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龚如仲(Ralph),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系毕业,曾任外贸部中国轻工业品进出口总公司驻美国公司总裁。
有关作品: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翻译作品美国动画电影小说《忍者神龟》(Ninja Turtles)。
台湾采薇出版社出版、发行《岁月如重——兼谈华国锋》(此书已被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美国纽约市市立图书馆、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正式收藏)《东西南北中国人——细谈如何在大陆做生意》、《悠然时光》《如仲诗语》《My Life —— Family, Career & VIPs》《清风徐徐》。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发行《悠然斋诗文选》《花儿在身边开放》。
作者现旅居美国,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经典文学网特约作家、台湾采薇出版社资深顾问、奥地利英文网Sinopress特聘专栏作家、北美翰苑古诗词社社长兼总编、海外华英总顾问、春泥诗社网络文学社顾问。
闲话《西游记》
文/龚如仲(Ralph)
明代江苏淮安才子吴承恩先生是创作中国古典小说之巨匠,他的一部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今日得闲,开始重读《西游记》这部经典,并试着陆陆续续地对这一部小说闲话一番,旨在与读者诸君交流、共享。那么今天我先聊聊这部小说的开始篇,即第一回和第二回。这两回的标题分别是:第一回的 “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和第二回的“悟彻菩提真妙语,断魔归本合元神。”
《西游记》 开宗明义、目的鲜明:先向读者介绍本书第一号人物、首席主角美猴王(后来的“齐天大圣”和“孙悟空”)。作者在拉开故事的序幕上独具匠心,其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其一,从宏观起始,以盘古开天辟地为说项,讲天地之变化,四大部洲之出现(以我所见,在作者的眼里,华夏大地就是整个世界,他不考虑或者是不想知道在这地球上还有其它许多国度的存在),其目的是突出主角人物的登场极不平常。
其二,在四大部洲的东方,宛若仙境的东胜神洲的傲来国花果山山巅上有一座巨石,高三丈六尺,围圆二丈四尺,九窍八孔。
其三,一个神秘的水帘洞,那是书中主角及其伙伴们赖以生存的家乡。
对以上三个方面的描绘和渲染,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主角美猴王的出生之外部因素决定了他非同凡响的人生。作者对生育猴王诞生地的花果山是这样来描绘的:此山乃“十洲之主脉,三岛之来龙”。何谓十洲?一曰祖洲,洲上有不死之仙草;二曰瀛洲,洲上有长生之泉水;三曰玄洲,洲上有使人长寿之金芝玉草;四曰炎洲,洲上有宛如豹子之风生兽,取其脑和菊花服之,益寿延年至少500岁;五曰长洲,洲上有仙草灵药,助人长寿;六曰元洲,洲上有五芝、玄涧,食草或饮涧中之水 可以长生不死;七曰流洲,洲上有奇石昆吾,用昆吾石制剑,锋利无比,可割玉如泥;八曰生洲,洲上乃“天气无寒暑,芝草常生地”,有仙家数万;九曰凤麟洲,洲上多凤凰与麒麟,亦有神药多种;十曰聚窟洲,洲上多反魂树,伐其根心煮汁为丸,名为“震灵丸”或“返生香”,起死回生。那么,三岛又是如何呢?那就是道家奉为圣地的昆仑岛、方丈岛和蓬丘岛。岛上自然有“四时开花不谢之仙草,镶以金玉琉璃之仙宫”了。
您想想:美猴王出生地之花果山竟然是“十洲之主脉,三岛之来龙”,当然是来历非凡了,于是乎山顶上的那座巨石就应运而生了。您不要小瞧了这块石头,因为其高为三丈六尺乃应了周天三百六十度之说;而围圆为二丈四尺乃对应为政历二十四节气。那么石头上的九窍八孔呐?那当然是应对了道家学说中的九宫八卦了。
如此奇石,如此外因,衬托出灵石中的仙胞绝非普通人类,而是中国神话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神猴。“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有灵通之意”,终于从石头里裂开一缝“产一石卵,化为石猴”。更为神奇的是,猴子一诞生,他就“眼运金光,射冲斗府”,把那位至高无上的“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吓得不轻,于是玉皇大帝驾座凌霄宝殿,命千里眼、顺风耳开南天门观看。二神将调查后回报说:山上有一石猴刚刚出世,“在那里拜四方,眼运金光,射冲斗府,而今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玉帝听罢,方才释然。
作者写这一段内容意图明显:玉皇大帝犯了一个致命的轻敌错误,倘若玉帝乘石猴初入人世、乳臭未干之际将其或囚或斩,那就成功地去除了天宫未来的心腹大患, 因为“眼运金光、射冲斗府”暗示着美猴王对上天的潜意识里的挑战!
石猴问世后,自然需要一个适合于其成长的环境,而群猴共同发现的花果山的一道飞流直下、气势惊人的大瀑布成了决定石猴及其伙伴们是否能找到他们未来安居乐业之所的关键所在。但问题是,面对如此凶吉难测的大瀑布,谁敢跳进激流探索一下在大水下的秘密?这是个考验群猴的时机。但石猴胆略过人,他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闭着双眼冒死跳入“深不见底”的急流中!其实这个情节似乎是作者特意为石猴所安排的,因为石猴跳下去后,不仅未被溺毙或摔死,反而稳稳地跳上了一座铁桥。他顺着铁桥而上,发现了似乎是为石猴与他的同伙们量身定制的水帘洞,洞中有统统由石头制成的家具、用具、炊具。这个配备有生活所需一应俱全的水帘洞就成了猴子们的理想家园。由于探险勇敢果断、觅得理想居所有功,石猴便自然而然地成了猴子们的共同领袖,美猴王的大名从此响彻花果山。
但好景不长,美猴王被世人所有生灵共同面临的一大难题所困惑:生老病死,即便是威风凛凛的猴王将来也免不了被阎王爷请去喝茶。于是乎,美猴王开始了寻仙求道、长生不死的艰难历程。作者在描述猴王求道的情节上颇费功夫。您想想,猴王独自一个登上枯松编成的筏子,以竹作篙,果品为干粮,开始了越洋之壮举,那是何等雄心万丈?猴王从华夏东部的东胜神洲顶风冒浪出发,先是来到南部的南赡部洲。石猴跳上岸后开始了“穿人衣、学人话、知人礼”,紧接着便开始看“串长城、游小县”的寻仙求道之路,仅仅在南赡部洲他就花费了八九年的光景,但一无所获。然而困难难不倒猴王,他又“独自个依前作筏,又漂洋过西海,来到西部的西牛贺洲”。西牛贺洲在华夏之西部,与中国古典神话传说中的西天佛祖在同一个地界,“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美猴王终于如愿以偿地拜倒在居住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的须菩提祖师门下。猴王的师父法力无边,而猴王本身谦虚好学,这就为后来猴王(师父赐名,猴王成了有名有姓的孙悟空)学得一身本领、开创一番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然而猴王又是如何以他的实力来开创他的猴王基业?那么我就从猴王返回他的家乡花果山说起罢。
猴王回到花果山之后,迎接他的不是群猴“把大王团团围住,欢呼雀跃、献花奉果”,而是山上凄凄切切的一派冷清。这到底是何故?原来自从猴王告别家乡外出学艺后,花果山就被一个名叫“混世魔王”的妖精占领了。这妖怪不仅强占了“水帘洞府”,而且还抢了猴子们的锅碗瓢勺、桌椅板凳,甚至还抓走了不少小猴子回去当魔王部下的奴隶。美猴王得知此讯,真的是“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于是乎美猴王主动出击,挑战混世魔王。很显然,与混世魔王的生死对决是美猴王学艺归来后第一次对自己武艺和神通的检验。美猴王不仅斗勇,而且善于斗智。与混世魔王的争斗尤酣之际,这猴王突然从身上拔一把汗毛,丢在口中嚼烂,往空中喷去,然后猴王大叫一声“变”,于是汗毛化成三二百小猴,眼乖会跳,刀来砍不着,枪去不能伤。小猴子们把魔王围绕,“抱的抱,扯的扯,扣眼睛,捻鼻子”,这就给了猴王一个机会,于是美猴王乘机夺得魔王的大刀,分开小猴,照顶门一下,把魔王砍为两段。原来自从猴王学得七十二变化的功夫后,他浑身上下有八万四千毛羽,根根能变,应物随心。铲除混世魔王之后,猴王在花果山上称王称霸的愿望实现了。
花费了许多笔墨来叙说美猴王从出生到学道的过程不是为了重述《西游记》里那些人们耳熟能详的细节,而是让以上细节来为我着重阐述对石猴看法的如下几个观点作铺垫,我的浅见是:
石猴敢于跳入飞流之下之大瀑布的举动非常人(普通猴子)可及,因为这需要勇气和胆略,但石猴做到了。而跳入瀑布之前,他和群猴有个契约,那就是如果石猴寻得猴子们赖以栖身的理想家园,那么群猴必须推举他为王。我个人以为,石猴称王并非完全出于个人的扬名立万,而他是从大处出发,要为将来的猕猴王国奠定基础,这是石猴大格局的体现。
石猴称王后,他从群猴的长幼顺序、能力大小出发,分派了君臣佐使,大小职务;着重“合契同情”,使猴类们自成一体,“不入飞鸟之丛,不从走兽之类”。美猴王这种出类拔萃的组织能力是必要的,因为这是猕猴王国将来能够名扬天下的必备条件,这也是后来美猴王被玉帝招安、上天庭获得官位的主要原因。
观点三,坚韧不拔,一根筋
石猴的特点之一就是坚韧、刚毅,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您想想,仅仅依赖一叶竹筏,一根竹篙,几许果品,石猴就敢于开启“越大洋、觅仙家、学道法、求长生”之壮举,若无坚强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勇气,是达不到目的的。无论是南赡部洲的八年访仙问道之旅,还是后来的西牛贺洲的拜师之路,其间石猴所遇到的艰难困苦只有他自己知道,但这一切和他的访仙求道的决心相比,统统微不足道。其结果,猴王终于学成了一身的“盖世武功,七十二番变化和一个筋斗就是十万八千里的无尚神通”!这就是能成大事者的共同特点:坚忍不拔的“一根筋”精神。
读到石猴在须菩提祖师门下修行学艺时的书中片段,我时而为猴子假装卑谦(心中自傲)、满脸堆笑的情节忍俊不禁,时而为其聪明机智大为赞赏。学艺时因为取得些许成绩就眉飞色舞、到处卖弄,此举自然引起师父的不满,而同时也在考验徒弟的悟性。祖师爷明面上是当众在他的脑壳上敲打了三下,人人都以为这是师父对犯错徒弟的应该的惩罚,但唯独聪明过人的石猴却领悟到师父让他半夜三更到庭院里接受师父武艺亲授的良机。石猴的聪明好学固然是他的天生优势,但师徒之间的缘分也是功不可没的。须菩提祖师为爱徒得意,但也预料到这个胆大妄为的猴头将来会闯下泼天大祸,所以师父和徒弟约定:无论猴子将来是得意于官场,还是获罪于天庭,徒弟绝对不可以泄露“师父是谁”的天机。
读完《西游记》的第一回和第二回,我深有感触:作者在写作这个神话故事中的石猴时固然有许多夸张和不符实际的描绘(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我们应该看重的是故事中主角美猴王孙悟空告诉了我们什么,总而言之一句话,我们应该学习的是他的胆识过人,领袖风范,坚忍不拔 和聪明机敏。这就是我闲话《西游记》的初衷。
(图片源于网络)