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
纱帽山位于安定区西川,呈东西向。站在南边的石羊岭遥望,这座山宛如古戏中县令头上戴着的一顶纱帽,故而,当地老百姓就把这座山称为纱帽山了。
时值立冬之后,天气依旧和暖。我是徒步登山,足登一双运动鞋,沿着通向西边的公路行走,半小时后,就到了山根底下。
山根是一所大学的校园,步行穿过,纱帽山便立于面前。这座山并不陡峭,但要攀上山顶,非花费一定的气力不可。石砌的台阶,左转右拐,一直通向半山腰。我只好顺台阶拾级而上,因为除了这些台阶,没有别的路可走,在这座山上,似乎连一条羊肠小道找不到。在山根下,遇到一男一女两名学生,也来爬山,他俩心思好像并不在山,又说又笑地走着,一会儿便不见了踪影。
石阶上,落了不少树叶。旁边的榆树,树叶已经尽落,杏树上,尚有没有飘落的叶片,在风中翻动,似若在招手。台地里各种野草,多已枯黄,萎缩于地,微风吹过,瑟瑟作响。有的草茎,直刺向空,指轻叩,能发金属之声。
在半山腰的台地,口喘粗气,手扶一棵杏树树干歇乏,一群山鸦不知从哪儿起飞,鸣叫着从头顶飞掠而过。南北两山中间狭长的川地里,楼群拔地而起,公路四通八达。山根下山洞里钻出一列白色的动车,宛若一条长龙,在高架桥上飞驰,只看到身影一闪,忽又钻入南山根下的山洞,不见了踪影。
在距离山顶不远的山腰间,新修了不少井,接了许多供水管网,安装喷水的设施。这些工程,显然是给山上的树木补充水分的。满山的树木,如若再无水分补给,大概过不了多久,全部就会因干旱而枯死。希望这一工程,能够及早建成,发挥作用,挽救这些形将枯死的树木。
石阶铺到半山就止住了,要登上山顶,需自寻落脚点,有的地方行起来并不十分吃力,有的地方得抓住台地边上的柠条,借力才能上去。从山腰往山顶攀登,耗时最多。在山顶的公路上,我遇到一些接装管道的施工人员,他们在抓紧时间施工,估计到了来年春季,这些绿化供水工程就会启用。
四十年前,我曾在山下的这所高等院校离职进修,在一个风和日丽的秋天,我登上纱帽山,满眼的秋景,与眼下所见迥然不同,那时,川道里良田万顷,秋作物长势喜人,一派丰收景象。纱帽山西边的沟口,是当地有名的一座青年水库,碧水映着蓝天。如今,当年的库区早已枯干,取而代之的是住宅楼群。
纱帽山顶,林丰草密。在一些背风处,只见松柏依然青青,桃树枝头,竟然还开了花。不少游人以为稀奇,纷纷拍发照片。
一路行来,走走停停,不知不觉,下山已是掌灯时分,查当日下午运动信息,行走近3万步。(2024.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