀泥的评课者,毫无主见,随意发表一些模棱两可的意见,纯粹是在糊弄。更令人担忧的是,评课者在这样的模式下,仿佛置身于一团迷雾之中,完全忽略了教育的核心 —— 学生个体。
2
真正的教学评三位一体,应当是以学生个体为出发点,构建起自教自育自评的良性循环。无数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自教自育是最为简单有效的教育方式。当学生能够主动地自我教育,挖掘自身的潜力,其学习的动力与效果将远超传统的被动式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自教自学同样占据着重要地位。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知识,能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培养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为了实现真正的教学评一体化,我们必须转变评课的视角。在评课过程中,要将重点放在学生在课堂上的个体表现、参与度、思维发展以及自我提升等方面。关注学生是否在积极地进行自教自育,是否在自主学习中有所收获,是否能够有效地进行自我管理与评价。
4
评课不应再是一场对教师的片面 “评头论足”,而应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工具。以学生个体出发,构建教学评三位一体的教育生态,才能让教育回归本质,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自主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人才。
李英岐
1
“三标课堂” 结合限时测评、高快演讲等创新教学形式,能有效推动考评一体化进程,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通过精准设置目标、有效达成目标、及时反馈目标以及充分发挥高快演讲和互帮互助教学模式的作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综合能力,提升了历史教学质量。
3
作为教育个体,唯有从自身做起,将“教学评”精准落实在每一堂课、每一次辅导中,提升教育质量,才不辜负纳税人的付出。
王红顺
1
课程、教学、活动层面均需保持教、学、评的一致性。
2
教学评一体化需要关注主题校本教研,从教师中征集问题,将问题转化为系列研究主题,避免教研活动的随机化和碎片化。这有助于确保教学评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和连贯性。
3
对教学评一体化中的评价的个性化理解。教学评一体化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课程层面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评价的考试的一致性;一是教学层面,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堂评价一致性。三是活动层面:某个项目、任务设计时的教的活动、学的活动、评的活动一致性。
梁美平
1
评价以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为目标;综合运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多种方式 ;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 让学生在自评、互评的过程中学会反思和自我改进;倡导将评价融入教学设计, 实现“教一学一评”一体, 发挥评价促进学习和改进教学的功能。
2
从学生个体出发,素养导航,目标引领,教学评一体,教学评一致。
陈明
1
评价不仅是教学的终点,更是教学的起点和过程。评价应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从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活动的开展到教学效果的检测,评价都应如影随形,为教学提供持续的反馈和指导。
2
除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应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等,让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增强其自主学习和自我反思的能力,同时也使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和客观。(3)评价方式多样化:不仅依赖传统的纸笔测试,我们还结合观察、讨论、作品展示、项目报告等多种方式,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知识掌握、技能运用、情感态度、思维发展等。(4)评价结果的反馈与应用: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和学生,教师根据反馈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学生则根据反馈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和不足,明确改进方向,从而实现教学的持续改进和学生学习的有效提升。2.教学评一体化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贾震
教研工作制度是中国特有的,教育部前两年出台过有关教研工作的条例,但是太简单了,没有可操作性,今年好像还专门对各省市的教研工作者进行培训,年末又对教研工作进行了总结,看着轰轰烈烈的,实际上还是停留在理论层面。我们这些基层学校的教研活动正如孟教授所说的那样,大一统,一刀切,可能关注到了《课程方案》《课程标准》,但还是说老师的教,至于从学生层面观察,从关注学生“个体成长”的,还是很少,更多的是无用功,导致教研活动效率低下,流于形式。教师不喜欢,学生没收益,课堂无波澜,迫切需要改变!
贾永青
评课是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还有教学效果做评价!上好一堂课的目标是什么?既然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学不是完成教学任务,也不是完成教学流程,而是学生收获了什么?所以真正的评,应该是教学效果的评,对学生的评!
张林
教、评的指向都是为了学生的学,课程设计再好,执行再好看,最终的破题点都是看学生对课堂有多少思维的参与度。
王朝怀
冷暖自知,是最真切的感受。最本真的应是自教自学自评,让教学评实现一体化,在自己身上实现才能更好得到提升,他评只能作为补充和完善!所以我们应该倡导自我评价,这是首要的。自己的表达只有自己才能清晰地认知,最本质的认知,他人只是感受、感知。只有自己才能看到,他人只能看见。
郭晓楠
对‘小老师’的培养理念,犹如一颗投入传统教育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通过唤醒小老师内在的“师者”潜能,不仅赋予了学生更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在角色转换间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成长动力。当小老师们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传授者时,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肌理,力求精准无误地传达给他人。这种内在驱动力的激发,使得学习不再是一项枯燥的任务,而是充满挑战与成就的探索之旅。
李红艳
“教学评一体化”旨在回答教育的四大原始问题: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如同三标课堂的三大支柱,设置目标,达成目标,反馈目标。课堂围绕目标进行,活动基于目标展开。让我们在目标的驱动下带领孩子们不断前行。
王朝怀
三湖盛会同论教,众智筹谋意难平。
教学相长觅妙法,学评互促探玄经。
三标课堂心灯耀,个体出发志向明。
教育春风盈满地,华夏志士笃身行。
二、经典案例
一、山西省原平市实达中学教学评一体化实践
自2004年建校以来,实达中学在教育教学改革领域不断探索,致力于解决教、学、考、评、研、批、辅相互脱节的问题。通过取消传统备课本、作业本和教辅资料,学校鼓励教师创新,逐步形成了具有实达特色的教学评一体化模式。
实达中学的教学评一体化探索,从“两条腿走路”的高效课堂模式起步,强调集体研讨形成教学案,集教案、学案、作业、考题于一体,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随后,学校进一步引入“问题导学”与“直学体验式”高效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问题引导和直学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2021年,实达中学正式开启教学评一体化探索,引入孟国泰先生的三标课堂第七代,实施从个体出发的教与学工程。在这一模式下,教学评同时发生在学生个体身上,通过个体自学、对子互教、小组研讨、全班交流、教师指导等环节,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目标。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既关注学习成果,也重视学习过程和方法。
实达中学的教学评一体化实践,不仅促进了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还推动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它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束缚,让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同时,这一模式也鼓励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实达中学的教学评一体化探索,是对国家政策层面的积极响应和贯彻落实。它体现了新时代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即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这一改革成果不仅为实达中学带来了显著的教学成效,也为其他学校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其中薛美丽老师以其独特的视角,从目标入手,精准定位“教学评一体化”的切入点。她强调教学目标的核心地位,通过明确、具体且可达成的目标,引领教学活动与评价体系的无缝对接。在她的课堂上,教、学、评三者不再是孤立的环节,而是形成了一个紧密相连、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有效提升了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李敏老师在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深入贯彻“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她巧妙地将从个体出发新教育“三标课堂”理念融入教学实践,通过丰富多样的课堂内容、创新的教学方法以及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她的课堂充满活力,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实现了自我成长。
梁美平老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积极探索并实践了“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策略。她注重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教学目标,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同时,她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制定下一步学习方案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梁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不仅掌握了历史知识,更学会了如何学习、如何思考。
王佩佩老师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践行学考评一体化理念,成功优化了教学过程,显著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明确且精准的学习目标设定兼顾了个体差异,丰富多元的考核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资源整合与减轻教师负担的措施提高了教学效率,确保了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有效实施。学生的语文能力、思维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均得到显著增强,教学质量实现了全面提升。
李英岐老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通过实施“三标课堂”及限时测评、高快演讲等策略,教学评一体化取得了显著成果。精准设置目标结合学生实际,确保了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多途径达成目标,如小组合作、情境教学法等,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与理解深度。及时反馈目标通过课堂提问与限时测评,强化了学生的知识掌握。高快演讲与互帮互助模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还促进了学生间的相互学习。这些措施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知识掌握更牢固,并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团队协作、历史思维等。同时,实践也促使教师反思时间把控与学生差异关注等问题,为持续优化教学策略提供了方向。
二、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实验中学教学评一体化实践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实验中学,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教育领域的创新提供了有力借鉴。
首先,该校成功实施了以学生个体为出发点的教学模式,通过个体教学、对子教学等形式,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实现了自教自育的良性循环。这一模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评课理念得到了重塑,从传统的关注教师外在表现转向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个体表现、参与度及思维发展。这种转变使得评课更加贴近教育的本质,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具体实践中,如杜小东同学通过生动实例教授“平移的概念”,不仅使抽象概念具体化,还获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这一案例充分展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巨大潜力。
此外,该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评价能力。通过自评自价,学生能够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明确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这种能力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实验中学在教学评一体化方面的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体现在学生个体的发展上,还体现在教学模式的创新、评课理念的转变以及学生自我管理和评价能力的培养等多个方面。这些经验为其他学校提供了宝贵启示,有助于推动教育领域的持续创新与发展。
三、精当实施
本次论坛聚焦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策略及其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高效应用,旨在探讨如何在不浪费纳税人资金的前提下,通过创新教育理念和方法,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论坛汇集了众多教育专家、学者及一线教师,经过深入交流与讨论,达成了广泛共识,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实施路径。
首先,从个体出发,鼓励自教自育。这意味着教育应以学生个体为中心,激发他们的内在学习动力,让他们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通过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自主学习,从而避免了传统填鸭式教学的资源浪费。
其次,推广自育自学的教学模式。教师应成为学习的引导者,主要是唤醒激励赏识,而非单纯的知识传授者。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性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减少了对外部辅导的依赖。
再者,实施自管自理的管理方式。学校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学生自我管理体系,让学生在参与学校管理的过程中学会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通过设立学生自治组织、开展志愿服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减轻了学校在管理方面的负担。
最后,强化“自评自价”的评价机制。评价不应仅由教师单方面进行,而应鼓励学生参与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通过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和反馈机制,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这种评价机制不仅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还培养了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提升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从个体出发的新教育理念,结合“自教自育自评”的循环机制,教学评一体化可以更加高效、精准地实施,确保纳税人的钱得到充分利用,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宋文静(孟子教育研究院研究员)
责编:唐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